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火切莫乱用清火药!分清“五脏之火”,对症去火才有效果

 凤凰杏林学堂 2023-09-11

大多数人家中都会常备一些清火药,用于缓解“上火”的症状,比如口腔溃疡、舌尖生疮、脸上长痘痘、嗓子疼、大便干、小便黄等。但是似乎不是每次都有效果,有时服药之后并不见好转。

这是因为大家对于“上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清火药可不能随意服用!

重新认识“上火”

我们对于“火”的印象是温热、明亮的,引申到人体之“火”邪太过,就会表现出一派“火证”。

火邪的性质可以归纳为四点: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耗气伤津,易生风动血,易致肿疡。意思说会表现出发热、烦躁、汗出、头晕头痛、目赤、口干、咽喉肿痛、乏力、颈背不适、便秘、各种出血、痈肿疮疡等症状。

“实火宜泻,虚火亦补,固其法也。”

《景岳全书·火证》

中医认为,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表现迅猛,火热之象更为旺盛,起病比较急;而虚火则表现缓慢,由于内伤劳损,脏腑功能失调,久而造成的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心烦失眠、盗汗等症状。

“五脏皆有火,平则治,病则乱。”

《医旨绪余·药性裁成章》

肝心脾肺肾五脏皆可出现火证,当出现“上火”的症状的时候,大家需要初步辨别是哪一种,对症治疗,才会有好的效果。

 五脏之火,各不相同 

 心火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神志,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又与小肠相表里。

当遇事着急上火,或火热邪气入侵,又或者饮食过于辛辣刺激,这些“火”邪犯心,则会表现为以下症状:

1. 心烦气躁、失眠多梦;

2. 面红耳赤、口渴;

3. 大便干结、小便灼热涩痛、尿黄;

4. 口舌生疮(舌尖口疮)、糜烂疼痛、舌尖发红;

5. 舌苔黄厚。

如何调理心火?

推荐淡竹叶和莲子心。淡竹叶善于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莲子是块宝,不同部位作用特点不同,莲子心虽苦,但却善于清心火,安神。这两种搭配可以有效缓解“心火烧”。

穴位推荐:少府穴

少府穴属于手少阴心经,位于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

快速取穴:握拳时,小指尖触碰手掌处,即为少府穴。

每次按摩少府穴5分钟,每天2次,能够达到清心泻火、除烦的作用。

 肺火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而肺又上通于咽喉,因此肺火的表现不仅仅是在肺,也可以表现在鼻子、咽喉和皮肤。

肺火与外感风热或风寒有关,其次与饮食不当、干燥环境以及劳累有关,主要有以下症状:

1. 咳嗽、咳黄痰、气喘;

2. 咽干发痒、红肿疼痛、有异物感;

3. 各种皮炎、皮疹、面部痤疮;

4. 各种鼻炎表现;

5. 口渴、便秘、小便短黄、舌红苔黄。

如何清肺火?

推荐一些清肺火的食物,比如枇杷、雪梨、白萝卜等,能够清肺润肺。再搭配一些药食同源之品,效果会更好,比如罗汉果、百合、银耳、牛蒡子、鱼腥草等。凉拌折耳根就是指鱼腥草,可以清肺火。

穴位推荐:尺泽穴

尺泽穴属于手太阴肺经穴,位于人体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快速取穴:伸臂向前,掌心朝上,微微曲肘,肘窝凹陷处,即为尺泽穴。

每次按摩尺泽穴3分钟,每天2次,可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还可以在此穴上刮痧。

 肝火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开窍于目,肝脏经络会向上到达头目,而且肝脏异常也会影响到胆的功能。

我们熟知肝火与情绪有直接关系,而熬夜、喜食油腻、辛辣之物也可导致肝火大,主要有以下症状:

1. 口干、口苦、口臭、额头起痘;

2. 脾气暴躁、容易心烦意乱、发怒,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3. 头晕胀痛、面红目赤、眼部分泌物多;

4. 失眠多梦、耳鸣、舌红苔黄;

5. 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如何缓解肝火?

推荐一个实用小茶包,菊花、决明子、金银花、蒲公英一起泡水当茶饮,能够清肝泻火,还能促进肝脏排毒,效果比盲目用清火药好很多。

穴位推荐:太冲穴

太冲穴属于足厥阴肝经,在足背,第1、第2跖骨间。

快速取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即为太冲穴。

用手的食指指腹,抵在凹陷处,把发力点作用在骨头上,点揉3-5分钟。可以清肝火,还能顺便疏肝气,把郁结在体内的不开心释放掉。

 脾火  

脾与胃同属于消化系统,由经络相互联系在一起,共同管理着人体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功能相辅相成,然而各自的喜好又不同,比如“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喜欢燥而讨厌湿浊,胃则喜欢喜欢润而讨厌干燥。正因为如此,脾多湿热,胃多火热。

虽然说的是脾火,但临床上胃火炽盛比较常见,它的原因与饮食化热生火,或肝火犯胃,或邪热内侵,胃火亢盛有关。需要强调一点,胃经与齿龈、口腔相联系,主要有以下症状:

1. 胃部灼痛、腹胀、容易饥饿;

2. 口臭、牙龈肿痛、牙龈出血、口腔溃疡;

3. 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

如何避免胃(脾)火?

稍微有点儿大鱼大肉、辛辣刺激,难免会上胃火,除了饮食要清淡之外,我们还可以好好利用荷叶、蒲公英、金银花、陈皮、苦丁,症状轻的可以泡水当茶饮试试。

穴位推荐:内庭穴

内庭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在足背上,第2、3趾间。

快速取穴:用手指指尖下压揉按第2、3趾间,脚缝尽处的凹陷处,即使内庭穴。

点揉内庭穴3-5分钟,清胃火的穴位首推内庭穴,因为它是一个去热的穴位。

 肾火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与其它脏腑不同,肾寄有元阴元阳,元阴属于水,元阳属于火。

肾火是由于肾阴亏损,打破自身的阴阳平衡,则呈现出虚热内扰的状态,多数与虚劳伤肾有关。由于腰为肾之府,肾开窍于耳,男女的生殖机能都与肾关系密切,主要有以下症状:

1.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发红;

2.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3. 男性遗精,女性经少或崩漏;

4. 失眠、健忘、形体消瘦;

5. 口咽干燥、舌红少苔。

如何降肾火?

由于肾火多为虚火,跟以上几个思路不同,不能用泻,而是改用滋阴降火。中成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家熟知的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日常生活中能滋阴降火的食材有枸杞、桑葚、麦冬、熟地、山药等,把阴补足,才能使阴阳平衡,就没有虚火再出现了。如果只是清火,则是越清越麻烦。

穴位推荐:太溪穴

太溪穴属于足少阴肾经,在足内侧。

快速取穴: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既是太溪穴,双侧对称。

点揉太溪穴3-5分钟,能够起到滋阴益肾的作用。

文中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身体有任何不适症状

应及时就医

养生调理不能代替治疗

本文作者:吴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