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一六一)第十七篇·脉要精微论

 火帝养生_WSH 2023-09-11

【原文】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

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为牡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

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原文解释】黄帝说:诊脉时,其心脉劲急,这是什麽病?病的症状是怎样的呢?岐伯说:这种病名叫心疝,少腹部位一定有形征出现。黄帝说:诊察到胃脉有病,会出现什麽病变呢?岐伯说:胃脉实则邪气有余,将出现腹胀满病;胃脉虚则胃气不足,将出现泄泻病。

岐伯就回答了,如果是心的脉跳得很快速,“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因为心跟小肠是表里,少腹一定有形。我们以肝脏为中心,左边为肝,下方为心,右边为肺,上边为肾,中间是脾。所以,以肚脐为中心的话,肚脐以下,就是心动悸的地方。那这个是“少腹当有形”,讲的是小腹,关元的位置。

那为什么是这样子呢?岐伯说,“心为牡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所以心跟小肠是在同一个寸的位置。

黄帝说,如果说“诊得胃脉,病形如何”,胃脉如果是实,所谓实,你摸到胃的脉,强而有力,强而有力就是实,等到你摸到就知道了,这就是强而有力,那就是胀。“虚则泄”,胃脉如果是虚,就是脉来无力,你重按到它,脉就没有,按胃到骨边脉就没有了,这是虚,病人会下泄。

那所谓的实,那可能里面是宿食挡在里面。正常的人,永远有五分之一的食物停在胃的下方。你一餐吃下去,里面有五分之一的食物会停在胃里面,五分之四都下去了。第二餐再吃的时候,第二餐新鲜的食物又下去,那第二餐新鲜的食物里面的五分之一,会把上一餐的五分之一的食物推出去,然后,另外的五分之四跟着前一餐的五分之一一起往下走,所以这个食物一直不断的在更新,也就是胃有个小袋子,所以身体容许你七天不吃食物,光喝水也可以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