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第88篇:郭哥评课∣给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3-09-12 发布于广东

给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今天到云衢中学进行教学视导,听了张伊琳老师执教的朱自清的散文《春》。张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关注,例如读书的姿势等。更值得肯定的是,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比较精准,达到了王荣生教授说的“知道自己一节课在教什么”的要求。评课时,科组长跟我说,有一些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不知道如何教一篇课文,我就结合张老师这节课,就“如何教好一篇课文”的话题,给青年教师提几点建议。

第一就是要精准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拿到教材上的一篇课文,首先要知道这篇课文要教什么。我们现在很多阅读课,教学效果不好,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够精准,不够聚焦。一节课热热闹闹的,什么都有,有朗读,有讨论,有提问,有回答;什么都教,教了作者教背景,教了字词教手法,教了结构教主题,文本一句话中有什么就教什么,这句话有修辞手法,那就教修辞,那句话有传神的字词,那就品味语言。这样一节课,貌似教了很多东西,实际上什么都没教透。这就是备课时头脑中没有教学内容意识的表现。

那么一篇课文到底要教什么呢?或者说,应该从哪里获取教学内容呢?有老师说是课标,这当然是对的,有课标意识,教学的方向就会比较正确。但是课标毕竟是很抽象的,课标也没有说哪一节课、哪一篇课文必须教什么。因此还要从课标迁移到教材,毕竟教材是根据课标编写的。关注教材的什么内容呢?我觉得一要关注单元导语的提示,尤其是单元导语的第二段话,就是对这一单元教学内容的提示。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第二段话是:“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二要关注课文后的习题,包括“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这些题目指向了春日图景的描绘与想象、语言的诗意、比喻的手法、品味语言、朗读的重音与停连等。这些习题与单元单元的提示高度照应。从这些提示可以看出,《春》这篇课文要教的内容是:以重音和停连为内容的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把握形象之美,并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张老师这节课的前半部分是让学生走进文本,不论是齐读,还是听音频,都属于朗读的指导;后半部分主要聚焦重音和停连,结合不同的春日图进行朗读。从这个角度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很精准的,学生下课之后会有一种“本节课有收获”的感觉。

第二是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即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教学流程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环节的衔接与推进等等。也就是说,在确定了“教什么”之后,就要想方设法在课堂上落实这些内容。最笨的办法就是直接讲,老师讲,学生记,但效果不好。教学设计的要点有三:

一是设计环节。比如在这节课上,张老师确定了教学内容之后,设计了哪些教学环节呢?首先是解释,即跟学生讲解什么是重音,什么是停连;其次是示范,以课文中的某些句子为例,示范哪些词语要重读,哪些地方要停连;再次是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词语为什么要重读,这些地方为什么要停连,借以指导学生掌握识别重音和停连的方法;接着是训练,学生自己去尝试识别重音和停连;最后是检测,即检测学生识别重音和停连的学习效果。虽然说有一些细节还可以再打磨一下,例如识别重音时,学生会机械地认为动词和形容词需要重读,这就不够严谨,因为重音是和表意密不可分的,表意的重点自然需要重读。但总的来说,教师确定了教学内容后,又采用了一定的环节促使学生掌握这些内容。这样的阅读课,至少是有效果的。

二是设计问题。提问和回答也是推进教学内容的重要方法,也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例如为了让学生充分想象景物之美,可以先请学生用“春X图”概括第3-6段的内容,然后设计如下问题:1.你头脑里的每一幅图画是怎样的?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2.作者是如何写这些图景的?请反复朗读,并从不同感觉、不同角度、不同手法等层面加以分析。3.作者写春草图只写了草吗?这些图景中的景物有没有交叉?这对我们写景有什么启发?通过这些问题,就能够突破单元导语中的“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的相关要求。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请分析课文中小草的变化,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变化?2.课文“水涨起来了”的原文是“水长起来了”,你认为哪种表述更有道理?3.课文最后的三个比喻,彼此之间有没有关联?通过对课文细节的分析,学生可以分析课文暗含的“生长”主题,而不仅仅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种大而无当的结论。

三是设计活动。广义的活动包括教学环节、问题等,但此处的活动不仅指实践性较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行为,还指完成特定情境中的任务,或者解决特定情境中的问题等。比如我们最常见的讨论,就是一个教学活动。讨论针对的是有争议的话题,或者开放性的问题,有固定答案的良构问题不需要讨论。还有讨论之后的分享,也是一种活动。特定情境中的任务或问题,类似于情境任务。例如教师可以提供原人教版的课文,和统编教材的课文进行对比阅读,看看两版的文字表述有没有区别,并讨论编者的改动是否合理,进而向教材编者提修改意见。

上述两大建议只是从理论层面讲的,具体到实践中,青年教师还需要去学习名家的课例,这也是我一直提倡的“资源式备课”,即去查阅名家对课文的解读、名师的教学课例等,不要局限于“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更不能总是“我觉得这篇课文要教什么”。固执于自己的想法,这是无法实现专业成长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