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略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读根文库

 幍岎 2023-09-13

1、略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略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罗勇明嘉靖以后至清代前期,赣南各地不断有闽粤无业之民相继来居,石城、瑞金一带称之为“客纲”,上犹、崇义一带称之为“棚民”。因他们来自闽西、粤东客家居地,均操闽粤两系客家语,因此后来又被赣南“本地人”称为“客家人”。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对赣南居民格局的形成乃至整个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起了重大的影响。然而对于这一历史现象,几乎还没有人深入探讨过。本文不揣浅陋,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管见,以求教于学界前辈和同人。一、闽粤客家倒迁入赣的主要途径及原因赣南地处赣江上游、江西南部,它“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素称“江湖枢键”

2、、“岭峤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中原南迁的客家先民,除一部分从东经浙赣闽的武夷山南麓延伸而行,在福建省的宁化县石壁村(今石碧乡)寄居,后再转迁于闽西、粤东以及赣南各地外,另一部分则沿着武夷山西面南行,从赣东北进入赣南,在赣南各地落足或寄居。至宋末元初,寄居部分又分两路。一部分往西南播迁于粤东、粤北和湖南,一部分又往东进入闽西。于此可见,在中国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中,赣南的某些地方与闽西的宁化石壁等地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关于这一点,已故客家学奠基者罗香林先生在客家源流考一书中,列举了很多谱牒资料,足资参证,在此不再累述。但是,不论罗先生还是其他客家学学者,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赣南这块土地在

3、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期中同样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这一地位的奠定又是由于明末清初时期闽粤客家的大批倒迁入赣。现列举有关谱牒资料说明之。宁都县固原乡中心坑村衙背黄氏九修族谱载:黄氏于明嘉靖间从福建邵武禾坪村迁此。同乡楂源村董氏重修族谱载:董氏于明天启间从福建邵武迁此建村。对坊乡丘田村清流长校李氏重修族谱载:李氏于清顺治间从福建长校迁此建村。员布乡和平村九都麦由余氏房草谱载:余氏于清康熙年间从福建迁入。根据现存的古代方志及其他有关史料和散见于民间的一些族谱查证,上前赣南的居民的祖先基本上都是历史上几次大规模南迁的客家先民及闽粤倒迁来的客民,元明以前入赣者自称为土著,而把后来者(主要是闽粤客家人)称为

4、客家人。上犹县安和乡陶朱村刘氏族谱载:刘氏于明嘉靖间从广东兴宁迁此建村。紫阳乡珠坑村江氏族谱载:江瑜英于明崇祯年从广东长乐迁此。金盆乡横岭村郑氏族谱载:郑氏于清顺治间从广东兴宁迁此;同乡金盆村朱氏族谱载:朱氏于康熙二十一年从广东兴宁迁此。双溪乡右溪村戴氏族谱载:清雍正五年戴氏从广东龙川迁此。又上犹县地名志载:双溪乡高洞庙前,黎氏于清乾隆间从福建长汀迁此。定南县莲塘廖氏三修族谱载:廖姓先祖避五胡之扰而迁江南,先后于福建宁化、广东兴宁、长乐居住,明隆庆三年(1569年)迁定南。有关从明嘉靖年间至清乾隆年间闽粤客家倒迁赣南的谱牒资料还很多,恕不一一列举。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时期前后也有一些闽粤客民入

5、赣,但他们的迁入是零散的,居住也是分散的,不像这一时期那样成批成群,自成村落。这一时期闽粤客家入赣的主要途径,与曾驻足赣南的客家先民宋末元初由赣南徙闽粤的途径大致相同,只不过是逆方向而已。即闽西的宁化、清流、长汀、连城等县客家越武夷山而西进至石城、宁都、兴国、瑞金、会昌、于都、赣县等县;闽西的武平、上杭等县及粤东的平远、蕉岭、梅县、大埔等县客家越筠门岭而北进至寻乌、定南、全南、龙南、安远、会昌、信丰等县;粤东的五华、兴宁、龙川、长乐等县客家则越大庾岭进入大余、崇义、南康、上犹等县。当然,三路客民在进入赣南后,还有过内部的交叉迁移,但其入赣的主要途径大体如此。是什么原因造成闽粤客家的大批倒迁入赣

6、呢?我认为应该从闽粤客家和赣南情况两方面来分析。从闽粤客家方面来看:首先,客家本身人口的发展壮大是造成客民外迁的直接动因。客家先民自“五胡乱华”开始南迁,至唐宋时期达于赣南、闽西和粤北,并形成为一独立的民系。随后受金人南下和元人入主中原之影响,客家更转徙于粤东和闽西山区定居下来。“经过朱明一代的生息,系裔日繁,资力日充,而所居地域则类属山多田少,不足供用,于是,乃思为向外扩张。”要言之,壮大起来的客家为生计所迫,必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他们除向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迁徙外,还有一部分人回迁到地广人稀的赣南。其次,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闹倭患,一些海盗集团与倭寇相勾结,组罗香林:客家源流考。成海

7、上武装劫夺集团,其中“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他们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猖狂劫夺财物,屠杀居民,掳掠人口,进行骚扰破坏。饱受战乱之苦的闽粤客家,为远避骚乱,一部分回迁于赣南安全地区。第三,明末清初,由于满族人的入主中原,引起民族矛盾的激化,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动荡与战乱,也促使闽粤客家大批入赣。先是,清军入关,在平定中原后,挥师南下,南明几个政权相继覆灭。清军的进攻矛头旋即指向浙、赣、闽、粤要地区,铁蹄蹂躏之处,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反抗。当清军进至粤东、闽西时,客家节义之士,多起而号召举义反清。迨至义师失败,遂多被迫散居各地,一部分退居“逼居东南,远在天末”的赣南,与赣南人民及先期转

8、迁赣南的闽粤客民汇合一起,继续展开抗清斗争,直至失败而留居赣南。接着,顺治十八年(1661年),当郑成功领导的反清义师退出江南入海后,清廷欲绝郑成功物资,颁布“迁海令”,封锁了沿海地区,令沿海居民内迁30里,向内陆压挤,造成了“闽西人稠地窄,米谷不敷”,粤东“地窄人稠”的局面,人口与土地的再分配形成尖锐的矛盾,不仅爆发了民族之间的争斗,各居民集团之间的械斗也屡屡发生,于是一部分客民只好携家出走,另谋生路。随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甲寅之乱,东南一带又罹战乱。闽粤一带客民又离乡背井,或继续往南,或往广西、四川,或北回入赣,四出奔逃。总括这一阶段,闽粤一隅动荡战乱凡40余年,客家之民均为避

9、难而入赣。如上犹张氏族谱汝珍公自述云:“予原居粤东惠州府嘉应州小都村,本巨家大富也。自明季迭遭兵火,湮殁磨灭,仅存者十之一二。予父自康熙元年癸卯岁与伯父诸人挈家奔豫章,至时居住南安府上犹县枫树坝杨仙坑,又遇甲寅变乱,康熙十六年又来营前石溪隘桥头坝居住。“又上犹张氏族谱汇修家乘叙云:“清初三藩叛变,蹂躏西南各省,而闽粤之民多流离于邻疆。及今考之,赣水东西之客民,十九皆闽粤籍人也。我张氏派衍于曲江,繁殖于闽南,迨夫康熙初叶,迹避地而北迁。”以上说的是闽粤客家方面的情况,即造成外迁的原因。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倒迁入赣呢?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赣南方面的情况和原因。嘉靖东南平倭通录。明清史料丙编第八本。第一

10、,如前所述,赣南曾经是南迁客家先民的寄居地,甚至不少迁往闽西、粤东的客民还与赣南存在着远祖关系,如孙中山先生的远祖即在赣南。“人穷返本”,这是人类的通性。闽粤客家在遭战乱或生活上走投无路时,自然会想起自己的“故乡”,想起自己的“远房亲人”。这样,赣南这块土地对他们来说也就特别亲切,特别具有吸引力。如崇义县鳞潭吴氏,据吴氏族谱旧序记载,唐末之乱,吴氏先祖于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徙江西抚州,再迁江西南丰县,然后入赣南而至粤东。其十八世孙居广东嘉应州。清顺治间吴氏回迁赣南崇义县。又如上犹油石罗氏,据同治十三年豫章堂罗氏重修族谱载,其远祖珠公开郡豫章,唐时二十祖崧公徙吉州。子孙蕃衍,散居九邑。崧

11、之后有由吉州而徙武宁赣瑞诸郡者,又有进而迁闽迁粤迁楚者,不一其地。油石罗氏始祖罗瑛原住广东嘉应州万安县三图畲坑堡铺约宋坑甲井头柯树下。传至十五世奇凤,于清初康熙间由广东迁居上犹淡平隘。第二,赣南原就地广人稀,明正德年间赣南农民起义被王阳明镇压后,田地荒芜现象严重。如海瑞在兴国八议中说:“兴国县山地全无耕垦。姑置弗议。其间地可田而未垦,及先年为田而近日荒废,里里有之。访之南、赣二府,大概类兴国。”迨至清初,1645年7月,由于南明将领降清引兵进入江西,江西人民的抗清斗争蜂拥而起。赣南人民在宁都首揭义旗以后,抗清起义迅速遍及瑞金、石城、兴国、龙南、上犹等县,大小不下数十处。经过几十年的战乱,赣南愈

12、显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如据清同治本南安府志卷二十九载:“顺治三年四月初十日,大兵临南安城,其间民多有死难不屈者。师旅之后,继以凶疫,郡户口自是渐凋耗云。”又据乾隆本上犹县志杂记载:“自康熙十三年至今,(上犹)人绝烟断,空余四壁,孤城一片荒山。卑县蕞尔陬,迭因寇变,土著百姓徙亡过半,田土悉多荒芜,招佃垦辟。”由于田园荒芜,地广人稀,“土著”(先期客家)很需要借助客籍劳力来恢复当地生产。而且,清政府在稳定政治局面后,为发展生产,也大力募民垦殖。如戴槃在招粤民垦荒利弊说中谈到:“东南各省肃清后,土旷人稀,所以,前年有招徕开垦之议也。”康熙八年,清朝统治者在镇压郑成功反清义师后,即将郑成功旧部安插在赣

13、县、兴国屯田。据见清同治本赣州府志卷六八“艺文志明文”。清朝经世文统编“地舆部十屯垦”。见清同治本赣州府志卷三三,“经政志武事”引潋水志林。上犹、崇义一些偏僻乡村棚民后裔介绍,相传他们的祖先始迁来时,当地土广人稀,尚待开发,“土籍”常将荒地山场送予“棚民”耕作,双方关系融洽,甚而有互通婚姻者。这说明闽粤客家的初迁入赣,是适应了赣南发展生产的需要的,因而是受到“土著”欢迎的。总之,无论是从地理上看,还是从经济上看,赣南对外迁的闽粤客民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就是促使他们一批批倒迁入赣的赣南文面的原因。二、闽粤客家倒迁入赣对赣南居民格局的形成乃至整个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的重大影响闽粤客家的大批倒迁入赣

14、,使赣南的居民结构发生了又一次大变化。此前,赣南的居民除一部分畲族(当时又称輋人)外,主要是“五胡乱华”至宋末时期几次人口大迁徙中中原南来的客家先民的后裔,他们较多地保留着唐宋以前中原汉族的习俗和语言的基本特点。其分布以宁都、石城最为集中。如宁都,南北朝至宋末迁入的姓氏共有40多个,后来发展分布到全县80%的村庄,成为宁都县的基本居民。又如石城,这一时期迁入的姓氏近60个,其后代也散布到全县各地,成为全县的主要姓氏。而其他地方则较为稀疏。如赣县,仅83个村是这一时期建立的,约占全县总村数的2%。南康这一时期建立的村庄仅23个,不到全县总村数的千分之六,“县城眭奚商察李五姓与唐江卢姓住最久,但皆

15、唐宋时迁来,亦非土著也。”虽然元至明初赣中的吉安、泰和等地又有一部分客系或非客系的汉民迁入,但其比重不是太大。所以总其明前期以往,赣南居民的迁入是零散的,其居住也是分散的。就整个区域而言,可说是“地广人稀”,其居民结构也相对的单纯。明嘉靖以后,这种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闽粤客民成群成批地倒迁入赣,他们自成村落,散布于整个赣南地区,并迅速改变着赣南居民的原来结构。如龙南县“当国初时,户仅二百六十,口一千二百有奇。嘉靖壬子岁(即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户至八百六十,口四千七百。”定南县因为“广东无籍穷民来此垦种,异籍环处,日渐繁剧,今非昔比”,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由县改厅。南康县潭口一

16、带,“清初兴宁人徙来占籍者众”;其据赣县地名志统计。据南康县地名志统计。民国25年重修南康县志第二编,卷六“社会”。清同治本赣州府志卷六九“艺文志明文”,张先登核户书。清同治本赣州府志卷七为“文艺志明文”,海成定南县改厅部文。南康县志。他地方亦是“自雍正九年,新户入籍,招徕垦辟、至今土著之民渐居其少,外来之民日居其多。”崇义县则是“土著者十不二三,余皆五方杂聚之众,垦山种树,不常厥居。”为了直观起见,现将上犹东部的紫阳、兰田,西部的营前、金盆和崇义东部的龙沟、扬眉,西北的杰坝、金坑等八乡历史上建村的情况列表如下。根据表中的数字,八乡明末清初建村数占全县总村数的78%强,而此前建村数不到10%,

17、此后建村数亦仅占12%左右。以上数据足以说明,明末清初以后,赣南居民的结构中,重心不再是先期南来的“本地人”,而是闽粤迁来的“客家人”。闽粤客家在初入赣南时,由于城镇或平旷肥沃之地已为“本地人”所占有,而他们“本无祖业田产”,所以只好据山垦荒,或为人佃耕,过着较为艰苦的生活。但由于他们处逆境中求生存,比“本地人”更能吃苦耐劳,且耕植有方,多将泛海所得之苗种如玉米、红薯等高产粮食作物引来播种,故往往又能较快地摆脱贫困境况。随着“客家人”人口的繁衍和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逐渐出现了“主弱客强”的局势。如瑞金县“界连闽粤,土著十之二三,流寓十之六七,主弱佃强。”宁都州三下乡(今县城以南)的闽客,始则“

18、赤贫赁耕,往往驯致富饶”,后来竟“役财自雄,比比皆是”致使“城居者家日贫,而产渐为佃有矣”。“客籍”实力的壮大,甚至迫使一些“土著”不得不迁走。如宁都县赖村乡赖村,原为赖氏所创建居住,故名赖村。明中叶,有宋氏一户数人自闽省徙赖村,后清同治本南康县志序跋。清同治本崇义县志载崇义邑令范泰恒重修文庙记。据上犹县地名志和崇义县地名志材料统计。清同治本瑞金县志载朱三锡严禁退脚科敛名邑示。见魏季子文集卷八与李邑侯书。见魏季子文集卷八与李邑侯书。清道光本宁都州志卷十田赋志土贡。雩邑大溪赖氏四修族谱。置产发家,竟挤走了赖氏,今赖村徒有虚名而实是宋氏棚客后裔。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客籍”人口越来越多,地盘越来

19、越大,而“土著”人口却相对少了,地盘亦相对小了。现据赣南各县地名普查的资料粗略分析估算,现今赣南闽粤入迁客民后裔所占的人口比例大体是:寻邬、安远、全南、定南、龙南、信丰、南康、大余、上犹、崇义等县约占70-90%;赣县、兴国、于都、会昌、瑞金等县约占50-70%;宁都、石城较少,约占20-30%。由于受客家方言的强烈影响,赣州全区除赣州市和信丰县的嘉定镇约10万人使用西南官话以及兴国的社富乡,赣县的江口、吉埠、茅店三乡的居民在家族内部说闽南话外,其他地方全说客家话。而河东片因闽西客家后裔居多,故语言与闽西客家话较为接近;河西片因粤东客家后裔居多,故语言与粤东客家话较为接近。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居

20、民的结构、人口的数量及其地域分布,还是从语言的特点等各方面看,闽粤客家对赣南的影响都是重大的、显而易见的。因此可以说,目前赣南居民的格局是在明末清初时期闽粤客家大批倒迁入赣之后形成的。闽粤客家倒迁入赣不仅对赣南居民格局的形成影响重大,而且对整个客家民系发展壮大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如前所述,闽粤客家经过有明一代的繁衍发展,其内部人口膨胀,乃图向外发展,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加上明末清初的战乱,遂使他们离乡背井,四出流徙。因为广东和福建的大部均已为广系和闽系汉人所占据,他们无法插足,只好避居沿海地区,甚至渡海至台湾,还有一部分被挤向西南地区。而当闽粤客家在四面受阻、陷入困境之时,赣南以其广阔的山区地

21、域和故土的温暖襟怀接纳了他们。于是他们大批倒迁入赣,在赣南这块故土上迅速地繁衍发展,以致后来成为赣南的主体居民。他们并与当地土著先期客家和畲民互相融合同化,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赣南客家人”。赣南客家与闽西、粤东客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整个客家民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赣南客家形成和发展的本身,对整个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就是一个贡献。而且,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又不仅仅局限于赣南地区,他们中的一一部分进入赣南后,“再循着北上进至赣西之吉安、安福、宜春、萍乡、万载及湘属醴陵、浏阳、平江,再北至铜鼓、修水。大致言之,即由江西东南部循一弧形线至江西西北部也。”故上述地区客家后裔亦不少

22、。如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格先生即是修水客家人。他“祖上原居福建上杭,属于客家系统,他的六世祖才由闽入赣”,康熙年间,迁徙南昌府义宁州今修水岭乡陈家大屋。又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基本上都是客家人。袁文才自己是宁冈茅坪客籍,王佐母亲范氏也是井冈山茅坪客籍。王佐父亲早逝,他从小便与客家人生活在一起,深受客家精神的熏陶,可以说也就是客家人。再如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万载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红军的5000多人中,客籍占80%以上。全县29位长征老干部中,有25位是客家人。有人根据调查作过这样的估计,现今江西除赣南以外的部分棚客山县棚客后裔所占的人口比例为:吉安地区的遂川、井冈山、宁冈等县约占40%;宜春地匹的万载、铜鼓、萍乡等县约占30-60%;九江地区的修水约占20%;上饶地区的玉山、广丰等县约占20-30%。这一数据说明,倒迁入赣的闽粤客家也扩散到赣南以外的江西居民的地籍构成。至于由赣南转徙入湖南醴陵、浏阳、平江等地的闽粤客家的情况,限于资料,本文无法述及。但可以想见,其后裔亦当不少。总之,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给整个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以重大的影响,这一点必须充分肯定。萍乡文物第二辑。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卷五O史家陈寅格传。万芳珍:清前期江西棚民的入籍及土客籍的融合和矛盾,江西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