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初、高中历史要先学会阅读教材

 感与想 2023-09-11 发布于陕西

学习历史重在理解,记忆倒还在其次。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历史人物的理解,也就自然体会了一段历史。

作为初高中生,体会历史最方便的方式就应该是多读读课本——历史课本,学有余力,再看看课外历史书,这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了。

其实课本上面的内容,既有陈述性的知识,也有升华总结的段落,两者没有哪个比另一个重要,都是需要细心阅读的。

就我观察而言,很多学生,不喜欢阅读课本,觉得枯燥,坦白讲历史课本,也包括其他科目的课本确实很难做到既有趣味又能容纳繁密的知识。但话说回来,初高中的学习、尤其高中的学习本就是苦乐并存的,说到底还是要耐得住这三年的单调性。

如果仔细做题,研究考试题目,就会发现考的内容书上大多都有,即便没有明确写在书上,但如果你仔细阅读书本,经过思考,也会发现其中原理大差不差。

很多学生学历史不好好阅读课本,而是越过教材课本,直奔辅导书籍资料,熟记熟背辅导书上罗列出来的要点,也就是所谓的总结。自以为背熟之后,才好做题。其实背这些要点总结也是有用的,但若能在阅读教材,理解之后背诵,其用处会更大。

如果不理解只背诵,选择题会很不好做,大题作答时候又找不到要点,容易堆积答案,因此这是其一个弊端。

越是阅读教材,研读教材,就越觉得其精深,用意很深。


如上图,书本教材对百家争鸣现象的本质和作用,以及影响,书本做出的总结,其实已经很精辟了,而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思考。

如上图,对于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书本陈述得很含蓄,但面面俱到。还有下图中的内容陈述与总结,做的都很好。可以这么说,仅仅靠阅读教材,分析思考教材内容,都可以把初中、高中历史学得较好,取得一个较好的分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