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朝纪事——侯景之乱

 书柠茶 2023-09-12

公元548年,越国皇帝李贲逃离屈獠洞后被杀害,头颅送至建康。他的兄弟李天宝试图集结残余势力,欲攻打南梁的爱州,却被陈霸先击败。对此,萧衍非常满意,于是封陈霸先为西江都护、高要太守,并督七郡军事。与此同时,驻守寿阳的侯景派使者前来建康,希望得到萧衍批准迎娶王谢两大家族的女子为妻。然而,通常情况下对侯景百依百顺的萧衍,这次却毫不犹豫地予以拒绝:

'王谢高门不是你能够攀附的,还是在朱异、张绾等这些出身寒门士族的人中寻找吧!”

侯景得知后感到羞愧和愤怒,他本来想通过与王谢家族联姻的方式融入江南的权贵圈子,然而他低估了这些显赫门第对他的排斥。加之此前试探性的尝试,这使得侯景更加坚定了自己起兵叛乱的决心。此前,侯景还在颍川时曾建议萧衍支持元魏宗室北上称帝,结果萧衍封元贞为太子舍人,名为咸阳王,并派人护送他前往侯景。然而后来侯景兵败逃往寿阳,他计划支持元魏宗室称帝的计划也搁置了。

现在侯景的叛变计划被揭示,元贞多次上表请求返回建康。侯景察觉到元贞的焦虑,对他说:

'我们的北上称帝的计划或许失败了,但是我们可以征服江南,你何不再忍耐一段时间?'

这番话吓得元贞立刻逃回建康向萧衍禀报。与此同时,鄱阳王萧范也注意到侯景的异常行动,多次向朝廷报告。然而,此时的萧衍,可能因为此前动摇了出卖侯景的念头,如今反而有些内疚,因此对侯景的妥协更多。南梁的重臣朱异等人相信侯景已经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萧范等人的奏疏被视为杞人忧天,被朱异压下,根本未呈递到萧衍面前。

然而,侯景为了行动,急需一个合理的借口。他找到了萧正德,后者私下里招募死士,侯警与萧正德达成默契。随后,他派使者前往悬瓠,试图获得羊鸦仁的支持。然而,侯景的使者却被羊鸦仁抓获并送往建康。然而,在此时,建康的萧衍和朱异依然坚信,侯景兵败后无力发动叛乱,甚至还将侯景的使者放回去。侯景越发肆无忌惮,于是他上表说:

'如果我真的策划叛乱,就请陛下依法处置我。但如果您能明白我无罪,请将羊鸦仁处决!'

侯景还不忘言语攻击高澄,继续劝说萧衍不要与东魏讲和,更离谱的是侯景威胁萧衍说道:

乞江西一境,受臣控督,如其不许,即帅甲骑,临江上,向闽越。到时不但会使朝廷蒙耻,朝堂三公高官也别想安生!

但不愧是萧菩萨,依旧对侯景不采取任何措施。在萧衍的视角里,他掌控南朝大权数十年,政权稳固。如今面对一个性格乖张且孤立无援的北朝叛臣,是稳妥的碾压局,因此面对侯景的威胁,萧衍只淡淡一笑,继续赏赐给侯景大量锦缎钱财。然而一般淹死的都是会水的。长久以来,被近臣蒙蔽双眼,与自我感动式的勤俭礼佛行为让萧衍对政权底层存在的危机毫无察觉。再加上南梁宗室暗斗的隐患,眼下南梁社会安定的表象,早已是皇帝的新衣。

公元548年七月,侯景在寿阳起兵,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扬言是为诛杀朱异、徐驎等擅权欺君剥削百姓的佞臣。消息传至建康,萧衍笑了笑说:

哈哈,他能做什么,我折根短棍都能教训的了他。

随后萧衍下诏调集各地兵力,由邵陵王萧纶指挥剿灭侯景,还放出话去能斩侯景人头者,封三千户公,升任州刺史。侯景获知朝廷举动后,便与谋主王伟商议,显然王伟从南朝丰富的造反传统中已经总结出了经验,那就是兵贵神速直捣黄龙黄龙:

萧纶若至,彼众我寡,必为所困。不如弃淮南决心向东,率清漆直掩建,康萧正德在内接应,大王攻其外,天下不足定也!宾贵拙速,宜即进路!

于是侯景派亲信留守寿阳,自己则假借狩猎之名率领大军出城,明面上是要攻打合肥,实则引兵直向谯州而来。谯州守军被打得猝不及防,加之谯州刺史是萧衍之弟萧泰一直鱼肉百姓不得民心,因此当侯景大军抵达时,城内军民毫无斗志,选择开城投降。17天后,几乎同样的剧本又在历阳郡上演,历阳太守庄铁投降,还向侯景献策说:

国家承平岁久,人不习战,闻大王举兵,内外震撼,宜乘此际速趋建康,可兵不血刃而成大功。若使朝廷获得喘息之机,内外稍有安定,怕只派羸弱兵卒千人据守采石,大王虽有精兵百万不得济矣。

不得不说,侯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江南多好臣。侯景留兵守历阳后以庄铁为向导,立即率领主力抵达长江,沿江驻军纷纷上表报告,建康督官尚书羊侃提议以2,000人集据采石,令萧袭吸取寿阳,使侯景进不得前退失巢穴,乌合之众自然瓦解。但朱异却迷之自信,坚定的认为侯景必然无渡江之志,最终影响萧衍否决了羊侃的提议。同时萧衍还做出了一个他将后悔一生的决定,任命临贺王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带兵出屯东府,手握兵权后的萧正德悄悄派数十艘大船,扬言要运送荻草,实则是资助侯景粮草。

因此摆在侯景面前唯一的阻碍,只剩下宁远将军王质率领的3,000巡江部队,侯景派出间谍暗中打探王质的情报,恰逢此时临川太守陈昕紧急上表,称采石的防务极为重要,王质手中的水军战力不足以防御采石,萧衍便任命陈昕为云骑将军,前往采石替代王质。而将王质调回建康知丹阳尹事,可王质的部众已然撤军,陈昕的部队却还没能进驻,瞬间导致彩石的军事力量出现真空,采石城里的间谍迅速将情报告知侯景。侯景根本不敢相信对面会在战争前线犯这样的错误,还让间谍送回江南的树枝以证明间谍确实到过江南。

随后侯景立即带领骑兵数百,步兵8,000人渡过长江攻克采石,侯景的军队以迅雷之势旋即诱下姑孰,建康方面这才认清事态严重,太子萧纲身着戎装入宫面见萧衍,请求作战部署。但萧衍却在此时,将内外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萧纲,让他自行决断。萧纲便来到中书省指挥各军行动,并下令招募更多的军队,但此时的建康百姓已经47年未见兵戈,能征惯战之将也都屯驻在边境城中,仅有羊侃是为数不多历经沙场的战将。萧纲几番征兵下来,城内根本无人前来投军,最终只好将城外东西铁矿及铸币部门的所有囚徒全部征为士兵

反倒是深水狼萧正德在此危难之际,被任命镇守建康宣阳门,不久侯景的军队抵达板桥,并派使者徐思玉入城刺探朝廷虚实。徐思玉在萧衍面前,谎称自己已经背弃侯景,有重要信息要单独告知萧衍,萧衍本想禀退旁人,多亏身边亲信高善宝提醒,才使徐思玉未能得逞。随后徐思玉调整思路,当着萧衍、朱异等人的面,直言朱异等人祸乱朝政,说侯景此来是为铲除奸佞。并请求萧衍派人随他回去听一听侯景的阐述。

萧衍同意派史臣跟徐思玉一同前往,史臣问侯景:

今日之举是为何?

为了当皇帝?

不不不,朱异等人乱政,我等是为了铲除奸臣而来。

但不管王伟怎么解释,侯景都已经把话挑明。于是双方干脆都不装了,侯景扣押了朝廷使臣。第二日正式向建康挺进,萧纲本想拆毁秦淮河上的浮桥却被萧正德劝住,正在此时侯景的军队逼近浮桥,南梁军队连忙上前拆除浮桥,却为时已晚。守卫朱雀门的庾信作为文坛翘楚,却毫无军事经验,仅被侯景军队的箭雨就吓得弃军而逃。侯景轻松渡过秦淮河攻陷朱雀门,又在领军府外,与前来增援庾信的王质遭遇,王质的3,000人根本来不及列阵,就陷入混战,王质慌忙逃走。

萧正德见侯景进展顺利,立即派人前往接应,侯景便由宣阳门进入建康,南梁部署在建康周边的防御部队,见侯景已然入城,无不溃逃或者献城而降,多亏羊侃对外假称萧纶、萧渊藻的援兵即将抵达,台城内的军队这才稳住阵脚没有溃散。然而第二日,守军就发现,整个台城外,都被身着青色战袍的侯景大军,死死包围。侯景射信入城说道:

朱异等蔑弄朝权,轻作威服,臣被构陷,欲加屠戮。陛下若杀朱异等,臣则敛辔北归!

萧衍听后竟然真的想杀了朱异,换取侯景退兵,太子萧纲连忙说道:

侯景是用朱异做名头罢了。今日杀之,无救于急,还会贻笑,将来待讨平侯景再杀朱异等人未晚。

萧炎这才放弃,而城外的侯景立即展开攻城,纵火焚烧大司马门、东华门、西华门等城内要道,羊侃率领守军拼死抵抗,太子萧纲也从府库中取出银鞍,亲自到城上慰劳士卒。但即便如此,台城以外,甚至连东宫都逐渐被侯景占领,侯景将东宫内的宫女歌姬数百人赏赐给将士,又以东宫的城墙为起点向台城内倾泻箭矢。随后,侯景建造木驴攻城,被守军以礌石击碎,侯景便改造尖头木驴进攻,守军的礌石很难击破。羊侃边命人制作制雉尾炬,雉尾炬是将苇草绑上铁质箭头,涂上油蜡成雉尾的形状,面对尖头木驴时将雉尾炬点燃扔出,箭头会钉在木驴的木板上,从而将木驴烧毁。侯景气急败坏,再命人造了高十余丈的登城楼,准备推到城墙前居高临下向城内射箭,羊侃看到侯景的折腾后不禁笑道:

哈哈!车高而城外堑沟土虚,彼来必倒!躺着看好戏吧!

果然不出羊侃所料,侯景的登城楼还没接战,就在城外纷纷倾倒,侯景怒火攻心,但麾下士卒已经伤亡严重,不能继续强攻。然而建康终究不是玉璧,侯景改变思路,在台城外又修建了一堵高墙,将台城完全围住,断绝内外沟通,准备要困死城中守军。城内朱异等人提出要派兵突围,遭到羊侃的反对:

不可,若派出的人手不足破贼,徒挫败锐气;若多,则一旦失利,门隘桥小,必大致失亡!

但在朱异等人的坚持下,萧衍还是派了1,000余人出战。可这支队伍早已士气低落,还未与侯景军队交锋就各自奔散,逃回的人争相挤上城外吊桥,结果溺水而死者大半。羊侃之子羊鷟也被侯景所擒,侯景将羊鷟绑至城下,羊侃看到爱子被擒说道:

我以举族之命报效君主,犹恨不足,岂记一子,你尽快动手吧!

几天之后侯景又将羊鷟带到城下,杨侃见到说:

我以为你已经死了!

说罢,引弓射向自己的儿子,侯景觉得这是个狠人,更敬重其忠义。于是留下羊鷟不杀,但侯景久围台城不克一时间让中间派,难以看清局势,早先投降侯景的历阳太守庄铁便有了新的打算,假称是要回家迎接母亲,暗中则派人送信给守历阳的侯景将领,说侯景已经被朝廷军队所杀,自己奉萧衍之名返回本镇。镇守历阳的将领听闻,慌忙弃城逃归寿阳,庄铁轻松收服历阳。但他并不敢自己守城,只带着老母出逃寻阳而去。

正在围城的侯景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攻打建康原本就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力求速胜。但起兵已经近三个月仍无法攻克台城,一旦各地的勤王军赶到,自己将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侯景思来想去,决定先按照之前的约定拥立萧正德为帝,稳住目前的局势,侯景获封丞相。

随后亲自领军攻克东府,斩杀南浦侯萧推及守城将士3,000人,用以震慑台城中的守军。台城守军士气果然大受打击,侯景趁机进一步造谣称萧衍已经去世,霎时间台城内部人心惶惶。太子萧纲不得已,只得请萧衍亲自登上城楼。众人见到萧衍这才稳定下来,侯景的攻心计没能奏效。

而眼下又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军粮短缺,为了稳定军心,侯景下令允许士兵劫掠百姓,一时间城内居民饱受屠戮,民间粮食的价格,骤然飞升至七八万钱一升,偷盗抢劫更是蜂拥而起,居民饿死者多达十之五六,这样的情况显然无法长久维持,侯景只得再向台城殊死一搏,他不顾一切的征发百姓,无论贵贱贫富都集中在台城东西两面修建土山,体力不支者就地格,杀填入土山。

十日之间,城内被迫劳作的人数多达数万,工地上哀嚎之声不绝于耳,台城内也在修建东西两座土山,应对侯景的攻势,还招募敢死之士2,000人谓之”僧腾客“,分别派往土山御敌。双方交战昼夜不息,但老天却突降暴雨,致使台城内的土山轰然倒塌,侯景大军抓住机会攻入城内,守军在混乱中节节败退。眼见台城就要失陷,羊侃令人投掷火把,用大火烧城的方式,这才阻止住了侯警军队的攻势。

几日后侯景利用建康百姓,对朱异等权贵的不满,发动底层群众,将投降自己的奴婢全部免除籍,朱异的一个家奴直接被加封为仪同三司,于是在仅仅三天的时间里,城中前来投奔侯景的人数以千计,胜利的天平在僵持中,逐渐倒向了侯景一方。

台城内,萧衍等人与外界已经完全失去了联系,朱异向侯景发出书信陈述祸福,换来的却是侯景一针见血,撕下了萧衍的皇帝新衣:

梁自近岁以来,权幸用事,压榨百姓,以供嗜欲,如约不然,公等试观。今日国家池苑,王公第宅,僧尼塔寺,及在朝官员,皆美女宅院,仆从数千,他们不耕不织就能锦衣玉食,这些财富不是夺取百姓又是从何而来?我所以率兵入京,正是为了诛杀奸佞,绝非是造反,今城中指望四方入援,可我看王侯诸将都是惜命之辈,谁又能竭力致死与吾争胜负哉?长江天险,曹操父子所叹,我却一叶小舟就能渡过,若非上天允许,何能如是!诸位应当三思自求多福!

侯景的前半段接了南梁高门奢靡,黎庶困饿的老底,但后半段就纯属胡扯了。因为写完这封信,侯景便又上书给东魏皇帝元善见,说自己占据寿阳后,南梁萧衍老儿就已经看到天命不在,自辞宝位投身同泰寺,于是他便进军建康掌控朝局。由此可见,原本已是全服弃子的侯景,如今试图缓和与东魏的关系,希望能无后顾之忧与萧衍继续消耗。

南梁云旗将军陈昕被俘后,侯景一直想利用陈昕,收拢旧部为自己所用,但被陈昕严辞拒绝。陈昕还反过来策反了看押他的侯景部将范桃棒,陈昕与范桃棒商议,率兵袭杀王伟、宋子仙,随后到台城下投降。夜里,范桃棒只身缒入台城将消息告知萧衍,萧衍、朱异都大为感动,但太子萧纲却并不相信范桃棒的诚意,坚持认为坐等勤王军才是必胜之道。于是在最为重要的开城接纳范桃棒部众入城一事上,萧纲一直犹豫不决。范桃棒便通过陈昕再向台城禀报,说自己只带亲信500人,抵达城下时便脱去甲胄,只希望能放他们入城,事成之后他一定能擒获侯景。可范桃棒表现的越是赤诚,在萧纲眼里就显得越发可疑,致使双方始终没能谈拢。而夜长梦多,在此期间,范桃棒部下告密,致使范桃棒被侯景拉杀,尚不知情的陈昕按照约定前来会面,也被侯景所擒,侯景逼迫陈昕向台城射进书信,言范桃棒将会带领数十人前来会合进驻台城,随后侯景准备跟在陈昕后面趁城门,打开时发动进攻。但陈昕誓死不肯配合,最终被侯景所杀。

直至此时侯景围攻台城已近月余,萧衍此前派出去剿灭侯景的萧纶大军终于从钟离折返,与谯州刺史赵伯超等地方勤王军会合在京口驻扎。萧衍父子日思夜盼的勤王大军终于近在咫尺,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噩梦这才刚刚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