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名医王清任调气活血思想解读

 图书 馆员 2023-09-12

清代名医王清任调气活血思想解读

王清任,字勋臣,河北玉田人,是清代著名医家,著有《医林改错》。他躬身实践,师古而不泥古,非常重视人体解剖,提出“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和“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他对临床的贡献,莫过于调气活血的组方思想和所创诸逐瘀汤。其论“有裨于前人之未备”,能“嘉惠后学,翼羽医教”。

清代名医王清任调气活血思想解读
气虚血瘀重治气,益气升阳重黄芪

《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气属阳,血属阴,载气者血也,运血者气也,气旺则血充,血盛则气足,气血调和则阴平阳秘,百病不生,若气血不和则阴阳失调而疾病生焉。王清任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气血理论的重要性,提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

受《内经》“阳主阴从”理论的影响,在气血之中,王清任更重阳气,他认为:“人以阳气为本……病以气虚为本。”“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虚则无力,元气绝则死。”“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元气亏虚损至五成时则不能动,不能动曰半身不遂。”从而创立了气虚血瘀学说,立益气升阳、活血通络之法,制补阳还五汤,开创气虚血瘀证治的先河。此方虽然为治疗半身不遂而设,但是,凡因气虚血瘀所致的病症,用之皆效。究其组方,颇具新意,值得深研。方中以四两黄芪生用为君,意在峻补元气升阳通阳,使气旺血行,周身血脉贯通,则瘀祛正复。当归活血,《日华子本草》曰:“破恶血,养新血”,有祛瘀血而不伤好血之妙。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活血祛瘀。妙在川芎一味乃血中之气药,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善于走散,既可助黄芪行气,又可行血散瘀。地龙性寒通经活络,与黄芪相配寒温并用,有升有降。从原方计量(按公制折算)看:黄芪120克、当归6克、赤芍4.5克、地龙3克、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不难看出,方中黄芪用量独重,凸显补气升阳之意;而活血化瘀药用量极轻,比例约为5:1。由此可见,王清任治疗气虚血瘀,重在治气,重用黄芪峻补元气,升阳通阳,而少佐活血祛瘀之品,意在防止气血滞涩,正如其所言:“若专用补气药,气愈补而血愈瘀。”

临床上,凡是气虚血瘀之证,笔者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疗效满意。方中黄芪用至120克时疗效最佳。典型医案如下。

杨某,男,78岁,2007年3月7日初诊。因前列腺增生肥大而致尿潴留住院,经保守治疗半月无效。医生虑其年事已高,且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不宜行前列腺环切术,建议行膀胱造瘘术。因患者及家属不同意而转请中医治疗。首诊虑其年事已高,肾气当亏,肾不化气,开阖失调,而行温阳化气利水之法治之,药后小便虽通,但仍通而不畅,点滴而出,余沥不尽。二诊知是前诊辨证欠准,仔细察之,见其双手皮肤紫黯,毛细血管充盈,舌下脉络怒张,于是恍然大悟,此乃络瘀也。予以补阳还五汤加温肾化气之品,3剂而小便畅通无阻也。

气滞血瘀重治血,活血化瘀重桃红

清代名医王清任调气活血思想解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张仲景首创“瘀血”病名,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描述了瘀血的主要症状、脉象和治疗原则,创立了桃核承气汤、抵挡汤、下瘀血汤、大黄蟅虫丸等著名方剂,初步形成了血瘀证的治疗框架。王清任对此大加发挥。他从尸体上看到了血液的瘀积,故力倡活血化瘀,用“血化下行”治疗痨病。唐容川指出:“凡痨所由成,多是瘀血为害。”并盛赞王清任之说“颇有见识”,符合医理。人身之气血贵在流通,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停而为瘀,而瘀血的形成,又会导致机体阴阳气血失衡,进而萌生百病。可见瘀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且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

“血实宜决之”,王清任对气滞血瘀证的治疗,重在治血,祛除实邪,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理气行气之品,使瘀去气行而血畅,血府逐瘀汤正符合此意。此方由桃红四物汤以生地易熟地,赤芍易白芍加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而成。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生地滋阴通血痹,祛瘀而不伤正,牛膝通血脉而引瘀下行,为方中主药。少佐柴胡疏肝达郁而理肝气,桔梗合枳壳开胸理气而升降气机。该方妙在弃熟地之呆滞而取生地之补中有通,弃白芍酸收之静而取赤芍行散之动。气血贵在流通,乃顺其所喜也。

《医林改错》载方33首,其中,活血化瘀方就有22首,共用活血化瘀药15种,使用频率高者为桃仁(14次)、红花(13次),且两药配对应用达12次。可见,王清任活血化瘀善用桃红。《施今墨对药》言:“桃仁破瘀力强,红花行血力胜。二药伍用,相互促进,活血通经,祛瘀生新、消肿止痛的力量增强。”吾师国医大师晁恩祥亦喜用桃仁、红花,他认为:“桃仁祛瘀于有形,红花祛瘀于无形,二者合用,通治体内一切瘀血。”前人有“诸花皆升,诸子皆降”之说。桃仁善治在下之瘀血,红花善治在上之瘀血,桃仁味苦入心,红花味辛入肺,心主血脉,肺主气而朝百脉。从现代解剖学上讲,人体内两大循环系统——体循环和肺循环,正由心肺所主宰,而人体的气血代谢正是在这两大循环中完成。可见桃仁红花相伍为用,活血化瘀最捷。

在王清任的诸逐瘀汤中,笔者最喜用血府逐瘀汤,此方乃为胸中血府血瘀而设。正如其所云:“气府存气,血府存血。”
杨某,男,46岁。夜晚发热半月。该患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夜晚发热,经西医全面检查未见异常,予对症治疗不见缓解,而求治于中医。刻诊:夜晚发热,尤以晚9~11时为甚,体温最高达39.5~40℃,并伴烦躁不安,午夜过后体温渐退至正常。白天无发热,饮食、二便均正常,精神尚可。观其面色晦暗,舌质暗紫,苔白,脉细涩。追问病史,其两月前有头部外伤史。辨属瘀血发热,予血府逐瘀汤原方,3剂而愈。
瘀血内停有寒热,活血化瘀有温清

王清任言:“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然血结者,并非皆因于气,亦有因寒因热之不同。他认为:“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从而启发后学导致血瘀的原因有多种,宜审因论治。

血贵流通,得温则行,遇寒则凝。《素问·调经纶》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血为寒凝,治宜辛散温通,温阳而化瘀,即“寒者热之”“治寒以热”。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急救回阳汤等皆选用温通气血之品,如少腹逐瘀汤中的炮姜,取干姜辛散温通之性,炒令黑入血分通瘀滞;小茴香乃“温中快气之药”,温经散寒止痛;官桂乃“味厚甘辛大热,下行走里之物,壮命门之阳……使阳长而阴自消”。此外,在王清任所用的活血化瘀药中,除地龙、赤芍性寒外,其余皆为辛温、苦温或辛平、苦平之品,其治瘀偏重温散的组方思想深得《内经》之旨。
“热者寒之”,因热而瘀,瘀热互结则治热以寒,当以清热泻火解毒为主,辅以活血化瘀。然而,王清任认为“阴血同源”,阴伤则血枯而不能流,凝结而为瘀。以通经逐瘀汤为例,方中穿山甲、地龙、赤芍相配咸寒滋阴,软坚散结,化瘀通经;又以大剂桃仁倍红花,润中有通而不伤阴血,有叶天士“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配连翘清热泻火解毒;少佐柴胡,取其凉散之性以达“火郁发之”之效,可谓画龙点睛。在其解毒活血汤中以大剂桃仁配生地,滋阴凉血,活血祛瘀,其法与叶天士“凉血散血”之理同。
此外,血虚者亦可因虚而致瘀。瘀血日久未有不虚者,治疗此证,张仲景用大黄䗪虫丸以缓中补虚,而王清任则在养血的基础上活血。他说:“因虚弱而致病,自当补弱而病可痊愈。”纵观王清任活血诸方中,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的使用频率最高,立意由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而来,在养血和营的基础上活血,寓消于补,使瘀祛而正不伤。如唐容川所言:“不补血而祛瘀,瘀血又安能尽去哉?补泻兼行,瘀既去而正不伤。”
值得一提的是少腹逐瘀汤,此方乃王清任为少腹寒凝血瘀而立,临床广泛应用于妇科经带胎产诸疾的治疗中。王清任称该方种子如神,必须男女岁数与月份合成阳数方生子。余曾用此方治疗7例因血虚寒凝胞宫而致的原发性不孕和流产后而致的继发性不孕,均成功怀孕(并未择月),其中产男婴6名,女婴1名。
韩某,女,25岁。初诊日期:2006年11月2日。该患者21岁结婚,婚后两个半月自然流产,之后一直未孕。刻诊:月经后期,痛经,色暗,有块,经期腰腹冷痛,平素怕冷,手足发凉。舌暗,苔白,脉沉细。辨证为血虚寒凝胞宫,治以温经散寒止痛,以少腹逐瘀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10剂后月经来潮,血色红,有少许血块,疼痛较前明显减轻,手足渐温。上方加减继服1个月,月经适时而至,诸症皆平,遂停药。2007年底,足月顺产一男婴。
活血重在调气机,气畅血和瘀自通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与天地相参,与天地之气交相呼应。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的运动形式,气之开阖,必有其枢,脾升胃降为人体之上下之枢,肝左升肺右降为人体之左右之枢,升降出入有序则气血调和,百病不生;升降出入失调,则气血逆乱,变生诸病。王清任曰:“气有一息之不通,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调畅气机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方法,旨在顺应脏腑升降出入之性,从而使气血调和,阴平阳秘,恢复脏腑的生理功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气令调,则其道也。”朱丹溪有:“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清代黄元御《四圣心源》曰:“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现代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认为,在生理条件下,气机升降,脾胃为枢;在病理条件下,气机怫郁,以肝气为首。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以血为本,主藏血,司血液的贮藏与调节;肝主疏泄,以气为用,性喜条达,司人体气机转输畅达,若肝失疏泄,则气滞而血瘀。王清任活血治在调畅气机,主以调肝,辅以调肺,如血府逐瘀汤中,以芍药入肝滋肝阴使肝“体”得养;柴胡疏肝气使肝“用”正常;桔梗开肺气之滞以调上;枳壳行气快膈以畅中;牛膝入肝活血通经,性善下行以治下,以达“血化下行”之效。

王清任在活血时,还会根据瘀血的部位而配以不同的调气之品。瘀血在头面部则用麝香、酒、葱辛香行散,直达于上,如通窍活血汤;瘀血在胸胁,则以柴胡、枳壳、桔梗宽胸利膈,通降胸胁之气,如血府逐瘀汤;瘀血在膈下则以乌药、香附、枳壳调理肝脾,疏肝理气,如膈下逐瘀汤;在少腹则以小茴香、官桂直达于下,温通阳气,如少腹逐瘀汤。
在临床上,笔者承王清任之法,对于血瘀之证,注意调畅气机,多施以调肝降肺之法,从而达到气畅血活之目的。
孙某,女,60岁。2009年3月2日初诊。患糖尿病病史3年。一直口服降糖药物维持血糖稳定。两个月前因受情志刺激后渐出现咳嗽,以干咳为主,咳少许白痰,昼轻夜甚,难以入眠。经肺CT提示:右上肺有一片状高密度影,建议其抗炎后复查。经抗生素治疗半月未见明显好转,而转请中医治疗。刻诊:干咳少痰,昼轻夜甚,夜寐不安,烦躁易怒,口干但欲漱口不欲咽,胸胁部闷胀不舒,大便干结欠畅,舌干红少苔,脉弦细。辨证为气滞血瘀,阴伤肺燥。治以活血化瘀,滋阴润肺,处以血府逐瘀汤合百合固金汤加减。5剂后咳嗽减轻,夜能安睡。又以上方加减调治半月,诸症皆平。复查肺CT示:右上肺高密度影消失,一切正常。中风、面瘫、口眼歪斜,清代名医王清任,一个方子有奇效

清代医林有两个奇人,一个是高斗魁,另一个就是王清任。

王清任自幼习武,青年时曾考取武秀才,后来因为性情磊落,耿直不违,逐渐形成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愿望,改习歧黄。

中风,王清任认为呢是元气亏虚。

打个比方,就好比半边轮胎没气了,车子就歪下去,气一足,立马直起来,就像人口眼歪斜一样,气不足,嘴巴讲话就漏风,气一足,就正回来了。
嘴角流口水也是气虚不能固摄津液,你看什么样的人容易流口水?
第一,小孩子,十个有九个会流口水。中医讲,小儿脾常不足,不足就意味着虚弱,也就是说小孩子还没发育完全,元气还没充满。
第二,老年人,《黄帝内经》里说,人过四十而阴气自半。人体的元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步入老年以后,元气不够用了,不能有效的固摄住津液,还没讲几句话呢口水先掉下来了,就像树老了叶子会掉落一样。

中风,自古以来,多从风火痰湿论治,而王清任独辟蹊径,这位清代医林怪杰用毕生经验总结出四个字:补阳还五。

如果把人体的元气比作全部是十成,虚累的人能剩下七八成,声音就不嘹亮了;如果再弱呢,就剩下六成,就老容易犯困,提不起精神;剩下五成的时候,立马手麻,半边身体用不了。身体的能量啊,只够一半用,所以干脆把一半归并到另一半,免得两边都用不上,就是这么个意思。
补阳还五,就是把十成元气中失掉的五成补回来,所以王清任主张重用黄芪。他在《医林改错》中强调,“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在他的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用量多达一百二十克。
相传,王清任在京城行医的时候,当时的军机大臣患了中风,用祛风的,化痰的,清火的,通经络的,没有一样治的好。王清任一来,接过方子一看,里面也有用到黄芪,但只有寥寥十几克,他就在后面多加了一个零,家属一看,如此大剂量,不禁吓了一跳。

王清任就说了,中风,是元气不足,就像一个人,渴的饿的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你用树叶沾一点水给他喝,用筷子挑一粒米给他吃,饱的了吗?饱不了。所以必须要靠大剂量的黄芪才能把元气补回来,这就是欲起千金之石,必用千金之力。

结果呢,这大臣吃了王清任开的方子,一剂下去,手有知觉了,吃到第三剂的时候,能下床走动了,再吃十剂,没事了。
补阳还五汤:黄芪(生)120g,当归尾6g,赤芍5g,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各3g。
中医上有一句话叫气虚莫少,就是说治疗气虚,黄芪是必不可少的。黄芪补气,通过益气来通络,来活血。
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活血祛瘀,瘀血堵在血脉管道里头,就像你家里有一团垃圾,扫帚一扫开就没了,五味药一活血,它就消了。
又加了地龙,借地龙的通行之力来疏通经络。
地龙就是蚯蚓,蚯蚓它是软体动物,没有爪牙之力,也没有强大的筋骨,但它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它可以在土壤中钻来钻来,来去自如,为植物疏松土壤。所以地龙能疏通经络,松土耕地一样把气血运行的道路打通,将黄芪之气周行全身,将赤芍川芎等活血祛淤的功效带到身体需要的地方。
那么,为什么要活血化瘀呢?
所谓瘀血只是标,元气亏虚才是本,也就是王清任所说的“因虚致瘀”。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就好像风吹帆动船远航一样,如果气足的话,它就走的正常,如果气虚,它就堵在那里,停滞不前,最后凝结成瘀血。所以把气补足了以后,还要再用点活血化瘀的药,让气血保持快速周流的状态,中风的症状就会慢慢好转。
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的传世名方,也是中药队伍中赫赫有名的战将,领军者为黄芪,是恢复元气的动力,其他破血逐瘀药在黄芪的率领下组成了一支目标一致的攻坚队伍,主攻方向补气、活血、通络,对气虚血瘀导致的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最为适宜有效。

这个方子呢,用的时候可以先从30克黄芪开始,如果效果不明显,再逐渐增加药量。

民国神医张锡纯在评价这方子的时候,说这方子是不错的方子,医家用的效果都不错。但大家一定要记住,要气虚才可以用,如果你的舌头颜色是红的,舌苔又黄腻,一派上火的症状,就不要用了,容易用错,这个时候,就要考虑用清火、化痰的思路了。
王清任论气虚血瘀方活用举隅

陈扬为 福建省福鼎市中医院

王清任,又名全任,字勋臣,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人。是清代著名医家,著《医林改错》一书,继《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诸家瘀血学说基础上,对活血化瘀理论作了新的见解。全书选用方剂33首,其中25方应用活血祛瘀,补气化瘀类占有7首。论活血化瘀有其独到之处,尤其“补气化瘀”法更是全书之精华。王氏曰:“将平素所治气虚血瘀之症,记数条示人以规距”。在活血化瘀领域中开拓了新道路,多少年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下面谈谈王氏“气虚血瘀”辩治及其方剂的临床应用。
气虚血瘀的病理机制
一、气虚瘀内停
《医林改错·气血合脉说》曰:“气管行气,气行则动,血管盛血,静而不动。”王氏又曰:“人气管周身贯通,血管周身亦贯通。”所谓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则行,气滞血则瘀。由于久病失养,老年体衰,或先天不足,营养不良,或劳倦过度,或各种疾病引起脏腑机能衰退而抗病能力低下,均可导致气虚血瘀。究其机理,常由气虚无力推动血运,致使血行迟缓,血流欠通,郁滞成瘀。“瘀血”便成为气虚后的病理产物,而成气虚血瘀症。
二、血瘀气亦亏
气虚血瘀症还存在因血瘀而致成气虚的另一方面,如王氏曰:“孕妇体壮气足,饮食不减,并无损伤,三个月后,无故小产……先有瘀血占其地……故小产。”由瘀血致小产大出血,以至气失依附随之亏虚。如《医学入门》提出:“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始也。”久病气虚壅滞,使血对气之运载与调节发生障碍,致血瘀内停,新血不生,血不生阴不足以配阳,势必五脏齐损至血少而气虚。喻昌《医门法律·虚劳门》曰:“更有劳之之极,而血痹不行者,血不脱于外,而但畜于内,畜之日久,周身血走之隧道患痹不流,唯就干涸,皮鲜滋润,面无荣泽”。乃血瘀至气虚之劳证。又如跌打损伤,体内络脉出血,或各种疾病因瘀出血,其结果皆致瘀成气亏,或气随血脱。
;所以说,气虚可导致血瘀,血瘀可导致气虚。气愈瘀,血愈瘀,血愈瘀,气愈亏,二者互为因果,形成复杂的病理机制。临床上以气虚在先而血瘀者为多,血瘀而致气虚者较少,但不必拘泥发病之久暂。
气虚血瘀的临床表现
“气虚血瘀”,顾名思义,在人体必定同时存在“气虚”与“血瘀”两个方面,它常表现在久病,也可表现在暴病新疾。一般发生在病程较长,病情缠绵而反复不愈,全身情况较差,发病年龄偏高,或大出血,或暴病之后等。王氏在血瘀症候辨治曰:“若有血瘀,有血瘀之症可查,后有五十种血瘀症相互参考。”
记载如:“头发脱落”“糟鼻子”“耳聋老人”“紫殿风”“紫印脸”“青记脸如墨”“出臭气”“妇女干劳”“男子劳病”“小儿疳症”“午后潮热至晚尤甚”等。对气虚证又曰:“有平素聪明忽然无记性,有忽然说话少头无尾语无论次者……有胳膊无故发麻,有肌肉无故跳动者……有腿无故抽筋者,有心口一阵气堵者,有心口一阵发空气不接者,有心口一阵发慌者……皆是元气渐亏之症。又曰:“病半身不遂……元气亏五成”等等。
归纳临床上各阶段不同情况,气虚血瘀存在有如下两方面症候。
一、气虚症候:面色苍白、气短息弱、语声低微、肢倦麻痹、头晕腰酸、偏瘫不遂、多汗盗汗、饮食减少、精神痿糜、心悸怔忡、肌肤甲错、毛发脱落、皮肤萎黄枯燥、舌淡脉细无力或弱或结代。
二、血瘀症候:疼痛、痛有定处,或痛如针凿。长期咳喘,顽固性水肿,胸闷心痛,心悸怔忡,口渴漱水不欲咽,午后潮热,肿胀痞块,面色晦滞,目眶黎黑,唇甲紫绀,皮下瘀点紫斑,或皮下丝缕斑痕,口唇或四肢麻痹,脱发,妇女月经过少,紫黑成块或淋漓不断,或闭经。舌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紫胀曲张,脉细涩弦等。
补气化瘀方药与配伍
一、论治病,首重气血,补气化瘀
王氏对气血甚为重视,他指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又曰:“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所以他创方遣药在运用补气活血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医林改错》全书补气化瘀方7首;如补阳还五汤治半身不遂,口眼歪邪。急救回阳汤治吐泻、身凉、汗多。止泻调中汤治痘后泄泻不止。助阳止痒汤治痘后作痒不止。足卫和营汤治痘后抽风,两眼天吊。黄芪桃红汤治产后抽风,黄芪赤风汤治瘫腿等,以及开骨散加黄芪,身痛逐瘀汤加黄芪。均为补气化瘀而设,治法有别前贤。王氏补气药主要有黄芪、人参。活血药物主要用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其“补气化瘀”法的药物配伍,主要包括益气与活血化瘀药两部分,根据“正”“邪”胜衰,用药常有侧重。故王氏提出:“有专用补气者,气愈补而血愈瘀,血瘀气更不能达于皮肤,此时用补气破血之剂,通开血道,气直达于皮肤”。这样方不致伐其生生之气。亦不致过补滞邪之弊。
二、偏气虚,重用补气,扶正祛邪
益气为主,佐以化瘀,适用于临床表现以气虚为主而兼有血瘀症的患者,目的使人体气血充足,血流旺盛,冲击陈莝而达到正复瘀祛的治疗效果。王氏益气善用黄芪,其代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量达120g,而且一日用至240g,而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仅用3g,归尾用6g,活血化瘀药物用量之轻,其用意正是益气为主,以大剂量黄芪鼓舞气血,少佐化瘀药荡涤陈莝。又如黄芪桃红汤治产后气血空虚,瘀血内阻的抽风重证,黄芪用量达250g,桃仁、红花用量仅在10g以下。王氏运用开骨散在原方基础上加黄芪125g,使产妇气足血活,推死胎以下,补古方之不足,使本方更臻完善,提高疗效,可谓握气虚血瘀病机之真谛。
三、偏血瘀,破血为主,邪祛正安
重用化瘀,佐以益气,适用于临床表现以血瘀为主,兼有气虚的患者,重点是化其瘀血,疏通经络,兼用补益正气,以攻为补,攻不伤正,达到邪祛正安。如王氏用通窍活血汤治男子劳病者曰:“吃三付后,如果气弱,每日煎黄芪八钱,徐徐服之,一日服完,此攻补兼施之法,若气不甚弱黄芪不必用,以待病去,元气自复”。在补气活血类方中如止泻调中汤,方中黄芪用量是黄芪桃红汤黄芪用量的八分之一,而红花用量却是其1.5倍。足卫和营汤中黄芪用量是补阳还五汤黄芪用量的四分之一,而红花、桃仁药量却是其1.5倍,正如李时珍所说:“少用则活血,多用则破血”。孰轻孰重颇有分寸,足见王氏补气化瘀用药增损用心精细。
补气化瘀方临床活用举例
一、补阳还五汤:黄芪120g,赤芍4.5g,归尾6g,地龙3g,川芎3g,桃仁3g,红花3g(药量属王氏原著拟量,以每钱兑3g推算,下均照此)。
《医林改错》曰:“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临床活用举例:1、中风偏瘫: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等症(加全蝎、白附子)。2、面肌抽搐:面烦及眼睑抽掣跳动(加天麻、钩藤)。3、血痹症:肢体麻木(加白蒺藜、小胡麻)。4、风湿痹症、肢体麻痹、关节酸痛(加防风、牛膝)。5、痿证:四肢痿软无力(加党参、牛膝、木瓜)。
病案举例:张××,男,58岁,初诊日期:1981年3月12日。素有高血压病史,因工作,家务繁忙,操劳过度而突然昏厥不知人事,经××医院抢救后神识苏醒,诊断为脑血栓形成。证见右侧半身不遂,肢体瘫痪、眩晕、口眼歪斜、烦躁、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数或时有一止。证属气血亏虚,瘀阻经隧,风热内动。宜益气化瘀,清热熄风。拟补阳还五汤加味:生芪30g,当归10g,丹参30g,川芎6g,地龙12g,赤芍15g,桃仁12g,红花6g,全蝎6g,黄芩10g,连服10剂,口眼略有牵正,烦躁减,但偏瘫依然未见好转,继以原方加黄芪50g。服15剂后,头晕头痛明显减轻,口眼已近正常位置,舌质淡红,舌苔转白,边有齿印,血压稳定在160~172/94~98mmHg之间,右手能握轻便用具,手扶床沿能站立。续以上方去黄芩、全蝎、加天麻10g服20剂。偏瘫消失,生活自理以告痊愈。一年后曾一度血压增高,肢痿不能行走,再给补阳还五汤加天麻2剂,服药后,肢痿解除,追访两年无再复发。
二、急救回阳汤:党参24g,附子24g,干姜12g,白术12g,甘草9g,桃仁6g,红花6g。
《医林改错》曰:“若吐泻一见转筋,身凉,汗多,非此方不可”。
临床活用举例:1、泄泻:肤冷便溏,久泻反复,腹痛隐隐。(加玉果)2、咳嗽:长期咳嗽、痰如泡沫(加半夏、茯苓)3、浮肿:浮肿反复不退。(加桂枝、茯苓)4、月经衍期:面色苍白,肢冷形寒,经期推迟或经闭。(加当归、桂枝)5、心痛:肢冷青紫、心痛气促、脉细结代。(加当归、桂枝、丹参)
病案举例:李××,女,52岁,初诊日期1983年3月10日。患者两年来浮肿持续不退,经××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尿毒症。晨起睑肿睁不能举,午后睑肿稍减,但下肢肿复甚,按之凹不能即复,头晕腰酸,纳呆神疲,肢冷形寒,面色苍白,尿短,便溏日3次,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肾阳亏虚,脾失运化,水湿久蓄,瘀血内留,宜益气化瘀,温阳利水。拟急救回阳汤加味:西潞30g,生芪30g,附子10g,炮姜5g,桂枝6g,白术15g,茯苓15g,红花6g,桃仁12g,炙草5g,服8剂后浮肿有明显消退,精神转佳,纳食增进,继以原方去红花加益母草30g,连服30剂,浮肿基本消退,生活自理,可做轻微家务。
三、止泻调中汤:黄芪24g,党参10g,甘草6g,白术6g,当归6g,白芍6g,川芎3g,红花9g,附子3g,良姜1.5g,官桂1.5g。
《医林改错》曰:“治痘六七日后泄泻不止,或十余日后泄泻皆治之。”
临床活用举例:1、胃痛、胃痛绵绵,喜暖喜按,肢厥脘冷。(去红花加元胡、香附)2、浮肿日久反复不退。(去良姜加大腹皮、茯苓皮)。
病案举例:朱××,男,42岁,初诊日期1982年2月7日。患胃痛便泻5年余,多次胃肠造影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三次住院未能治愈。就诊症状:面色萎黄,肢倦神疲,头晕腰酸,面部及下肢略有浮肿,胃痛绵绵,恶心欲呕,口泛冷水,日便3至4次,质溏薄量少,舌淡苔白边有齿印,脉弦细。证属脾肾阳虚,水泛为饮,上溢肌肤,下走肠间,水瘀互结。宜温肾益火、补脾制水,化瘀止痛。拟止泻调中汤加味,炙黄芪30g,党参30g,甘草3g,白术10g,当归8g,附子10g,良姜8g,肉桂5g,大腹皮12g,元胡10g,丹参30g,香附10g,姜5片,枣3枚,服3剂病情无明显变化,原方再服5剂,浮肿退,胃痛较疏,痛势亦减,便质较干但还不成形,原方减良姜,加黄芪30g,续服18剂,诸症平息,能上班工作,以香砂养胃丸善后,服一个月左右,复以洋参调补。追访一年未见复发。
四、助阳止痒汤:黄芪30g,桃仁6g,红花6g,皂角刺3g,赤芍3g,山甲3g。
《医林改错》曰:“治痘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
临床活用举例:1、皮肤瘙痒症:风湿热邪久客肌腠,气虚血滞。(加银花、白鲜皮)2、失音:瘀血壅阻会厌。(加桔梗、射干)3、风疹:气虚血滞,风疹频频发作。(加桂枝、当归)
病案举例:江××,女,21岁,初诊日期1977年3月4日。患者一年多来频发疹块,每遇感冒风寒,或淋雨涉水,甚至在体质较弱后反复发作。昨日因洗衣受凉老病复发。证见:四肢及躯干散发 瘰,疹块大小不均,色淡红,搔痒难忍,面色少华,肢冷不湿,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营血亏虚,外束风邪,脉络瘀滞,宜益气和营,活血化瘀,驱风止痒。拟助阳止痒汤加味;黄芪30,桃仁8g,红花6g,皂角刺15g,山甲10g,赤芍12g,桂枝6g,僵蚕10g,荆芥10g,当归10g,服6剂,疹块由大变小,由多渐少,逐渐消失,搔痒亦除。继以上方减荆芥、僵蚕,连服20剂,停药,追访二年未见复发。
五、足卫和营汤:黄芪30g,甘草6g,白术6g,党参9g,白芍6g,当归3g,枣仁6g,桃仁4.5g,红花4.5g。
《医林改错》曰:“治痘后抽风,两眼天吊,项背反张,口禁不开,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周身溃烂,脓水直流,皆治之”。
临床活用举例:1、心悸:心气亏虚,瘀血内阻,唇舌紫暗,面色滞晦。(加丹参、桂枝)2、胸痛:腋下及前胸隐痛,遇寒或劳后发作(加元胡)3、筋挛:营血亏虚,四肢挛急。(加萸肉、木瓜)。
病案举例:李××,女,30岁,初诊日期1979年12月17日。患者拇食二指挛急,合而不能开张,从腕关节至肘肌肉跳动、麻痹,下肢小腿转筋不能伸直,每用力之中或劳作之后发作,或夜间寐时发作。病情延续半年,曾多次求医效果不明显,发作渐频致使患者不敢出远门,做事不敢用力。观其面色 白少华,神疲肢倦,气短多汗,动则欲甚,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不力。证属气虚血滞,筋失濡养,宜益气和营,活血化瘀,拟足卫和营汤加味:黄芪30g,甘草6g,党参15g,白芍12g,当归8g,枣仁12g,桃仁6g,红花3g,木瓜12g,钩藤15g,服5剂,筋挛明显减轻,不更方续服10剂,诸症痊愈。
六、黄芪桃红汤:黄芪240g,桃仁9g,红花6g。
《医林改错》曰:“治产后抽风,两目天吊,口角流涎,项背反张,昏沉不省人事”。
临床活用举例:1、产后大汗出。(加人参)2、血崩:瘀阻胞宫,小腹痛剧,血下如注。(加三七、人参)。
病案举例:刘××,女32岁,初诊日期,79年4月13日。患者结婚10年未曾怀孕,经闭2月,突然小腹暴痛,继见不规则出血。经××医院诊断为宫外孕,欲行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担心术后影响生育,要求暂行保守疗法以观后效,住院3天,血崩趋势有所缓解,但阴道还有少量出血。面色苍白, 头晕气短,大汗出,肢冷不温,腹触及一小包块,舌淡红苔白薄,脉细涩。证属瘀阻胞宫。血不循经,气随血脱。宜大补气血,化瘀止痛。拟黄芪桃红汤加味:炙芪120g,当归10g,桃仁12g,红花10g,三七10g,红参10g,口服6剂,汗稍敛,小腹痛减,出血量亦减少。继以原方减去红花,加益母草30g,续服6剂,精神转佳,阴道不再出血,包块缩小,体质虚弱不宜竣攻,从缓图之。拟黄芪60g,桃仁10g,红花5g,莪术10g,当归6g,香附10g,连服38剂,包块消失,面转红润。体质恢复能参加劳动,追访年余,月经无异常。
七、黄芪赤风汤:黄芪60g,赤芍3g,防风3g。
《医林改错》曰:“治瘫腿,多用一分,服后以腿自动为准,不可再多。如治诸疮诸病,或因病虚弱,服之皆效。无病服之不生疾病。”
临床活用举例:1、痹症: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加当归、牛膝);2、体虚感冒,形寒鼻塞多汗脉虚。(加白芷、豆豉)
病案举例:王××,女,40岁,初诊日期1983年12月1日,素患风湿性关节炎,一月来左手麻痹不仁以指尖为重,夜痛不能入寐,每逢洗衣之后加剧,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证属气血亏虚,风湿入络,血滞痹阻。宜补气化瘀,驱风宣痹。拟黄芪赤风汤加味:黄芪60g,赤芍10g,防风12g,当归15g,川芎10g,桂枝6g,红花5g,服12剂,诸症平息,数月后相遇询其病情,曰:“停药后情况良好,虽经常洗衣未见复发”。
小结: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一书,其治病首重气血,总治则是“活血化瘀”、“补气化瘀”是“活血化瘀”变法,也是该书之精华所在。本文就王氏气虚血瘀的理论,及补气化瘀疗法,通过临床实践进行探讨。认为“气虚”是产生“血瘀”重要基础条件,反之,“血瘀”亦是致成“气虚”重要因素。二者互为因果,其结果则同归气虚血瘀证。“补气化瘀”法,是在整体观念思想指导下辨证论治产物,临床广泛应用于异病同治。只要辨证正确,配伍适当,许多慢性病、疑难病,均可收到预期效果。
在实践中体会到:
1、不拘何病与疾病发展任何阶段,只要出现“气虚血瘀”症候均可用之,用之有效。
2、辨别“气虚”与“血瘀”的偏胜,灵活变动“补气”与“化瘀”药量比重才能药病相当。
3、黄芪为补气主要药物,药量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益气为主,黄芪一般用量在60g以上,化瘀为主,黄芪用量一般用至15-30g,益气化瘀之效果与剂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4、运用补气化瘀方要恒守一方,不可轻易变动,否则影响疗效。
5、补气化瘀方中适当加入小量理气药,可增加化瘀效果。
本文临床活用举例成方,均属王氏《医林改错》书中方剂。还有其他加减方剂,如开骨散加黄芪,通经逐瘀汤加黄芪等不尽列举。总之,王氏补气化瘀法及方药,在临床应用甚为广泛,颇有效验,前途开阔,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实践。
(此文发表于2002年《王清任研究集成》第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