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独战(上)

 冬歌文苑 2023-09-13 发布于北京

独  战

——再读《远东 朝鲜战争》

石在自在||广州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之战,是华夏文明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战,那很可能是空前绝后的一战——那一代伟大的领袖,那一代百战成神的将帅,那一代舍生忘死的战士,那一场武器装备比对悬殊的对抗,——也许人类历史上仅仅就出现了这么一次。

华夏文明的现代涅槃好像也只有这么一次。

历史的困境并不遥远。华夏生存方式曾经几经遭遇劫掠杀戮,崖山之后,忠臣良将尽失,华夏文明的承载主体几乎被杀绝,人世间几无华夏立世。谁能想到:华夏文化明的精神伟业居然在现代复兴,居然在抗美援朝中一战登顶。                  

最近以来,各个电视台都在陆续播出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一遍接一遍地看了之后,便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看过的那本书《远东 朝鲜战争》。

目睹荧屏上当年新中国那个蛮横对手的钢铁炮火魔幻,再比对一下他们现世的蛮横嘴脸,一晃七十余年,在蒙太奇一般的交互叠现中,如今再一次倾心捧读《远东 朝鲜战争》,却是不看则已,再一读更加感觉惊人,剧中书里,拼杀呐喊,战火交织,硝烟弥漫,文字与影像互为表里,过去与现在竟然迤逦着交响轰鸣浮现。

中国新文化丛正是在《远东 朝鲜战争》中一战成名。

屡屡震惊之下,频现虚幻,我恍惚觉得自己曾经好像读过这本书,又好像没有读过,好像时过境迁,又好像当年激战如在眼前——

天道言是,独战——这一场世间独战何等威武辉煌。

潸然泪目中,只觉得《远东 朝鲜战争》犹如史无前例的丰碑耸入云天。

我又一次又捧起了王树增同志这本《远东 朝鲜战争》,沐浴焚香,正襟危坐,拜读追寻礼赞。

一、独自承担道义

这是一个混账的世界,这天下还有道义吗?

有。当年有。今天也有。只要中国在就有。

你看,当战火烧到鸭绿江两岸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独自赴朝参战了。

敌方是“联合国军”。而前苏联没有参战,前社会主义阵营中也没有国家赴朝参战。

还真是“正邪自古同冰炭”。

独战——那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持正独战。

独战——那是一场曾经在极度严寒中的热血独战。

独战——那须要弥漫天际的侠肝义胆,以及登峰造极的现代巅峰步战。

独战——那当然是与对手的群殴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独战——可以想象同盟者的怯懦与对手的凶残。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对于当年抗美援朝的决策之难给与了详实的再现——想象中的艰难与画面中的展现飘忽莫辨。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一国之独唱刚刚在1949年10月1日唱响,谁能想到,仅仅在一年之后,便成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又一次面临的严峻现实考验。“起来”的呼唤是国歌,是誓言也是决战,是前进更是一往无前。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远古长城,从来都是烽火举兵,勇敢迎战,拒止掠夺,而绝非仅仅是遮拦怯战。往事越千年,几番进退兵燹,几番生存之坎,谁能想到,“轻生死,重承诺,义薄云天”的那一派汉唐气魄,竟然在现代国门外的三千里江山辉煌重现,在冰天雪地中悍然超越,一扫那崖山之后的历史颓唐碎片。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犹可见沧海桑田,通体之变,这一次重振华夏文明的主体与古代不同,是现代生存在960万平方公里上的56个民族的人民。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那是上苍赋予这个农耕民族的现代生存的启示部交响呈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正是来自于上苍迢遥的寄语箴言。

当然,抗美援朝那一战乃是华夏文明的通体正名之战。

于今看来,这一部《远东 朝鲜战争》真是非同寻常,甚至是一部功追《史记》的现代巨著。是铁一般的史实存记,是惊人的一览历史进程的现代文字记叙蝶变,更是从容不迫的细语宏篇。

《远东 朝鲜战争》更是官兵一致的凯歌,是兵民一致的凯歌,是举国一致的凯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刚刚起步的现代尚同保卫战。

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周年,恰是那一战威震世间,立国立威立胆立言。

如今已经红旗飘飘七十四年,恰恰是那一战正史铸魂。当近些年来一些人或明或暗的丢弃理想信念时,不知他们是否想过:没有怀揣革命理想拼死苦战的革命前辈,哪来的新中国独立?没有爱国的理想信念,哪里有支撑起抗美援朝的脊梁?没有富国强兵的信念,哪会有新中国十年完成基础工业化的辉煌?

现代如斯透明,分明是恰独战者方有资格谋篇仗剑。

 二、独有曲折认知

可以想象,《远东 朝鲜战争》的作者面对那些朝鲜战争史料堆叠时的茫然与震撼。

现代史料如山,却又如何抽丝剥茧?

在那一战半个世纪之后,面对浩瀚的史籍,面对各个国家阐述“朝鲜战争”的论文、教科书、作战记录、回忆录、战史、影像实录以及浩如烟海的参战者的私人信件,面对志愿军那些已经高龄的将校官兵的倾情对话当年之战,面对那五次战役的作战地图,面对那些在朝鲜战场缴获的无数敌方兵器,面对那些当年留下的影像,面对当年弹痕累累的战场——作者的联想与构思曾经是怎样的恣肆汪洋?

从阅读《远东 朝鲜战争》这部书中可能会不止仅仅拥有只鳞片爪的些许想象。

是的,那还真是一览无余。这部《远东 朝鲜战争》也是一个全新的写作体裁,实际上集政治、军事、历史、文学、采访为一体叙述,真实、专业、客观、生动地记叙下了那一段近三年的现代大战史实,这个创作似绝无仅有。从这个意义上说,《远东 朝鲜战争》是一部超越一般的辉煌巨著。

史书有鉴:战神与文胆的倾情对话非常难得,非常少见。

战后七十多年来,对于那场战争的是非曲直,国内也经历了如同过山车一般的各种评说。那些或明或暗的间谍们处于职业习惯使然,一直在鼓噪说谎,而志愿军那些当年的军事对手却比较实事求是,仍然在那里郑重其事地认真研究当年的战例,据说至今还没有什么比较突破式的研究结果。

倒是反观我们自己,对于我们英雄的前辈创造的那些史无前例的辉煌战果,却好像也并不那么经意。前些年,国家的学校教材中居然删去了抗美援朝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那些英雄篇章,那明明是后来人走向化界的璀璨真经,却又被某些人士不断地排斥隔膜。

现代资讯发达,当我们不经意地回头望去时,猛然发现,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的胜利是世间最为伟大的胜利,没有之一。远说且不论,二战中有很多著名的胜利,但那是在装备均衡条件下的胜利。

一个刚刚建立的一穷二白的中国,一个只有轻步兵的劳师远征,居然摧枯拉朽般把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一战打回了三八线,造成了美军历史上最长距离的撤退。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史无前例的辉煌的大胜,却被中国那些汉奸编辑们在教材中删掉了。试问:如果没有岳飞,如果没有“谁是最可爱的人”,那我们的教材中还有什么?

然而,恰恰是中国的那些汉奸编者,恰恰在教材中删去了岳飞,删去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有鉴于那些铁一般的事实,强烈建议给那些在教材中删去岳飞与“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公知们塑成铁像,然后把他们丑陋的铁像与岳飞墓前的秦桧之流的铁像麇集在一起,一起接受正义的审判与人民的唾弃。

也就是为了那么几块“美刀”,那些公知们居然争先恐后地出卖灵魂,把出资供养他们完成学业的人民共和国视为毋有。

上下几千年,那些公知们可比秦桧坏多了。

回头望去,那一番英勇的独战竟然也曾经遭遇訾议甚多。

直到今天,那一场英勇的独战才历史性的归位。

直到今天,我们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对手要撺掇着中国公知们删掉“谁是最可爱的人”。

如果从当年八十年代那个“蓝色的西方文化鼓噪”算起,那些中国公知们已经鼓噪了四十余年。好险,那真是好一番文化认知的是非曲折的跌宕起伏。

七十多年来,几番争论迭起迭落,几番颠倒说辞妖雾弥漫,也终于有几番真相浮现。直到现在,荧屏上终于出现了现实主义版本的“跨过鸭绿江”。难道这也是人世间一种自然而然的正道归宿?

我们看到,抗美援朝英雄的史诗终于在国家的媒体上郑重地映现。

“是最可爱的人”终于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校教材。

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人民共和国给与归来的志愿军烈士遗骸以最尊崇的国家安葬礼仪。

是的,那是志愿军英烈们应得的崇高礼遇。

虽然回音悠然,过程曲折,但是,我相信《远东 朝鲜战争》是一部非同一般的巨著,是一门显学,是战史学更是文化学,迟早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研读。

是的,一晃经年,当现代科技把这个世界扒光了呈现给世人看时,仿佛石光电闪,人们终于发现了事实中的珍宝——却原来《远东  朝鲜战争》正是现代经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现代经典。

只是,在岳飞墓前的秦桧们的铁像系列中,尚缺少在中国课本中删除岳飞与“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那些公知们的铁像。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三、独战立国正史

二十多年前,当年读过王树增同志这本《远东  朝鲜战争》后,当时大开眼界,振聋发聩,赶紧把这部书推介给了周围的同志。

如今再读《远东 朝鲜战争》,现在的时代背景则与二十年前完全不同了,烛照微光变成了光天化日,现代科技客观上帮实事求是者更加靠近了真相——毕竟还是事实如铁。

对于华夏文明来说,抗美援朝一战越千年,真正堪称立国正史之战。

从该书中看到,朝鲜战争一开始,朝鲜军队就以泰山压顶之势碾压了对手。朝鲜人民军(两个主力师原出自四野)以少打多,也向南推进得颇为强悍。

那原本是朝鲜的内战,北朝鲜使用苏式装备强行突击,兵力虽然不多,却已经一路横扫,打到了釜山。

从头至尾,据美国人的说法就是韩国军队不堪一击,除了撒丫子就逃跑,几无战绩。美国佬在各种叙述中表现出的那种对于韩军的轻蔑,甚至让阅读者都不忍卒读。也许韩国当年已经被打得失魂落魄,也许他们本性就是那么怂,所以到现在都得紧紧依附着其主子?即使太平无事,那也总得要有根棍子在手里提留着——好像这也许正是至今韩美联盟的核心节点所在。

同为一族,为什么当年那一战,朝鲜南北两方的强弱如此分明?这些年来,在电视上看到体育比赛中的韩国选手表现得非常顽强,为什么当年的韩军那么怂?当年他们确实是色厉内荏?还是现在有所改变?为什么在当年那一战中居然是被美军说得那样猥琐不堪?

书中还直陈:美军二十四师,曾以在二战中太平洋战场的逐岛登陆作战英勇而闻名,可首战大田便被朝鲜人民军打残。

朝鲜战争的拐点是众所周知的仁川登陆,那是在不宜登陆的地点打出的出奇制胜,也是麦克阿瑟军事生涯的高光顶点。据书中披露,朝鲜在仁川守军只有区区一千余人,在抗登陆作战中全部战死。据现在的史料披露,我方曾经提示他们防备美军在仁川的战役遮断,当年他们也许主要是因为倾全力于主要突击方向,只求速胜,而兵力又不足以布防侧后,才导致无法拒止对手的战役腰斩?

四、独有英雄挥戈

当战火烧到鸭绿江两岸时,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堪忍受霸凌,断然仗剑。

中国人民志愿军当然是师出有名。

中国人民志愿军那五次战役更是气壮山河。

第一次战役首战云山,就是志愿军在已经失去战略突然性的情况下,打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首战之胜。指挥靠前,迂回包抄,勇猛突击的战术特点在那一战中威风八面,至今仍被某西式强国收入其军事院校的《作战理论入门》一书,被称为世界陆战经典。尤为可笑的是,联合国军俘虏背囊中那些几乎人人都窃取的朝鲜铜碗——被他们误当作金碗,正说明了他们的贪婪与不义,也说明了他们对于黄金与朝鲜都是庶几茫然。

第二次战役是定盘之战。那一战充分发挥了我军善打山地运动战的特长,自然条件抑制了对手的机械化优势,把快要推进到鸭绿江边的联合国军打回了清川江以南。在西部战场上,志愿军的诱敌深入与“撤退示形”都非常讲究,非常逼真,释放战俘更是一个妙招。尤其是当年那一句“三十八军万岁”的赞叹,正是由将士们创造的一系列的“世间不可能”的英雄战绩所铸就。

第二次战役的东部战场上,志愿军在严寒中的伏击感天动地。而美陆战一师的师长史密斯坚持修建下碣隅里临时机场,以及水门桥的三炸三修,反映出他们指挥员的战役谋划素养,彰显出他们的工业能力是何等强悍,否则美陆战一师必将全军覆灭。尽管双方都不愿提及那一战,但那是非常典型的军事现代化与革命化的首次正面对决,是战略清楚与战略模糊的一次对决,是对于“可能”与“不可能”的一次现代军事战力的错位超越。

美国佬自己评述第二次战役的战役退却——“那是美国历史上最长距离的一次败退。”

第三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拐点之战,是第二次战役开花之后所结下的胜利果实。美军换将之后,虽然他们开始转为战略清晰,战法得当,但是由于前两次被暴打的阴影很重,却也只能避实击虚。而放弃汉城,正是狡猾的李奇微典型的以退为进。

第四次战役是美军发起的一次攻击战,虽然美军在开战后每战必溃,却在此役第一次守住了砥平里,以至于李奇微慨叹“终于守住了一次。”虽然重建了信心,却也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从此进入相持阶段。五十军与三十八军的汉江阻击战打得可歌可泣,亦足可彪炳史册。

第五次战役,李奇微让范弗利特使用机械化部队穿插进攻,打机械化的穿插迂回,虽然功败垂成,却也形成了对我志愿军的一次最大的战役威胁。那一战胜负的关键是铁原阻击战,正是我63军极其悲壮的一场撒豆成兵式的节节消耗阻击战,才使我军立于不败之地。铁原阻击战之可歌可泣,足可媲美我“万岁军”那一场大胜。在此战之后的会议上,彭总曾率领全体将军向63军致以军礼,足可见尊崇之至。

上甘岭战役是美国佬使出了浑身解数的疯狂一战,就其渐起的规模与影响而言,完全可以称之为“第六次战役”。正是志愿军那一场艰苦卓绝的“坑道战”对垒,让美国佬明白了自己没有再占便宜的可能,是让美国佬在心理上“歇菜”的一战,其影响力堪比那五次战役。从现代资讯中经常看到,那一战让美国佬记忆犹新,至今他们还在面对“597·9与537·7高地”模型,作为一个无解的课题研讨追问,据说还颇为认真执着。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石在自在,老兵老说老话。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