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一味中草药:柏子仁

 子君zijun123 2023-09-11

昨天说的酸枣仁治疗的是心烦失眠,今天要说的柏子仁治疗的是心悸失眠,心烦是因为肝胆虚热,心悸是因为心神不宁……

柏子仁,侧柏的种仁,秋冬采收种子,除去种皮,即得柏子仁。叶亦入药,名侧柏叶。柏子仁呈长卵形,黄色,质软,富油性,久置走油。气微香,大量嚼服,感觉辣喉,可知其味辛。能养心安神,成方见柏子养心丸;又因油大而润肠通便。柏实尚能除风湿,兴阳道,暖腰膝,去头风,常不被人知


侧柏大家并不陌生,估计您没想到吧,它的种仁是一味中草药


侧柏的果实长成这个模样,您肯定认识


但估计很多人没有看到过侧柏果实成熟之后的样子


把侧柏的种子取出,剥开种皮,即得柏子仁


柏子仁呈长卵形,黄色,质软,富油性,如果在药箱或药袋放置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一大片油渍,这种现象术语叫做“走油”。


柏子仁的叶子也是一味中草药,叫做侧柏叶,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还能治疗脱发,以后会讲到


柏子仁的药用价值

柏子仁气微香,能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柏子仁养心安神,为世人熟知,成方可以看到“柏子养心丸”,中成药“天王补心丹”的组成中也有柏子仁。现在的《中药学》教材也将它归为养心安神药。但是把柏子仁的功效简单地说为养心安神,有些片面。《神农本草经》说柏子仁主治惊悸。

什么是惊悸?

惊悸是中医名词,通常是由于受到了惊恐而发作,分为心悸和怔忡(zheng chong)两种。心悸,就是自己能感觉到心脏跳动,心里不踏实,没有底儿,老百姓称为心慌。如果这种感觉一阵儿一阵儿发作就叫做心悸。如果这种感觉持续发作,一天之内没有消停的时候,就好像是做了坏事,有人追赶抓捕一样,惕惕不安,就叫做怔忡。

什么是惊恐?

惊恐估计大家都理解,惊就是受到了惊吓,恐就是害怕。中医称“惊则气乱”,意思是说,受惊吓就会心气紊乱,轻则心慌心悸,重的精神异常。《内经》中称:“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中医还说“恐则气下”,意思是说十分害怕之时,气往下走,容易出现肾气受损,所以现实生活中有人吓得能尿裤子,甚至大便失禁。惊恐常常不分,同时出现,影响心神。

什么是心神?

中医称心主神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心脏主宰,您是不是以为是脑?还是刚才的例子,如果突然有人吓您一下,您是不是立即能感觉到心跳不安?谁能感觉到脑袋有反应?我就此曾专门写过一篇科普文章《心想事成——中医的心是思维器官》,附于文章之后。您可以进入我的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医文同源”互动。

柏子仁定惊悸

明白上述道理,您就能对柏子仁治疗惊悸有新的认识了。古书上称柏子仁入肾,能安五脏,定惊悸。现在的《中药学》才说柏子仁入心,养心安神,确是片面。

还是刚才的“柏子养心丸”,如果您只是认为柏子仁养心安神,也未免太简单了。柏子仁丸出自宋朝的《洪氏集验方》,原方治疗:“心劳太过,神不守舍,合眼则梦,遗泄不常。”惊恐之下,肾气不固,除遗尿之外,还会出现遗精等症。柏子仁在这里其实起到了补肾宁心之功,因此《本草纲目》称柏子仁:“能透心肾”。

柏子仁因为富含油脂,所以又能润肠通便。柏子仁还能除风湿,兴阳道,暖腰膝,去头风,还能治疗小儿惊痫。这些功效常常不被人知。因专业性太强,不再解释。

小编曾大量嚼服柏子仁,味道很香,随后就能感觉辣喉,可知其味辛。上述功效可归功于它的辛润。


柏子仁怎么应用

现在您应该知道柏子仁的功效了吧,如果是因为惊恐,或心慌,心里不安而导致的失眠效果最佳,还有的人甚至害怕夜晚,害怕睡觉,柏子仁最合适了,但欲求速效,恐怕很难。

柏子仁粥

柏子仁入粥,应该是最方便的吃法了。不管是大米粥,还是小米粥,熬粥时抓上一把柏子仁,定惊安神,还有助于通便。岂不一举多得。《神农本草经》说“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

柏子仁炖心

吃啥补啥,中医也确有以心补心之说。其实柏子仁就是柏树果实的心儿。猪心、鸡心也是常用菜肴,如果补心,下次烹饪猪心、鸡心时,不妨加入一些柏子心儿。


柏子仁中成药

刚才说到的含有柏子仁的中成药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不过现在《药典》中的柏子养心丸和古书记载的柏子养心丸成分已经不同了,《药典》柏子养心丸补气养血安神,治疗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天王补心丹滋阴泻火,养心安神,治疗阴虚火旺,心神失养,惊悸怔忡,健忘失眠,咽喉干燥,夜梦遗精。柏子养心丸用药偏温,适合心气虚寒;天王补心丹用药滋润,适合阴血亏虚。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神农本草经》:主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风湿痹。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

《名医别录》:主治恍惚、虚损,吸吸历节,腰中重痛,益血,止汗。

《药性论》:能治腰肾中冷,膀胱冷脓宿水,兴阳道,益寿,去头风,治百邪鬼魅,主小儿惊痫。

《日华子本草》:治风润皮肤。

《本草纲目》: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药性解》:柏子仁,味甘辛,性平,无毒,入肺、脾、肾三经。主安五脏,定惊悸,补中气,除风湿,兴阳道,暖腰膝,去头风,辟百邪,润皮肤,明耳目。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微甘微辛,气香性平,多含油质。能补助心气,治心虚惊悸怔忡;能涵濡肝木,治肝气横恣胁疼;滋润肾水,治肾亏虚热上浮。虽含油质甚多,而性不湿腻,且气香味甘实能有益脾胃,《神农本草经》谓其除风湿痹,胃之气化壮旺,由中四达而痹者自开也。其味甘而兼辛,又得秋金肃降之气,能入肺宁嗽定喘,导引肺气下行。统言之,和平纯粹之品,于五脏皆有补益,故《神农本草经》谓安五脏也。宜去净皮,炒香用之,不宜去油。

《金匮要略》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竹皮大丸方:生竹茹、石膏各二分,桂枝、白薇各一分,甘草七分。右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倍白薇,烦喘者加枳实一分。

《妇人大全良方》若经候微少,渐渐不通,手足骨肉烦疼,日渐羸瘦,渐生潮热,其脉微数,此由阴虚血弱,阳往乘之,少水不能灭盛火,火逼水涸,亡津液。当养血益阴,慎无以毒药通之,宜柏子仁丸、泽兰汤。柏子仁丸:柏子仁(炒,别研)牛膝、卷柏(各半两)泽兰叶、续断(各二两)熟地黄(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饮下三十丸。


附:医文同源:心想事成——中医的心是思维器官

思维在“脑”,为什么成语里说成“心”想事成呢?难道是古人弄错了?弄清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大家站在历史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西医已经很清晰的解释了人体大脑的思维过程,甚至绘制了大脑地图,明确出不同的思维过程在大脑中的具体定位。说到“想”,人们会马上和大脑联系起来,这是受解剖学和现代医学的影响。大家已经非常明确的把“想”这个动作定位在大脑了。但古人不是这么认识的。中医也不是这么认识的。中医认为“想”这个动作是“心”发出来的。何以为证?“想”这个字是“心”字底,已经不言而喻。何以古今认识有如此大的差异?

中医是一门朴素纯真的科学,是古人在适应自然规律下慢慢积累的自然科学。举一个例子,很容易明白。如果一个小孩子的妈妈走开一段时间,回来后问这个小孩子:你想妈妈吗?小孩子肯定会回答非常想念。如果妈妈问小孩子哪里想,小孩子马上会用手指着心脏的位置,然后回答心里想。我曾经问过很多小孩子的妈妈,就连一岁的小孩子,还不会说话,刚刚会叫妈妈,也能拍拍胸口表示心里想妈妈。

小孩子是最纯真的,他哪里明白大脑和心的区别,但他会在没有别人教的情况下,很自然的认为是“心”想。这种认识就是最朴素的知识,古人把这种知识形成文化记录下来,将所有和思想相关的汉字,全部加上了心字底。传统文化中,以心为思维器官为核心形成了“心性论”,影响着古代哲学。《孟子·告子上》说到:“心之官在思”;与孟子同时期的荀子也提到了同样的观点,《荀子·解蔽》中说到:“心者,行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不过,这些古代哲学观点早已不是社会主流,除非专心国学、了解传统文化的人能够自然地领会其中的含义,否认不会将心与思维联系中一起;即便联系了,也会认为,那是过时的观点,根本不科学。但是中医则完完整整的把心与思维的联系记录了下来,并形成了中医心藏(音:脏)象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应用至今。

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与《孟子》、《荀子》所处同一时代。《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不难看出,在心主管思维这个观点上,医学著作与当时的文化典籍同出一辙。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神”,指的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包括生理功能、思维活动等。五脏六腑中,心的地位最高,如同君主一样,不仅主宰者人体的生命活动,还掌控着人体的精神意志思维活动。也就是中医的“心”具备西医的“脑”的功能。因此,《灵枢·大惑论》说:“心者,神之舍也”,《难经·四十二难》说:“心……主藏神”。

当然,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亦与其它脏腑有关。《素问·宣明五气论》说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由五脏分管,各有不同,但均由心主宰。只有心主神明正常,五脏六腑才能安魂定魄,坚意强志;如果心神恍惚,必然魂飞魄乱,意消志散。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故主(心)明则下安……主(心)不明则十二官危。”

中医之所以坚持“心藏神”、“心主神明”之说,是因为该理论能够指导临床实践。《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愁忧恐惧则伤心”。七情内伤,首先影响到心,何以为证?不管你是兴奋、紧张、恐惧、还是悲伤,人体最敏感的器官就是心脏,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心跳加速。除了情绪波动,生理感知的心跳外,如果平常也能感觉到心跳,那就是病态,中医称之为“心悸”;如果整天都能感觉到心跳,惊慌不安,总感觉像干了坏事别人发现似的,就是重度心悸,中医称之“怔忡”。

心悸、怔忡,都是因为心神不宁所致,常常伴有失眠、多梦、头晕、健忘等症状,说明心不能藏神,心不能主神明了。如何治疗?当养心安神。中草药首推柏子仁,还有远志、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灵芝等。针对此类病患,博主喜用养心汤:养心汤用草芪参,二茯芎归柏子寻,夏曲远志兼桂味,再加酸枣总宁心。药房里能买到的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也都是古人传下的名方,均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由此可见,心为思维器官,“心藏神,心主神明“,有据可考,理论可循,临床可证,有理、有法、有方、有药,中医称之为理法方药俱全,纯正本原。

附:受解剖学及现代医学影响,中医界有着“心主神明”、“脑主神明”之争。持“脑主神明“者,上述《内经》脑髓之说,牵强附会,下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辛荑条》“脑为元神之府”为据;借用明代李梴《医学入门》有关“血肉之心”、“神明之心”的论述,强行将“神明之心”等同于脑,立定“脑主神明”。此争如同中医与西医对比,毫无道理。需要交代一下: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受西方科学的影响,人们开始将脑与思维联系起来,不仅是医家,明末方以智等哲学家在其学术著作中已经提到脑与记忆、思维、智力有关。后来的中西医汇通的医家受西医影响,亦随之改弦,以清代王清任为代表,他在《医林改错》提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所设《脑髓说》专篇论述大脑,几乎和西医认识无异。果如脑主神明,中医讲求理法方药,未见哪个法称为补脑法,未见哪位药归入脑经,未见哪个方名养脑方。现代中医不自爱,不追念古人遗训,尾随西医(自称与时俱进),偏设“脑病”学科,将西医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称之为中医“脑病”,所治脑病之法,与西医无异,讲理论时自称“心主神明”,临床应用时则“脑主神明”,此举颇似东施效颦,还不如直接称之为神经病妥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