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

 新用户0258buBC 2023-09-13

01

最近上的一个家庭教育课堂上,家长群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长相很漂亮,但眉宇间充满了焦虑的妈妈,老师每说一个章节,但凡是涉及到某些父母有些不当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伤害的时候,她就第一个站出来说:我就是这样的,我就是这样的呀,怎么办,怎么办……


听着她急促的又尖利的声音,我心里都感觉像被车轮碾过似的,有一种压迫感,甚至痛苦感。

有一次,在介绍自己的过去的时候,她主动说了自己的童年在单亲家庭长大,因此形成了不安以及要强的性格。

有了孩子以后,除了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安全感,还多了对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焦虑(怕万一自己哪天也像父亲一样提前离开,孩子要怎么生存),让她不仅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自己也每天都像箭在铉上,非常紧张。


我本和她不熟,但是因为整个课堂上,她说话的音量最大,情绪最外露,所以对她关注也就最多。


有一回,又听她像竹筒倒豆子似的在啪啪啪说着抱怨和自责的话的时候,我走过去了,刻意用很和缓平静的语气对她说:我建议你从说话的语速开始,来改变自己的壮态。

 

被理解的她,眼睛一亮,回答我说:是啊,朋友们都说我说话太快了,可我就是改不了。我说:语速快,不仅给别人压力,而且对自己健康也不利,尤其是心肺功能。

她很认同的点头:那我都快了几十年了,怎么办?

我说:你可以试着用手机语音来练习,我自己的经验是,每回给朋友发消息,就用语音代替文字,然后回放给自己听,满意了再发送,不满意就撤回。这样慢慢就形成习惯,降低语速了。

她其实是个对自己有清晰认知,也力求改变的母亲,但是因为常有自责和愧疚在心里,这些负面情绪包裹着她,让她进入力不从心,惶恐无助的恶性循环。

我就告诉她:如果真想要做个温柔理性的妈妈,那就将愧疚和自责这些负面情绪都放下,轻装上阵吧,否则你再怎么用力,也走不远的。她还想再质疑自己是否能做到时,我说了最后一句:从现在起,不回头,不愧疚,相信自己,去做就是了

 

02

前段时间好友西西和我差不多时间去报名学车,虽然在不同驾校,但安排考交规的时间是同一天。我从得知考试日期开始就在网上做题了,每天练习三四回,逐渐找到了一些做题的规律。

在我做了四天练习的时候,我问她练习得怎样了,她却充满了无奈的抱怨:我这几天都忙晕了,实在没有时间做题,再说这题目也太多了,一千多道,我光看一百道就头晕了。

她这话外音是想放弃啊。她不想想自己学车的目的是什么,两个孩子上学,一个坐校车,一个挤公交,横竖都不方便。

于是我就问她了:你真的有那么忙吗?那么你现在也不要和我聊天了,去做题吧。对了,不要看书,就做题,每天做三四遍,肯定能通过的。她说:那你每天做题的时候,在微信里提醒我一下,督促我啊。

后来几天,我真的每天都不定期的叫她做题。昨天是考试的日子,我们都通过了,她比我更高兴,因为把曾经认为做不成的事情做成功了。

而我的考场内,有半数的人都没有通过,他们嘴里说得最多的是“我运气太差了”,其实哪有那么多运气,只有复习与不复习的必然结果罢了。

 

03

就在去年我公众号开了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我心理学的一个老师找到我,说看了我的文章,觉得文笔不错,问我有没有意向加入小崔不抑郁撰稿团(曾经央视主持人崔永元老师的公众号),我当时的感觉,和回复的内容是一样的:陈老师,您确定是我吗?(大脑里塞满了一万个“这怎么可能”)

陈老师很肯定的说:是啊,就是你,我觉得你写得很好,可以试试。说罢还配了个让人舒心的笑脸表情。第二天,陈老师就给我发了一些选题,让我自主选择其中之一,先写一篇交给他。我这才得以确认这个事情的真实性。

然后花了一天的时间,我写了一篇关于婆媳关系的,其实在提交的时候我都知道大概没戏,因为没有心理学知识穿插其中。如我所料,落选了。

我的自我对话是:陈老师真的看走眼了,我哪里写得出那样的文章啊。于是我就心安理得的待在自己舒适区里了。不过虽然意识上洒脱和无所谓,实际情绪上有很多的挫败和不安。

然而,过一段时间,陈老师又来找我了。他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并解开了我部分的疑惑,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就是再加一些心理学观点就可以了”。

看完他这段文字,我顿时倍感温暖。也是从那开始,我不再逃避,用心查资料写稿子。虽然有时候仍旧觉得有困难,有阻碍,但是只要接到选题,我就会自动屏蔽那些负面的情绪,对自己说:只管写吧,做总比不做要好。

 

04

阿根廷有部电影,叫做摩托日记电影讲述了两个男人用一辆摩托车穿越整个南美洲,到达几千里之外一个麻风病患区帮助救助和治疗的过程。

主角火塞(小名)只是个23岁大学没有毕业的男孩,而且还有严重的哮喘。而他的朋友,是学习生物化学的,除了比火塞能说会道,也没有到外面去闯荡的经验。

他们没有钱,有的是一辆快要报废的摩托车(事实上后来真的报废了)和对世界毫无认知却又盲目热情的两颗心,周围所有人都说他们疯了,认为他们是浪费时间去做一件危险又没有意义的事情。然而格瓦拉的父母却毫不犹豫的支持了他,母亲在他临走前就说了一句:去吧,只是别忘了吃药。

而他的父亲,则偷偷塞给了他一把枪,让他在遇到风险的时候保护自己,以备不时之需。

父亲暗中的保护,以及母亲那一句简短却有力“去吧”,包含了一个家庭所有的深情和信任,于是这个男孩即便在路途遇到再多的风暴和危险,都不曾退缩和惧怕,直到走到他最终要到达的目的地。

这是两个男孩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和亲近世界,得以自我成长的旅程。越是艰难,越是能体察生命的不易,就越加激发出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弱者的悲悯之心。

 

一路上,他们没有钱甚至没有水,但火塞仍保持给母亲写信,有一封是在到达智利边境的时候写下的,他说:穿越边境的时候,迷失的是什么呢?每个时刻仿佛都被分割成两半,为离开老地方而伤感犹豫,同时,又为踏上新的土地而激情澎湃。

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既想在舒适区里安稳的生活,又渴望跨出去领略不同的风景。改变,是人生最难的课题,有时候比在原来的领域里追求卓越更加难。

因为,我们是习惯的产物。

据说,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想要改变自己,而真正能改变的只有百分之十,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对比。

待在原地的人,无一例外,就是害怕改变的过程太长,困难太多,于是焦虑啊焦虑啊,就这样耗费一生。

而那百分之十的人都做了些什么呢?第一,他们说服了自己,确定自己要改变。第二,他们甩掉了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惧,认为不改变会有更多焦虑和恐惧。第三,迈出去,别回头。

其实迈出去才知道, 任何改变都会遇到困难,但一切困难都有解决的可能,而所有的障碍,不过是自己对自己不信任的催眠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