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伯虎和同时代欧洲三位画家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比较

 金苹果6 2023-09-12

一、江南才子唐伯虎和文艺复兴三杰小传

1、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
字伯虎,后改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明代时与徐祯卿、祝允明、文徵明切磋文艺,号“吴中四才子”。唐寅“任逸不羁,颇嗜声色”,自署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在中国画史上,唐寅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大家”。在绘画方面精于山水、人物、仕女,兼画花鸟、竹石,并能熟练地掌握多种方法,能收能放,工写俱佳,是一位全面多能的画家。

2、达芬奇:1452年4月23日-1519年5月2日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 。达·芬奇思想深邃,学识渊博,是位全才式人物,被现代学者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最大的成就在绘画领域,其绘画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当时绘画的表现水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绘画理论方面,他把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等零碎的知识,整理成为系统的理论,对欧洲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其代表作有《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圣母子与圣安娜》《自画像》等。另著有《绘画论》及有大量的草图速写及有关自然科学工程等的手稿存世。 

3、米开朗基罗: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桑西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作为文艺复兴的巨匠,以他超越时空的宏伟大作,在生前和后世都造成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有大卫、摩西、奴隶、创世纪、西斯庭教堂天顶画等。

4、拉斐尔:1483年3月28日或4月6日—1520年4月6日

意大利画家,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发挥到极致。其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拉斐尔以世俗化的手法,将传统的宗教题材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称颂一般人类线性的光辉,洋溢着幸福与欢愉,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拉斐尔的艺术被后世称为“古典主义”,不仅启发了巴罗克风格,也对17世纪法国古典学派产生深远影响。

二、四人代表作品观赏

1、唐伯虎,《王蜀宫妓图》,绢本设色,纵124.7厘米,横63.6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片

《王蜀宫妓图》俗称《四美图》,取材于五代后蜀君主的宫廷生活,画中工笔重彩地精心描绘了四个盛装宫妓的神情状貌,她们头戴花冠,云吉高耸,青丝如墨,身穿道袍,互相对语,无视景。唐寅着力刻画了这四名宫女身材修长,面部丰满和身姿婀娜,人物衣饰线条流畅,设色浓艳明净而富于节奏,服饰上的花纹都刻划得十分精细。

图片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宽420厘米,长910厘米,现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

图片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以耶稣跟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他的脸被身后明亮的窗户映照,显得庄严肃穆,背景强烈的对比让人们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耶稣身上。其他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表情和手势,分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每个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各不相同。尤其是慌乱的犹大,手肘碰倒了盐瓶,身体后仰,满脸的惊恐与不安。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

达·芬奇采用了平行透视法,运用了最为传统的一字形排开的构图惯例,让中心焦点集中于耶稣的明亮的额头。耶稣伸开双手,低垂双眼。他已经把话说完,沉默着。但是,他的手势却有着不可抗拒的精神的号召力,召示和启迪人们去内省,去沉思。十二门徒的情感充溢,动作强烈,展现出了达·芬奇观察和塑造各类人物的才能。同时,以基督为中心,他们被相当有序地组合成左右平衡的四组。巧妙的组合使他们获得了秩序的宁静。犹大本人的“隐退”,使得由他而起的众门徒的激情转化成了“无声的喧哗”,成了耶稣这一“最强音”的“和声”。正是由于这一对比,耶稣的沉默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

图片

3、米开朗基罗,《创世纪》是在西斯廷礼拜堂大厅天顶的中央部分按建筑框边画的连续9幅宗教题材的壁画。

画面面积达14x38.5平方米,画面由以上9幅中心画面和众多装饰画部组成,共绘有343个人物。

其中《创造亚当》是整个天顶画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

《创造亚当》没有直接画上帝塑造亚当,而是画出神圣的火花即将触及亚当这一瞬间:从天飞来的上帝,将手指伸向亚当,正要像接通电源一样将灵魂传递给亚当。体魄丰满、背景简约的形式处理,静动相对、神人相顾的两组造型,一与多、灵与肉的视觉照应,创世的记载集中到了这一时刻。
亚当慵倦地斜卧在一个山坡下,他健壮的体格在深重的土色中衬托出来,充满着青春的力与柔和。他的右臂依在山坡上,右腿伸展,左腿自然地歪曲着。他的头,悲哀中透露着一丝渴望,无力地微俯,左臂依在左膝上伸向上帝。上帝飞腾而来,左臂围着几个小天使。
此时,亚当不仅使劲地移向他的创造者,而且还使劲地移向夏娃,他已看见在上帝左臂庇护下即将诞生的夏娃。循着亚当的眼神,可瞥见那美丽的夏娃,她那双明亮妩媚的双眼正在偷偷斜视地上的亚当。在一个静止的画面上,同时描绘出两个不同层面的情节,完整地再现了上帝造人的意义,体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
图片

4、拉斐尔,《雅典学院》,创作于1510~1511年的一幅壁画作品,规    格纵2.794m,横6.172m 。现收藏于意大利梵蒂冈博物馆。

图片

该画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举办雅典学院之逸事为题材,以极为兼容并蓄、自由开放的思想,打破时空界限,把代表着哲学、数学、音乐、天文等不同学科领域的文化名人会聚一堂,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类中追求智慧和真理者的集中赞扬,反映的是古典时期学派林立、相互切磋的景象。 画作采用了拱形圆屋顶作为背景,以很高的透视法水平,增强了画面的空间立体感和深远感。整幅画气势恢宏、场面宏大。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1509年,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聘请年仅26岁的拉斐尔给自己的梵蒂冈宫作装饰壁画。壁画分列四室,第一室的画题是《神学》、《诗学》、《哲学》和《法学》四幅;第二室是关于教会的权力与荣誉;第三室画的是已故教皇利奥三世与四世的行迹;第四室内的四幅壁画,则由拉斐尔绘稿,由其学生具体绘成。而第一室内的《哲学》就是《雅典学院》,是这组壁画中最出色的一幅。此幅画作也即是拉斐尔在1510~1511年创作完成的。

《雅典学院》取材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举办雅典学院的逸事。整个画面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描画了共11群组的57个学者名人。画面的中心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指着天,亚里士多德指着地,他们边走边谈,引经据典的样子。

图片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旁站着的人,个个怀着崇敬,正在聆听两位大师的辩论,在柏拉图左边,他的大恩师苏格拉底在用他习惯的方式,掰着手指和一群人讨论着什么问题,站在他对面那位戴盔披甲的年轻军人似乎并不是很专注地在听他讲话。有人说,他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

在阶梯下平台左侧的人群里,中心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他正坐在那里专注地演算着有关宇宙和谐的关键在于与音乐协调的数学比率。一个小孩为他支着一个琴板,上面的结构图表可能对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演算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一个老人在侧面偷偷地抄着他的公式,站在毕达哥拉斯背后包白头巾的是阿拉伯的伊斯兰学者伊本路西德阿维洛依,依着柱基戴着桂冠正在抄写着什么的是古希腊晚期的哲学家伊壁鸠鲁。站在毕达哥拉斯前面手指一本大书的是修辞学家圣诺克利特斯,不知道他想给毕达哥拉斯一个什么重要的提示。他身后穿白斗篷的,是未来的乌尔宾诺大公弗朗西斯科德拉罗斐尔。

在阶梯下平台右侧的群组中,秃顶的数学家欧几里得是中心人物,他俯身用圆规在石板上画着几何图 ;4个青年学生正在认真地围观他身后头戴桂冠持地球仪者是埃及主张地心说的大天文学家托勒密;而正面持天文仪者则是波斯预言家、拜火教主索罗亚斯德。最靠右边的一说是拉斐尔的老师佩罗吉诺,一说是拉斐尔的朋友画家索多玛;而紧挨着他的则是拉斐尔本人。

在柏拉图前方很显赫的位置上,斜坐着的沉思者是古希腊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亚里士多德脚前位置也相当醒目的台阶上斜卧着一位衣冠不整半裸其身,颇似乞丐的人物他就是古希腊犬儒派哲学家第欧根尼。他的外号画面上一位从第欧根尼身边走过去的人,摊开双手对他的行为表示无奈……总的说来,这些人物,或行走、或交谈、或争论、或计算、或深思,完全沉浸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自由辩论的气氛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