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领导角度看,哪些人更容易获得晋升

 管理进阶一天天 2023-09-14 发布于山东
导读:
1、人品好,有一定群众基础
2、业绩好,有说服力
3、有成长性,具备培养价值
每个职场人都想获得加薪晋级,结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反而是“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甚至有的业绩很好,也没获得晋升,自己还生闷气。
在职场中,要想获得晋升,不仅仅要看业绩,还要懂得换位思考,领导喜欢重用什么样的人,从领导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获得晋升。
根据个人观察和经验,容易获得晋升的人往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人品好,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人;业绩好,具备晋升条件;成长性好,值得培养。

01
人品好,有一定群众基础
       人品是一个人的底色,没有好的人品,工作能力再强,领导也不敢用。就像一把不受控制的锋利的刀,好的时候能够斩杀敌人、砍瓜切菜,发起疯来,不受控制,很容易伤到自己。
人品好的人,往往做事靠谱。给人以稳重踏实的感觉。所有管理者都喜欢靠谱的下属,因为把任务交给下属,自己不用担心完不成,不用督促,到时收结果就好。靠谱的人往往人员也比较好,因为他不仅对工作负责,对交代给他的事都会负责,就是那种“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的人。
人品好的人做事有底线。一个人的人品如何,往往不看他的境界有多高,而看他的底线有多低。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就是因为君子做事有底线,即使与你有仇,也不会私下害你。但是小人不同,小人做事没底线,古代小人误国的事多了。指鹿为马的赵高,为了自己私利,不顾国家安危,伙同胡亥矫诏篡位。在秦二世时期,赵高独揽朝廷大权,指鹿为马,结党营私,杀害忠良。战国时期,郭开是赵悼襄王的近臣,他擅长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因此深得赵王的喜欢。有次,郭开正在旁若无人的吹牛拍马,惹怒了一旁的老将廉颇,廉颇就将他呵斥一顿,从此两人结下梁子。在郭开的陷害排挤下,廉颇被罢去兵权,逃到魏国,赵国从此失一良将。
人品好的人懂得感恩。感恩更是一种善良,因为当你感知到了别人对你的好,你自然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懂得感恩的人,懂得知恩图报,而不是忘恩负义。所以领导喜欢懂得感恩的人。
人品好的人,有大局观,有团队意识,有群众基础。有的人喜欢占便宜,不能吃一点亏,这种人是不能做管理者的。管理者必须有团队意识,团队利益至上,因为团队的成功就是管理者的成功。人品好的人喜欢帮助别人,往往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这样在提拔时,容易获得群众支持。
02
业绩好,有说服力
除了人品好,要想获得晋升,需要用业绩说话,或者用考评结果证明。
很多单位搞“竞争上岗”,必须用业绩说话。我们行政事业单位在晋升人员时,还需要公示呢,既然公示,就需要拿得出手的业绩或者考核结果,否则就会给人不公平公正的感觉,会让人联想晋升是否有“黑幕”等。
先说一下我们提拔下属的目的,一般提拔下属有两个目的,首先提拔就是一种激励,是对员工工作的认可,所以提拔时激励下属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其次提拔下属是希望下属把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分享给他的下属,形成技能和经验的复制,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团队能力,进而提升团队业绩。
如果提拔员工自己业绩不好,考核结果不好,怎么可能有好的经验和技能去复制给下属,形成经验推广呢?没有业绩,就没有说服力,就不容易让人信服,别人也不可能向业绩不好的人学习。
所以提拔下属,一定要有业绩基础,他的业绩可以不是第一名,甚至不是前几名,但是一定在前10-20%以内,否则就没有说服力,很难服众。
现在考核都讲究用数字说话,就是避免人们主观思想影响了考核结果。有些人平时不努力,快考核了,又是加班,又是请示汇报的,搞得自己好像很努力的样子,希望能争取领导印象分。但是用数据说话可以有效避免以上情况,完成多少任务,数据在那里呢,强调再多理由,也是枉费心机。毕竟企业也是靠利润来生存的,靠结果来发展的,不能仅靠态度和过程来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03
有成长性,值得培养
提拔一个人不仅仅要看业绩,还要看个人意愿和成长性。
以前我们提拔一个人,往往是根据业绩,谁是第一名就提拔谁,而不考虑个人意愿和个人特长,导致人才的浪费。典型的是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大学生少,人才少,很多大学生毕业进入工厂或者行政事业单位,负责靠科研和技术改造。很多人做出了很大成绩,于是被提拔到厂长、校长等管理岗位,使他们忙于应酬、管理,而丧失了搞科研的机会,导致很多科研人员干着自己不想干的工作,结果科研也耽误了,管理也没做好。
随着我国教育的投入,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让我们人口素质获得了极大提高,新生代基本消灭了文盲。大学生比例在逐步提高,这大大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制造业之所以强大,与工人素质提高有很大关系,这一点在很多外企把企业从我国迁往印度和越南等国时遇到的工人素质问题得到验证。
人口素质的提升,让我们在选择提拔人员时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充分考虑个人意愿和岗位需求,不再像以前,没有那么多人才,只能矬子里拔将军,不顾个人意愿和特点,强制提拔。
个人意愿很重要,有意愿才有成长。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会觉得累,即使加班加点也愿意,为了自己的目标,甚至会牺牲部分自己的利益。个人意愿往往代表着主观能动性,代表着成长性,你愿意干,才能把工作干好,不愿意干,往往就是敷衍态度,很难做到超越的水平。
从人性深层次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看好的人发展得好,因为这证明自己眼光好,有识人用人的本领。所以每个领导在提拔下属时,往往也考虑下属的成长性,希望通过下属的成长来帮助自己团队成长的同时,也证明自己眼光好。当你遇到困难时,往往去找帮过你的人比找你帮过的人效果更好,就是这个道理。帮过你的人认为你值得帮,他还会继续帮你。
总结一下,一个人要想获得提拔,首先要做好自己,有出色的业绩,有出众的人品,有了这些基础,还需要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成长性,让领导觉得你可信任、做事靠谱,能证明领导的识人用人能力。
最后,如果您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您转发朋友和亲人,或者点亮“在看”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