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坭兴陶掌窑人张芝侯

 山顶一根葱 2023-09-12

       千年陶都,龙窑传世,坭兴出宝。千百年来,钦州古龙窑的窑火生生不息地燃烧,坭兴陶烧制技艺也代代相传,作品更新迭代、推陈出新。在源远流长的坭兴陶烧制历史中,练就了一位又一位烧窑师傅的火眼金睛,烧制出许许多多琳琅珍品,造就一项又一项惊艳世人的非凡成千年陶都,龙窑传世,坭兴出宝。千百年来,钦州古龙窑的窑火生生不息地燃烧,坭兴陶烧制技艺也代代相传,作品更新迭代、推陈出新。在源远流长的坭兴陶烧制历史中,练就了一位又一位烧窑师傅的火眼金睛,烧制出许许多多琳琅珍品,造就一项又一项惊艳世人的非凡成就。

       今年70岁的张芝候,便是现今钦江古龙窑的掌窑人。作为一名地道的老窑工,他是如何练就火眼金睛的呢?

      出生于钦州缸瓦窑村的张芝候,从小就跟着家里人学习制作陶器,和龙窑打交道。缸瓦窑村如今传承下来的古龙窑遗址有6座,这些龙窑不仅仅是坭兴陶的传承载体,更是张芝候等掌窑人的练功房。张家制陶在缸瓦窑村已传承了600年,掌握龙窑的设计建造技术及古龙窑烧制火候观察方法,保留有一套制陶、建造龙窑、古龙窑烧制火候观察法的图纸和资料。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之下,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凭借着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张芝候熟练掌握了钦州坭兴陶传统拉坯、烧窑、泥料配方等工艺流程,掌握了传统坭兴陶制作的核心技艺,尤其是锻炼了“看火”的能力,他的眼力功夫也在这日复一日的制陶岁月中,在泥与火的融合涅槃中,一天一天地磨炼出来。

        张芝候说,烧窑是非常考验人的活儿,就像“火里抓钱”,全靠一双眼,烧制时长、火候大小都非常讲究,少一分则不够,多一分则太过。笔者见到张芝候时,他正在用一座小窑烧制一批坭兴陶新作。只见他坐在一张小方凳上,旁边堆放着粗细不一的木柴,时不时通过眼前的火口或者窑身两侧的“火眼”观察窑内的情况。他对窑内温度升高或降低几度,都能敏锐察觉并及时添柴或压火。

       “窑火三浴:浊、亮、清。”张芝候一边观察窑火的情况一边讲解。浊者,从外往内看,火光带着浑浊,窑内陶品尚分辨不清;亮者,火光澄明,可清楚地瞧见窑内的坭兴陶;清者,火光清透,肉眼看去,可见窑内坭兴陶体刻着的花纹字体,温度须达到1150℃以上,炉火纯青的“青”可形容此时的状态。

        熊熊燃烧的窑火传递着坭兴陶薪火相传的精神。钦州市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近年来,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均举办“千年坭兴陶古龙窑火祭大典”。张芝候作为能准确掌握坭兴陶传统龙窑建造、龙窑传统烧制技艺最为突出的传承人,连续多年全面负责火祭大典古龙窑烧窑工作,并组织弟子参与烧制过程。

       据张芝候介绍,钦江古龙窑长82.2米,有着99个窑眼。“窑火点燃后,在烧制过程中,火要一直烧着,不能停。”烧柴,要掌握节奏,控制温度;看火,要观察它的颜色,根据火的颜色分辨当时的温度。凭借多年积累的娴熟经验,张芝候对龙窑烧制过程了然于心。点火后12个小时可烧到600℃,这时需要增加柴火,把窑内的温度提高到一个等级;烧约20小时,火光通红的时候,一般就达到900℃,能看到窑内的作品,这个时候需要在火眼处“帮火”(在第1个火眼投放柴火,称为“帮火”)。为把古龙窑的坭兴陶作品更好地烧制出来,张芝候需连续50多个小时守着古龙窑看火,弟子们轮流协助烧制,每一个火眼处都要分段观察,随时选取添柴时机,调节火候大小。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一件在手,绝无雷同。一件又一件惊艳世人的坭兴陶作品便是在这样的淬炼中诞生,掌窑人的“火眼金睛”也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当中,日臻灵敏、日益娴熟,逐渐具备一眼看透的能力。

钦州坭兴陶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小麦介绍,张芝候全面掌握传统坭兴陶制作技艺,特别是传统龙窑柴烧的技艺,在传承传统龙窑柴烧技艺方面令人信服。张芝候说,传统龙窑柴烧技艺是决定坭兴陶品窑变出彩的关键技艺,龙窑柴烧技艺复杂,要时刻掌控烧制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纯熟的经验,

眼观火色程度来判断窑火的温度和掌控陶品窑变的优劣,才能烧出漂亮的坭兴陶窑变。

革故鼎新,薪火相传。这些年来,张芝候在传承龙窑烧制基础上大胆创新工艺制作,研究火候新烧法,为坭兴陶工作室制作电窑,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为钦州坭兴陶行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他近年来设计制作的《好汉樽》《多子多福》《三国套壶》《大观园》等一批坭兴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奖项,他本人也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在坭兴陶传承中,张芝候毫无保留地将张家世代祖传的钦州坭兴陶制作技艺及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心得传承给下一代,为培养炼就一代又一代火眼金睛的掌窑人作出自己的贡献。文

(作者系《广西日报》驻钦州记者站记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