分享

警惕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狼狈为奸”!

 营养及健康管理 2023-09-11 发布于贵州

糖尿病除了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这“三多一少”外,常常有一“松”,即骨质疏松。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症是正常健康人群的2倍,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骨质疏松是一种因骨代谢异常,导致人体骨骼结构和质量发生改变,以易发生脆性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从病因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往往是由于老年人骨形成能力降低,或者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吸收增加所致,而我今天所说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属于继发性的一种。

人体中骨钙的含量与血清内源性胰岛素水平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一旦诊断为Ⅱ型糖尿病,其胰岛功能已经下降了50%以上,所以,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外还存在胰岛素不足。因此当血糖控制不好时,全身组织细胞会发生糖基化改变,成骨细胞也因为糖基化而功能下降导致骨钙丢失。我们来看一下糖尿病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原因。

第一高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较高,肾脏在排出过多葡萄糖的同时,对钙离子的滤过率也随之增加,日积月累,导致大量钙从尿液中丢失。在大量排出钙的同时,骨骼中的磷、镁也随之丢失,就会出现“钙负平衡”,继而引发一系列的激素水平变化,使溶骨作用增强。而且,低镁刺激颈部的甲状旁腺分泌,促使骨骼中的钙质释放,进一步加重骨量减少,导致骨质疏松。

第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致骨骼微环境“营养不良”。随着“糖龄”的增加,会出现肝肾功能的损害,体内的活性维生素D(1,25-(HO)2 D3)减少,钙从肠道吸收减少,大量钙从肾脏排出,骨钙量日益下降,加速骨质疏松的发展。

在血糖控制不良的情况下会出现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这对骨骼代谢存在不利的影响。当合成外周血管病变时,由于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周围基底膜增厚从而影响骨骼重建,骨骼的血管分布造成骨组织供血不足,引起骨代谢异常。糖尿病肾功能损害时,由于肾功能不全导致1-α羟化酶缺乏,使活性维生素D3合成减少、肠钙吸收减少,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增加骨量丢失,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

第三胰岛素。胰岛素是软骨和骨生长调节因子,通过骨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发挥骨作用,并能激发糖蛋白及胶原蛋白的合成,还参与骨矿化效应,对钙吸收和骨矿化都有间接的作用。由于糖尿病造成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分泌不足,影响成骨细胞对胶原和骨钙素的合成,使骨细胞吸收大于骨形成,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第四糖尿病的其它代谢异常。糖尿病患者除了糖代谢障碍外,还有维生素、降钙素等代谢失调,影响骨骼新陈代谢,促发骨质疏松症。

第五部分降糖药物因素。部分药物会抑制骨细胞形成,如环格列酮、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均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激动剂。在骨髓中,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均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而高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的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表达,且抑制成骨细胞的生成。研究证实噻唑烷二酮类可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成骨细胞数量减少,骨形成率下降。

第六饮食因素。由于糖尿病病人要严格控制饮食,导致钙摄入过少或者纤维摄入过多,使血钙水平偏低,可引起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使更多的钙进入血循环,又加重了骨质疏松。

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导致糖尿病患者骨基质减少,骨小梁被破坏,骨密度降低,成为骨质疏松症发作的高危人群。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警惕骨质疏松症。注意有无腰背酸痛等症状,同时测定血钙、尿钙,或测定骨密度,早期发现,早做处理,积极控制糖尿病,补充钙和维生素D,适当户外活动等。

如何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由生理、病理、环境等众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糖尿病引发的代谢紊乱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糖尿病人应做好血糖监测,遵医嘱,良好的控制血糖。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适量补充钙与维生素D。

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尿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因此积极而有效地稳定血糖是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关键。鉴于胰岛素在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尽可能避免使用可引起骨质疏松的降糖药物。需要指出的是,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治疗骨质疏松应慎用雌激素。因雌激素可引起血糖升高,不利于控制糖尿病,这种情况可用降钙素治疗。

补充富钙食品,糖尿病常规食谱中的钙、镁、磷、锌、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含量通常明显不足。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保持营养均衡,不能过度节食,平时应适当多吃钙、镁、磷、锌、维生素D等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富含钙质的蔬菜、豆类以及鱼虾、虾皮、海带、紫菜、白菜、油菜等。需要注意,糖尿病为避免脂肪摄入过多,因此补钙时宜用脱脂或低脂牛奶。

每天适当晒太阳,紫外线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坚持每天不少于半小时的日光照射,可以有效地预防维生素D的缺乏。必要时,咨询专业营养师,每天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坚持有氧运动,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等,不仅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体重,还可以促进钙质在骨骼中的沉积,提高骨密度,增强肌肉力量及机体平衡协调能力,有助于强健骨骼、预防骨质疏松。

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糖尿病患者须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特别是不利于骨骼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大量饮咖啡、浓茶等。

总结,糖尿病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一是稳定血糖,包括饮食合理、每天有氧运动、情绪积极、作息规律、规律服药;二是定期体检,以便知道骨密度和其它指标情况,从而加以预防干预。

(图为我家乡海龙坝贡米产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