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锡纯做的 顾护脾胃的山药食疗 作者 | 马淑然 现代人由于加班加点地工作,很多都有胃肠不适。看遍中西医,也是时好时坏。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张锡纯用山药治病的经验吧。 张锡纯治疗疾病具有善用食疗的特色。其常用的食疗药物有山药、核桃、鸡子黄、鸡内金、柿霜饼、芝麻、大葱、萝卜等30余种,其中,以山药为最。《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共记载460余方,用山药者达200余方,占43.5%以上。 为什么张锡纯喜欢用山药食疗治病呢?因为他认为“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性平可以常服多用。宜用生者煮汁服用,不可炒用,以其含蛋白质甚多,炒之则其蛋白质焦枯,服之无效。若作丸散可轧细蒸熟用之”(《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药解》)。 根据病证不同,常用的药膳有一味薯蓣饮(山药又称薯蓣——编者注)、山药粥、山药半夏粥、三宝粥等,张氏重视山药食疗,将其视为顾护脾胃的一个重要食材。 下面就给大家一一介绍。 ![]() ![]() 一味薯蓣饮 一味薯蓣饮做法 食材:生山药120g。 具体步骤: 1. 将生山药切片,煮汁两大碗; 2. 以山药汁当茶,徐徐饮之。 功效:补肺、补肾、兼补脾胃,滋阴利湿,滑润收涩。 适合证:虚劳发热、哮喘咳嗽、自汗、心悸怔忡、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泻,一切阴分亏损之证。 真实 / 案例 张锡纯曾用一味薯蓣饮治疗一妇人生孩后十几天,大喘大汗,发热咳嗽,其他医生曾用补气血的黄芪、熟地、白芍等,不但没有疗效,反而出汗更重。张锡纯诊断后,让患者用生怀山药六两,切片煮水,每日频频饮之,“三日后诸病皆愈”。张锡纯认为,之所以起效如此快,是因为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能益气滋阴,补肺肾脾胃,“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 薯蓣鸡子黄粥 薯蓣鸡子黄粥做法 食材:生山药500g、熟蛋黄3枚。 具体步骤: 1. 生山药轧细,过筛,和凉水调入锅内,置于炉上,不断用勺子搅拌成粥; 2. 将鸡蛋煮熟,取出蛋黄; 3. 将熟蛋黄加入到煮熟的山药粥里即成。 服法:每服21~30g。如果是小儿服,可调以白糖适量以使口感香甜。 功效:健脾止泻,固涩大肠。 适应证:长时间泄泻,大肠滑脱不固者。 真实 /案例 张锡纯曾治疗一个三十多岁妇女腹泻数月不止,病势垂危。从前屡次延医治疗,百药不效。张锡纯授以山药煮粥方,日服三次,两日痊愈。又服数日,身亦康健。 他又曾治小儿过食生冷而致滑泄,以山药一味做粥,并加砂糖调和,强调“志在救人者,甚勿以为寻常服食之物而忽之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泄泻方·薯蓣粥》)。 如果病人泄泻久而肠滑不固者,张锡纯主张在山药粥中加入鸡子黄(鸡蛋黄)组成薯蓣鸡子黄粥,他认为鸡子黄有滋阴、固涩大肠之功,且较鸡子白易于消化,而薯蓣起到健脾止泻作用。 作者点评 粥是传统的食品,粥者,稠也。张锡纯常用稠稠的山药粥治疗泄泻。如果泄泻尚未引起滑脱不固,常单用“薯蓣粥”,即以生山药一斤,轧细煮成粥服之,单刀直入,功专效宏。张锡纯认为,“山药药汁本粘稠,若更以之作粥,则粘稠之力愈增,大有留恋肠胃之功也。” 薯蓣半夏粥 薯蓣半夏粥做法 食材:生山药(轧细)30g,清半夏30g。 具体步骤: 1. 以上二味,先将半夏用微温之水淘洗数次,直到一点白矾味道都没有(清半夏是用白矾炮制的); 2. 用做饭小锅(不用药锅)煎煮半夏45min左右,过滤去渣取清汤300mL; 3. 调入山药末,再煎煮两三沸,煮成粥。 服法:在煮成的粥中加入白砂糖食用。如果上焦(胸部)有热者,以柿霜代替白砂糖,上焦凉者,用粥送服干姜细末1.5g。 功效:健脾和胃止呕。 适应证:治胃气上逆,自觉有一股气(冲气)从下上冲,以致呕吐不止,闻药气则呕吐更甚,诸药皆不能下咽的人群。 作者点评 张氏认为,山药性平和,味甘补脾,汁多稠黏,能和胃护体,又有扶正祛邪之功。薯蓣半夏粥中用山药与清半夏配伍,因“山药在上大能补肺生津,则多用半夏,不虑其燥。在下大能补肾敛冲,则冲气得养,自安其位。且与半夏皆无药味,故用于呕吐甚剧,不能服药者尤宜也。”之所以做粥食用,是因为“必与山药作粥者,凡呕吐之人,饮汤则易吐,食粥则借其稠黏留滞之力,可以略存胃腑,以待药力之施行。”特别强调不用药锅煎煮,是因为药锅有药味儿,易引起呕吐。 三宝粥 张锡纯所用的“三宝”可不是人见人爱的“宝贝”,这三宝就像是“带刺的毒玫瑰”:这“玫瑰”的芳香来自其中的生山药的补益,而其中的“刺”来自三七粉的活血化瘀止痛,这毒来自鸦胆子的“以毒攻毒”。鉴于这“三宝”的特殊身份,大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哦。 三宝粥做法 食材:生山药30g、三七6g、鸦胆子50粒(去皮)。 具体步骤: 1. 将生山药、三七研成粉末; 2. 先将山药末用水800mL,调和作粥。煮时,不断用筷子或勺子搅拌; 3. 煎煮一到两沸时即熟,得粥一大碗。 服法:用其粥送服三七末、鸦胆子。 功效:补气解毒,活血化瘀。 适应证:治痢疾日久,脓血腥臭,肠中欲腐,兼下焦虚惫,气虚滑脱不禁者。 作者点评 张锡纯之所以将生山药、鸭胆子、三七末组成的方子取名“三宝粥”可以看出,其对此方的喜爱。这喜爱,是源自其救治病人于危难的疗效。在久泻滑脱,他药罔效、百法没救的情况下,此方的攻补兼施可救病患于顷刻。张氏还主张,如果久泻滑脱兼寒甚者,还用山药粥,送服生硫黄末三分(1g);也可山药粥送服炒熟小茴香末一钱(3g),服数剂痊愈。纵观张锡纯治疗泄泻、痢疾的用方特色是借助山药大滋真阴,大固元气、能固大便、汁浆稠黏大能留恋肠胃而取效。 ![]() ![]() 马淑然 作者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主任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负责人。 清代御医韩一斋第三代传人,北京妇科名医刘奉五第二代传人、国家级名老中医刘燕池教授学术继承人。中央电视台CCTV-10《健康之路》、北京卫视《养生堂》主讲嘉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