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猛了,输头孢前不用做皮试了?华西专家说,因为莫得用!

 enlongli2016 2023-09-11

有没有发现,近两年来华西伊万输头孢,已经没得皮试这个环节了。

“你们不说都还没有注意,咋个说没有就没有了哎?万一我们过敏咋办哦,得不得有生命危险?”

“我有过敏性鼻炎,吃东西也容易过敏,是不是做哈皮试稳当点哦!”

“大人不做就算了,关键小朋友输液也像是不消做皮试了,心头还是有点虚!”

输头孢前不用做皮试,其实并不是随随便便取消的,而是因为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的确没有好大作用,甚至还会有些“反作用”。

下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过敏反应中心副主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孟娟教授、临床药学部(药剂科)管玫主任药师就来解答一下,为什么现在不做皮试了,万一有人对头孢过敏,会不会有危险等问题。

图片
图片


  一  

图片

头孢大家都很熟悉了,是常用的一类治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那二年生做皮试,主要是想筛查出那些用药后,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而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但多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头孢菌素皮试根本达不到筛查的目的,甚至起到了反作用,所以就取消了皮试这一步骤。

具体原因有这3点:                                

1. 头孢菌素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

非常低

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在90万次口服头孢菌素治疗中,仅有5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在近50万次静注头孢菌素治疗中,仅8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从统计学层面来看,这个数据是非常低的了。

2. 头孢菌素皮试结果不准

皮试结果不准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假阳性率极高,另外一个就是假阴性的情况也存在。

① 假阳性率极高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头孢菌素给药前皮试阳性率高达10-30%,严重偏离头孢菌素过敏的实际可能发生率。意思就是,做了皮试呈阳性结果,但实际上你对头孢完全不过敏。

② 存在假阴性的可能

也就是说,皮试结果是阴性,但仍然有可能会过敏。导致假阴性的原因有很多,如患者因其他疾病使用的某些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组胺药等)可抑制皮肤反应导致皮试结果假阴性。

另外,研究发现,真正引起过敏反应的很可能是头孢菌素进入人体后分解形成的物质,而并非头孢菌素药物本身。

3.皮试结果不准确会带来很多问题

“医生,我还是觉得要做个皮试心里踏实点,即使是假阳性也无所谓撒,就换一种抗生素嘛!”

答:这个想法要不得哈!

一旦皮试阳性,会造成大量的非头孢菌素过敏患者被误判为过敏,失去使用最佳治疗药物的机会,缩窄了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范围。患者就只能转而使用更昂贵、更广谱、可能更不安全的抗菌药物,这可能导致临床治疗失败,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增加,加剧细菌耐药性的增长趋势。

我国喹诺酮类(通常名字是**沙星)、碳青霉烯类(通常名字是**培南)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高于欧美,一定程度上就是皮试惹的祸。

反之,皮试阴性结果会给医患造成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觉得皮试是阴性应该不会过敏,可能会掉以轻心,疏于用药过程中的严密观察。所以这也就有可能导致,皮试结果是阴性,但在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甚至是过敏性休克或死亡。

图片

  二  

图片

“既然这个头孢皮试不准,前几十年一直都喊做,不是整人啊?”

答:也不能这样说,你想哈前二三十年还没有普及电脑,没有智能手机,技术总是在进步,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嘛!

这里简单跟大家多摆两句,国内的头孢菌素皮试始于1996年,因某省一家医院发生一起头孢菌素过敏死亡事件,此后,由于很多医护人员对于头孢菌素皮试作用认识的局限性,尽管缺乏科学依据,头孢菌素皮试逐渐成了很多医院的标配。

但大家逐渐认识到这种做法并不正确,且导致很多问题。

2018年7月,浙江省多个学术组织联合发布专家共识,指出头孢菌素皮试预测作用缺乏明确的科学依据,不推荐在使用头孢菌素前进行普遍皮试筛查。

为了纠正医疗界长久以来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2020年1月,经过院内过敏反应、感染病学、药学及护理学科专家共同论证,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证据,制定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关于取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常规皮试的指导意见》,并通过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批,取消头孢菌素给药前的普遍皮试筛查。

在国家卫健委的支持下,国内感染、药学、过敏、儿科、护理等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制定了《ß内酰胺类抗菌素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版》,提出对于既往没有头孢菌素、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过敏史的患者,不需要给予头孢菌素前常规进行皮试,并由国家卫健委于2021年4月发文在全国推广执行。

  二  

图片

“虽然对头孢严重过敏的人少,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咋个整呢?”

虽然多数的医院不再做头孢皮试了,但并不是说我们就完全不考虑这部分过敏患者的安全。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行做法是,如果患者既往没有发生过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使用头孢菌素前无需进行皮试;如果患者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史,必要时由过敏专科医生进行检测来确定该患者是否真正过敏,并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

而在我国,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重要参考文件《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没有规定过使用头孢菌素前需要常规进行皮试,也仅要求用药前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国家卫健委发布的 《ß内酰胺类抗菌素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版》,也明确提出对于既往没有头孢菌素、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的患者,不需要给予头孢菌素前进行皮试。

“医生,听说皮试还有个作用是看头孢中的杂质多不多,如果药物不够纯、杂质多就可能导致过敏的嘛?”

答:这也是很多人都有的误区,通过简单的皮试操作,是检测不出来药品中有没有杂质的,要是ju哈针就能看得出来药里面有没有杂质,那么要那些几百上千万元的分析仪干啥子?!

综上所述,鉴于头孢菌素是否过敏目前也没有可靠的方法来预测,所以只有做到详细询问既往有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的病史,用药过程加强监测,若出现过敏反应及时识别并正确处理。 

  四  

图片

1.儿童

很多家长会担心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比不上大人,那输头孢时是不是最好做个皮试?

其实也没有必要。

过敏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免疫系统反应异常、过强,并非免疫力低下。儿童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概率并不高于成年人,因此没有必要针对儿童输头孢前都进行皮试。

而且儿童盲目做皮试造成的问题比成人更多。且不谈让孩子挨一针,得到一个完全不准确的结果,更严重的问题是儿童可选用的抗生素类别比成人更少,一旦头孢皮试阳性,可使用的抗生素范围就被进一步缩窄,甚至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2. 有食物过敏、花粉过敏等情况的人群

现在有过敏情况的人也不少,比如喝牛奶过敏、对海鲜过敏,对花粉过敏,对粉尘过敏,有过敏性鼻炎等情况的人,也会担心——自己这种过敏体质是不是在输头孢前,最好做个皮试?

也没有必要!

有过敏性疾病病史,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和其他药物(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人群,发生头孢菌素过敏的几率并不高于普通人群,所以,用头孢菌素前不需要常规进行皮试。

图片

  五  

图片

过敏这件事很多人都不陌生了,尤其不少食物过敏、花粉过敏的人还是了解了很多相关知识,但对于药物过敏,好多人怕都没关注过,下面我们就顺便介绍一些关于药物过敏的知识。

1

什么是药物过敏?

药物在正常使用下对人体产生的有害、或是与用药目的(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调节生理机能等)无关的反应,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一种。药物过敏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可能会出现皮肤的症状,比如皮肤发红、瘙痒、风团、口唇、眼部肿胀等,严重的可累及呼吸系统,出现气紧、胸闷、呼吸困难;累及消化系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累及心血管系统,出现心率、血压改变,甚至的心跳骤停;累及神经系统,出现头昏、甚至意识模糊、意识丧失。极少数情况下可出现皮肤水疱,黏膜溃烂、皮肤剥脱,甚至肝脏、肾脏损伤。

2

如何预防药物过敏?

虽然药物过敏难以预料,但部分可以预防:

01

除非医嘱要求,不要擅自使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杜绝滥用药物,是减少药物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手段。

02

疾病允许的情况下,口服药物比肌注或者输液更可取,口服药物相对来说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几率更小。

03

用药的过程中出现可疑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胸闷、气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心悸等表现,若在医院用药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若在院外最好及时就近急诊处理观察。

尤其是当出现头皮、手心、脚心的瘙痒,需要非常警惕,因为这些部位的皮肤瘙痒往往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前兆。

04

如果有药物过敏史,每次因病就诊时应该主动告知医护人员自己过敏的药物名称,且养成用药前仔细看药品成分表的习惯。

3

自己觉得对药物过敏

不一定是真过敏

我们医生在临床上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用药前,都会问大家是不是对某些药物过敏,有的朋友不假思索地就会点脑壳,问他具体在哪里确诊的过敏,得到的答复几乎都是——

“我觉得我可能过敏……”

“我上次吃了就觉得不舒服……”

一般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都会建议他们再去做个规范的药物过敏检查。因为多数情况下,你们说的“药物过敏”绝大多数通过规范检测可以排除,举个例子,自述对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通过规范诊断,90%左右其实并不过敏。

还有的过敏反应是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引起的,检测可以明确到底哪种药物是罪魁祸首。已确诊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患者,可能在临床中因病情需要必须使用这一类药物,可通过规范过敏检测评估同类药物中是否有安全的替代用药,例如对某种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克洛)过敏的患者,有可能对其他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丙烯等)不过敏,需要通过规范诊断才能确认。

4

有药物过敏史

一定要记清楚药品名

又要给大家举例子了,在临床中经常有患者说自己有药物过敏史,但一问是对啥子药过敏,答案真的是让医生接不住——

医生:你是对哪种药过敏?

患者:就是那种白色片片药!

医生:具体叫啥子名字?

患者:就是诊所开的那种,一个药包包装起,啥子名字记不到了

医生:……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当用药后出现可疑过敏反应,最好详细记录下可疑过敏药物的具体名称,如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所有药品名称都需记录。把药物的瓶瓶或者盒盒保留下来,或者拍照留证也是不错的办法,下一次医生开具药物的时候才好做为参考。

另外用药多久出现不适,不适症状都有哪些,怎么治疗的等等,这些信息的详细记录对于药物诊断非常有帮助。

图片

(可以参照这样来记录)


医生不想让你们ju的针,

比如皮试,

你们念念不舍地还想要试一哈;

医生期望你们ju的针,

比如流感疫苗、带状疱疹疫苗,

你们纠结犹豫地观望一年又一年……

图片

本文作者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1.Madaan, A. et al. Cephalosporin Allergy.Immunol Allergy Clin North Am, 2004. 24(3): 463-76, vi-vii.

2.Pichichero, M.E.et al. Safe Use of Selected Cephalosporins in Penicillin-Allergic Patients: A Meta-Analysis.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7. 136(3): 340-7

3.Romano A, et al. IgE-mediated Hypersensitivity to Cephalosporins: Cross-reactivity and Tolerability of Alternative Cephalosporins.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5;136(3):685-691.

4. Yoon SY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Cephalosporin Intradermal Skin Test for Predicting 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A Prospective Study with Drug Challenge. Allergy. 2013 ;68(7):938-44

5.Torres MJ, et al. Controversies in Drug Allergy: Beta-Lactam Hypersensitivity Testing.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19.7:40-45.

6.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的通知 (nhc.gov.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