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近上市的这种水果,买给孩子吃,快!

 医生妈妈欧茜 2023-09-12 发布于广东

每年夏暑消散,秋意渐浓的时候,正是西梅上市的时节。


西梅,又叫“欧洲李”“加州李”,虽然叫“梅”,但其实是种李子。

紫红色的果皮搭配琥珀色的果肉,汁水丰盈、果肉弹软、口感清甜但不青涩。我家每年这个时候有两个保留节目,一个是接种流感疫苗,另一个就是购入新上市的西梅来尝尝鲜。

西梅作为进口水果,而且水分多,采摘后不容易贮存和运输,之前确实不太容易买到新鲜的,价格也偏高。不过这几年新疆等西北地区的西梅种植已成规模,产量上来了,加之还有冷链技术的加持,能享受到当季新鲜又实惠的西梅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啦。


西梅好吃是其一,营养表现也挺优秀。

西梅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钾、钙、镁等矿物质,以及绿原酸在内的20余种酚类物质。每天吃4颗西梅干(总净重38g),可为一个成年人提供约11%的每日所需膳食纤维,20%的维生素K,以及6%的钾。

上下滑动查看

总的来说,西梅是一款健康又好吃的水果,当然,力推大家买来吃,还有另一个理由。

西梅——噗噗神器

缓解便秘,让噗噗更通畅,是西梅天生自带的“功效”。

西梅富含山梨糖醇和木糖醇,糖醇的肠道吸收效果差、无法被分解消化,滞留在肠道里可以提高肠腔内渗透压,适量食用可以缓解便秘,大量食用可引发渗透性腹泻。

比如前几年“知乎月饼喷射战士事件”,还有流传已久的“小熊软糖吃多了放屁腹泻”的说法,就跟其中的糖醇有关。

西梅富含糖醇、膳食纤维以及酚类物质,多项研究表明西梅在促进自发排便、改变粪便形状方面表现优秀。还有一项关于治疗成人慢性轻中度便秘的对照试验表明,相比于“网红噗噗神器”车前子,西梅效果会更好一些。

而且西梅不会影响人体肠道功能的正常运作,
相比于其他轻泻药,小孩子对西梅的耐受更好。

UpToDate临床顾问就提到,对于还没添加辅食但在喝配方奶的婴儿,向配方奶中加入不易消化、有渗透活性的碳水化合物可作为短期干预措施来诱导孩子每日排便,比如西梅汁、梨汁、苹果汁。对于已经引入辅食的孩子,可以直接喂食西梅或西梅果泥。

很多孩子秋天的时候容易便秘,西梅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啦。

注:孩子便秘,尤其是小月龄的孩子,最好就医查明病因,排除器质性病变等因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膳食调整,西梅摄入量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别让通便变成腹泻
食用也要掌握好度

西梅固然好,但也要掌握好度,大量无节制地吃,那就不是噗噗自由,而是化身喷射战士离不开厕所了。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水果建议摄入量,我们假设每天吃两种水果(西梅占比一半),一颗新鲜西梅按照25g计算,一天西梅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这个范围内:

年龄范围 水果建议摄入量
(g/d)
 西梅建议摄入量
(颗) 
2岁~100~2002~4
4岁~150~2003~4
11岁~200~3004~6
14岁~300~3506~7
18岁~200~3504~7
65岁~200~3004~6


一天具体可以吃多少没有准确的答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

  • 对于山梨糖醇不耐受或肠胃比较敏感的人来说,可以少吃一点;

  • 如果已经有腹泻、胀气的症状,不建议多吃,可能会加重腹泻;

  • 肠胃比较耐受的,或者有便秘症状的,吃多一点也无妨。

注:给孩子吃西梅注意呛咳风险,4岁以下孩子请去核再喂。


新鲜西梅、西梅汁、西梅干、
哪种通便效果更好?

通常来说,西梅干和西梅汁通便效果更好,虽然西梅汁会损失大量膳食纤维,西梅干会损失一些水分,但仍然保持高山梨糖醇含量,而且浓缩成精华,摄入效率肯定更高。

选择原料单一,配料表干净的无糖西梅干


受便秘困扰的成年人可以选择100%的鲜榨西梅汁,尽量选择配料表干净、不含糖的。给孩子喝就不建议了,一方面小孩子应该严格控制果汁的摄入量(1岁以下不要喝),另一方面,西梅汁“功效太猛”,掌握不好量很容易让孩子拉肚子。

总体来看,当季新鲜的水果永远是最优选择,如果过了季买不到,西梅干和西梅汁也是不错的选择。至于西梅酱、西梅蜜饯之类的就不建议买了,加工会造成不可避免的营养流失,添加糖带来的负担也不少。

end


参考资料:

[1]https://pubmed.ncbi.nlm./11401245/

[2]不同品种西梅的性状研究及营养成分分析 DOI:10.3969/j.issn.1005-6521.2015.06.004

[3]西梅的营养价值及加工研究进展 DOI:10.19590/j.cnki.1008- 1038.2023.06.004

[4]https:///for-partners/health-professionals/nutrition-facts-label/

[5]UTD:婴儿和儿童近期发生的便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