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 新型工业化征程上的制造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新思路

 blackhappy 2023-09-13
原创 | 新型工业化征程上的制造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新思路

导语

“乌卡”的外部环境和“无人区”的探索,让许多制造企业对新型工业化征程中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产生很多疑问。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普遍机制在新型工业化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下已经发生了变革,为了应对,我们需要用系统思维、辨证思维和底线思维来做出创新。

文 / 黄嫚丽

新型工业化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目前我们有很多词可以描述中国制造企业当前所处的外部环境,而新型工业化是对中国制造企业外部环境发展趋势最具概括性的描述之一。我们讨论“新型”,并思考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普遍机制,首先需要深入理解新型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新要求以及新挑战。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要素变革

新型工业化是新的科学技术时代下的工业化进程。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生物技术等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外部环境。特别是以数智化为代表的新效率源泉和生产要素,至少在两个方面对制造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构成了挑战。

数字要素、数字要素与其他要素结合生成的二阶要素成为了新的资源,这不仅直接改变了企业资源的类型和性质,也改变了能力的性质。数字要素不仅是一种新要素,还有叠加效应。一方面,不同数字空间中的数字资源可能发生汇合、融合和重组,进而产生新资源、新能力。例如,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形成的生产性数字资源“遇到”面向客户端的需求场景数字资源,在各种融合裂变后,会涌现出新的数字资源。企业能否建立起使两者耦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基于企业已有大数据(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数字资源)所进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的数据,如何与自然空间里的人力资源、组织性资源结合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数字资源?企业是否能形成识别、遴选、判断、管控数字资源的能力?数字资源与组织性资源一样,会与其他资源形成多样化的组合,因此,我们要对“资源”“能力”有全新的理解。“资源能力池”的革命性变化必然会对企业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核心竞争力提出新要求。

企业越来越难以识别和明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制造企业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数字要素的抽象性本质对原有核心竞争力中具体资源组合技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制造企业要如何凝练或规划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少企业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纠结——更抽象还是更具象。例如,全屋定制家具行业的一家头部企业提出,作为数字化改造传统制造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者,其核心竞争力是打造了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智能生产平台,形成了大规模定制的柔性化制造能力,简称为“虚拟制造能力”;建立了领先的虚拟现实技术,以云设计及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云技术平台构建出全流程数字化改造能力,简称为“S2B2C”中的智能供应链平台能力。这两种与数字技术和数字要素深度融合的新兴制造能力究竟融合了多少家具制造的行业经验和场景知识?如果从更加具象的角度理解,行业经验、场景知识是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的黏合剂。作为某个制造领域的价值创造者,企业更加重视行业经验和场景知识,新兴制造技术被理解为某一行业下的制造技术,被视为在该行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从更加抽象的角度理解,新兴制造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能以之为圆点向更多的相关领域扩张,新兴制造技术成为“跨界”的驱动力,制造企业也将可能面对更多全新的战略决策空间。

实际上,这种对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解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变革和决策,特别是企业对“我是谁”的战略承诺和认知。也就是说,制造企业可能需要考虑是以行业定义自己,还是以技术定义自己,或者多大程度上以行业或技术定义自己。以小米公司为例,除手机等硬件制造之外,小米似乎是以AIoT定义业务而不是以行业价值来定义业务。可以预期,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自己定义为“科技公司”“软件公司”“工业/消费互联网公司”“物联网公司”等,而不再给自己贴上“家具制造商”“手机制造商”等行业性、场景化的标签。

对核心竞争力认知的抽象程度的 “纠结”随着数智化不断深化,可能会出现分化。强调隐形知识、情感、经验的行业和企业,将核心竞争力看得更加具体,其基本假设是隐形知识、情感、经验等是创造独特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例如演奏级钢琴制造商;强调智能、效率、非人格化要素的行业和企业,则将核心竞争力看得更为抽象,以数字要素对其他资源的全新组合技能作为创造独特性的主要来源,如智能钢琴企业。无论企业走向哪个方向,必定是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绿色安全变革

新型工业化是在新的生态文明观和大安全观下的工业化进程。绿色低碳不仅是人类发展的共识,也是我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新型工业化是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与约束下演进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总体国家安全观贯穿发展的方方面面。新型工业化是在安全、合作、韧性、高质量等关键词牵引下演进的。

因此,当制造企业在以数智化提升效率的道路上“狂飙”时,绿色安全既是“狂飙”的新动力,也如达摩克利斯之剑般悬在企业面前,对制造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带来至少两个方面的挑战。

核心竞争力建构的基础——“资源能力池”必须融合绿色资源,碳效率与传统效率合并成为资源能力组合迭代的共同的目标。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无论是传统的重污染制造业还是轻排放制造业,从实物资源、技术资源到制造能力、产品设计能力等,都需要把全生命周期的“碳效率”(即全过程的碳效率)作为最为重要的产出指标之一。欧盟于2023年5月在《欧盟官方公报》(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上正式发布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法规案文,要求2026年正式启动CBAM。这是一种碳关税,针对钢铁、铝、水泥、化肥等六大门类多种产品的碳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进行核算。这表明,制造企业过去修修补补式的绿色低碳决策和行动已无法满足新型工业化的趋势发展的要求,无论是对于过程工业企业还是对于离散型工业企业,企业将绿色资源注入“资源能力池”从而构建绿色的核心竞争力已势在必行。这对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企业不仅需要关注内部全生命周期和全方位的“资源能力池”的绿色程度,更需要仔细研究全球和我国的能源结构变革。能源结构以及能源利用方式的变革,对企业追求碳效率和传统效率是至关重要的。对企业来说,构建核心竞争力如何才能既符合全球和国家能源趋势,又具备有效管控碳效率的内涵,是一个崭新的挑战。

核心竞争力融合了保持安全的维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地缘政治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安全成为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底色。安全不是封闭,而是在合作、开放和共赢的理念下形成保持企业韧性和经营发展安全的能力。这既包括在过去传统的“资源能力池”中增加确保安全的资源和能力,组合资源、能力过程中更要有一套保障安全的结构、机制。安全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又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所谓的相对,是指追求安全与获得效率(也可以称为发展)之间的平衡总是因具体对象、情景、技术、目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何在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总体安全与局部安全的平衡中调整“资源能力池”内部的配置,进而构建出真正能够带来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所谓系统,指的是不仅是企业内部总体安全与局部安全之间的平衡,国家安全、产业安全、供应链安全等方面都对企业自身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应对新思路: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分层化

实际上,核心竞争力的分层化在传统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普遍机制中已经存在。在传统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普遍机制中,战略是分层的。战略分为战略承诺和战略决策。战略承诺回答的是“我是谁”这样的根本问题,是价值观驱动的有限理性选择;战略决策是基于“我从哪里来”以及对当前和未来外部环境态势判断回答“我要去哪儿”“我怎样才能成为预想中的我”的问题,是科学分析驱动的有限理性选择。所以,战略的分层导致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分层,一方面其构建的内容基础——“资源能力池是由战略决策牵引的,另一方面其构建过程的结构、机制和文化等则是战略承诺直接作用的结果。例如,企业拥有长期主义的战略承诺,其“资源能力池”必然是以长期价值导向来进行配置和组合,进而形成长期价值导向的能力。一家高科技型公司以“科技向善”作为战略承诺,其具体的战略决策、资源能力配置也必然以此为底线来推进,尤其是当人工智能的双面性日益突显时,这种战略承诺几乎成为企业战略决策(尤其是其中的商业模式设计)和资源能力配置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机制中,战略承诺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存在,与具体资源、能力组合任务产生了分层。在复杂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战略承诺依然是相对稳定的,因而,核心竞争力构建所依托的文化也是相对稳定的。这种承诺的稳定性以及核心竞争力依托文化的确定性,可以被认为是底线思维的结果。

在新型工业化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下,核心竞争力的分层化更多地表现在要同时匹配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服务型制造这两种战略决策上。笔者将这些具有普遍性特征的战略决策调整称之为“三维双重转型”(见《清华管理评论》2022年3月刊)。其中,在业务多元化维度上,制造企业将出现回归产品和基于共同逻辑的“数字+”转型等两种战略决策。基于共同逻辑的“数字+”转型最典型的战略形式就是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以及将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软件结合业务模式(含营销模式、供应链模式等)“打包”模块化后新发展出来的工业互联网软件业务或工业互联网平台业务。某头部家电企业集团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该集团近年来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技术,以各类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其模块化后,提供工业软件、工业APP以及SaaS(软件即服务)等服务。对该集团而言,在传统家电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之外,也具有了强大的针对某种类型产业智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该集团在各个家电业务上面向B端市场及其需求,重组某些共性资源能力,构建起了这一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资源能力池”分层化进而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分层化的结果。

企业天然具有寻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动力,因此,在相关多元化的多个业务上,一些领先企业倾向于将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资源能力进行共享,并通过强化形成新的有价值、稀缺、难以替代和难以复制的能力,也就是新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因此出现分层(如图1所示)。图1中, A、B、C三个业务具有相关性,因此也具有共享资源能力的可能。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驱使,成熟的企业在跨业务活动中会不自觉地寻求具有共性的专长,并从共性专长中寻找到可能的共享逻辑,这种共享逻辑最终将可能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这种共性专长和共享逻辑往往是数智技术应用的结果,是“数字+”活动的后置效果。

原创 | 新型工业化征程上的制造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新思路

因此,我们认为,新型工业化征程上,制造企业将出现核心竞争力分层,分别为具体业务或场景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数智化技术支撑的、具有跨业务共享性质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抽象化

如上文所述,许多“先知先觉”的中国制造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的认知上出现了抽象和具象的“纠结”。实际上,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定义得更加抽象或更加具象,并没有对错或优劣之分,因为核心竞争力的抽象程度,是由战略承诺和战略决策决定的。企业的战略承诺越抽象,构建的核心竞争力就相对更抽象。

当前出现的如何认识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纠结”实际上源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智经济的新挑战,为此,在应对思路上,也重点围绕这一方面来进行讨论。

从总的趋势看,大量的数实融合实践实际上导致了核心竞争力越来越抽象化。尤其是数字要素进入“资源能力池”参与到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过程,以及算法成为一种能力表征,使得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更抽象化的定义。具体来说,有两个战略决策场景下需要将核心竞争力做抽象化的定义。

第一,数智化条件下的相关多元化及其协同优势追求。过去,企业开展相关多元化更多地是考虑不同业务间资源和要素的相似性与互补性,多元化的协同优势构建和发挥是以更具象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如传统的日化产品制造商往往是从渠道或产品技术的相似性和可共享性来考虑推进多元化。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数据、大数据运算及其背后的算法成为新的推进多元化和追求协同优势的基础(如图2所示)。

原创 | 新型工业化征程上的制造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新思路

第二,旨在构建跨行业、跨链条生态系统的主导企业所要构建的核心竞争力。如前文所述,小米似乎是以AIoT而不是以行业价值来定义业务,因此,消费类物联网的运行与治理能力才是其核心竞争力。只有在这一抽象程度上定义小米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理解为什么它能进入如此多差异性很大的业务领域。

核心竞争力的软化

“软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下对绿色安全变革要求的回应。我们无论是在讨论核心竞争力的分层化还是抽象化,实际上都一直在强调战略承诺的决定性作用、机制文化的支撑作用。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企业需要将合规、ESG体系、安全体系等方面的资源能力纳入到核心竞争力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得制造企业构建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抽象化,或者说越来越非人格化,但安全的需求却越来越要求企业要有更多价值驱动的选择,仅此核心竞争力的建构过程是多种不同目标下平衡的结果。这就是核心竞争力的“软化”过程。在关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同时,应更加重视企业机制、制度和文化等“软”要素。这些“软”要素能发挥出多大作用,取决于战略决策水平,因此,促进中国制造企业的战略决策认知水平成为了建立适应新形势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关于作者 | 黄嫚丽: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

责任编辑 | 刘永选(liuyx6@sem.tsinghua.edu.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