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源之中,寻绝世之美 丰简之间,悟家国之愿

 新用户06268655 2023-09-13
任务一(基础型):以桃入诗,初赏桃花之美1.同学们,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含义十分丰富,象征着春天、希望、美好的生活等等。大家来比一比,看谁能想出有关于桃花的诗句呢?这位同学,你想到的是《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非常棒。小红同学,你想到的是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多美的景色啊。还有哪位同学想来跟大家分享?小明同学,“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你想到的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太棒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美丽的灼灼桃花。(播放桃花相关视频)2.著名的东晋文人陶渊明曾写下了一篇关于桃花的文章,在他的笔下会是怎样的桃花美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桃花源记》。任务二(基础型):初读课文,感受桃源美好之丰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速读课文,注意把握“豁然”、阡陌”等字音、“俨然”、“垂髫”等字意以及古今异义词。2.在理清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来理清行文思路。请小组合作讨论,并将讨论结果用思维导图进行呈现。哪个小组想来分享你们的思维导图?第一小组你们来分享一下。文章的大致线索分为忽逢桃花林→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迷失桃花源。你们总结的非常准确。3.请大家细读课文,在作者精巧的叙事中圈画出能够表现桃花源之美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再完善一下自己的思维导图。(1)自然之美第一小组代表,你先来分享。你们小组分享的是桃源自然景色的美,“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么广阔的一片桃花林,桃花盛开如火如霞,桃花纷纷落下,鲜艳美丽,绿草如茵,美不胜收。是啊,作者用了寥寥几句,便勾画出了如此美丽的桃花之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林渲染了气氛。(2)生活情境之美第二小组代表,你分享的是桃花源中生活情境之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宽阔的土地,排列整齐的房屋,肥沃的田野、美丽的池沼,这些都是乡村常见的事物,展现了一幅和平宁静、整齐有序的村居图。(3)人文社会之美第三小组,你们找到的是桃花源中人文社会之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人们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和平宁静,其乐融融,社会和谐稳定。你们回答的非常棒,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体现出桃花源中的人情之美呢?是啊,通过桃花源中人对外来的渔人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人文之美。他们看到渔人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中的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当听闻外界的消息,他们感慨叹息,桃花源人和平安宁,社会没有剥削压迫,和谐宁静。4.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世界,景色美、人情美、生活美。(分别展示相关图片)他毫不吝惜自己的想象,似乎要把这世间该有的、能有的美都放在桃源之中。对于作者笔下描绘的美,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丰”。 任务三(发展型):深读课文,品味文本笔法之简1. 请同学们带着这许多的美好,再次走进桃花源,仔细揣摩语句,从陶渊明的文章中,你体会到了哪些美?靠窗的同学,你来回答。你说在这篇文章中,你感受到了文笔简洁之美,是啊,《桃花源记》中处处体现着简约之美,(1)主语省略之简你能具体说说吗?很不错。第一是主语的省略,例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将“村民”与“渔人”省略,简单描绘出村民和渔人初遇的情景。第二表现在动词的使用,“及郡下,见太守,说如此。”三个连续的动宾结构短语将渔人急切地将桃花源的秘密告诉众人的情态精确地描写了出来。你说的真好,抓住了文章语言的特色。(2)白描手法之简还有吗?小田同学你来回答,你说这篇文章的语言是通俗流畅,朴素自然的。是的,《桃花源记》多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在描绘桃花源美景之时,作者不加渲染,“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鸡犬相闻”,简单地勾勒出安宁且栩栩如生的桃花源图景。(3)留白手法之简前排的这位同学说,这篇文章的叙事是十分精巧紧密的,文章以渔人为叙事视角展开,线索明朗,文脉缜密,你从整篇文章的脉络下手,真棒。这位同学举手了,你来回答,你说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留白的手法。你找的非常正确,留白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有意地留下相应的空白,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你能在哪里找到留白的运用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和“叹惋”的内容文章并没有说明,想一想,渔人和桃花源里的人会说些什么呢?同学们想象他们之间的对话是在诉说和感慨桃源之外的世事变迁,非常好。还有哪里体现出留白呢?“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分析到此处,我们对于作者所运用的笔法也可以用一个概况——简。为何作者绘美时的的笔法如此之简,他隐去了什么?为何不想说呢?任务四(拓展型):丰简相较,悟家国之愿1.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陶渊明所处的现实社会。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是怎样的呢?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主的时代,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2.那么作者笔下的桃花源与现实社会有何不同呢?这位同学你来回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和平安宁的,而现实生活中则战争不断;桃花源中的人民是其乐融融的,而现实生活中的百姓却备受折磨,颠沛流离;桃花源中的社会是平等和谐的,而现实生活中确实充满着剥削和压迫的。你总结的非常好。3.通过这位同学的对比,大家知道作者于文中隐去了什么吗?是啊,作者于文中隐去了当时现实社会的黑暗和桃源不存在的残酷。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感受着痛苦,感受着人民的苦难,但他却无法改变,只能投入创作,用如此美好的“桃花源”表达了自己渴望国泰民安的家国之愿。4. 中华文化传承千年,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塑造了一个景色优美,人人平等,和平宁静的理想社会,“桃源”便成为了中国人民对理想生活的象征,常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作品当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诗句。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杜甫《北征》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孟浩然《南还舟中寄袁太祝》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4. 中华文化传承千年,桃花源承载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理想生活的向往,在当今时代,我们追求理想的步履不停,如果你的声音能够穿越千年,你想不想向陶渊明描绘一下我们的现在的幸福生活?就请你给陶渊明写一封信。两分钟时间。这两名同学说得真不错。如果陶渊明知道我实现了他国泰民安的家国之愿,也一定会展开笑颜吧。通过一代代中国人民的奋斗,我们的“中国梦”正在一步一步实现,为了我们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分层作业布置必做“桃花源”是每个人的理想世界,你心中的“桃花源”是怎样的?选做1.阅读陶渊明《桃花源诗》《归园田居》等作品。2.把渔人的经历用图画展示出来,制成《桃花源记》小小绘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