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为何有“三玄”之冠,它蕴含怎样的天人合一思想

 凤凰山居士 2023-09-13

云游天机道人2021-04-28 12:56

自古以来,中国的老百姓都一直在寻找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用各种思想、方法来觅求与外界共存的理念。从远古时期天人交辩的神话到夏商周对天人关系的质朴认识,从先秦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到后来的由《周易》发展而来的儒、释、道思想的共鸣。《周易》秉承“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使命。天在中国思想文化上虽有多重含义,可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说,“天”指的是人所处的环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然”。而《周易》天人合一思想,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着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核心内容就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中国的文化思想,是由《周易》思想引导而来的儒、释、道三教合为之。三教在《周易》思想的前提下,比肩而立、相伴而行,都对“天人合一”情有独钟,彼此发扬、创新,并呈现出各自独有的特点与优势,而“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精髓和思想源头,它虽不属于三教,可一直以来对儒、释、道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周易》在中国传统图书经、史、子、集之中,属于经部,位于经部之首。

四库全书》给予《周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的评价,因为《周易》有着久远的成书史、传播史,有着博大精深、道器合一的思想体系,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被道家尊为“三玄”之冠,也为佛教高僧所倚重和传播。所以,《周易》不仅是综合百家、超越百家的产物,更是全面表达与阐述“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著作。

从中国文字学的角度来看,“天”与“人”关系密切,密不可分,天是人生存的前提,人又是天的一部分。《周易》通过古人观察自然现象而总结出来的天地智慧,自然将天人之间的联系包含其中,以致于会有古人直接把“周易”理解成天道与人道的组合,指出《周易》是一部使天与人相互会通的著作,而这里的“会”与天人合一的“合”相近相通,有异曲同工之意。

从《周易》的卦象来看,每一卦都有六爻组成,分为上、中、下三组,每组二爻,分别代表着“天道”、“人道”和“地道”。《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道曰柔与刚,立人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由此,六爻虽分为三组可又统一于同一卦象之中,有如天、地、人三才,虽各自而立,但它们在“顺性命之理”上是一致的。

《周易》中有这么一句话:“古者包牺氏这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关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论述。阐述人类文明起源于自然法则和规律,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自然而形成了社会秩序和规则。《周易》中的六爻与天、地、人三才不断进行交流、融合,人通过阴阳之道而与天地万物同生息、共命运,有“与天地相识,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这其中的“天”与“天地相似”指的就是人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生活,从而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易》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正是因为《周易》将天人合一作为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所以其内容才能涵盖天地、包罗万象,故有儒家的群经之首、道家的“三玄”之冠的美称。

大家都知道,《周易》之“易”有三重含义:简易、变易、不易。其中将宇宙的本质总结为天、地、人三才,视为简易;三才各从其变,是为变易;而三才统于一体,是谓不易。《文言传》日:“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人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相合,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需要“弗违”和“奉天时”。人们在生命活动与社会行为中自觉遵行天地自然之道,始终保持与天地万物处于和谐状态,这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关键,这也是《周易》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对世界观的阐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