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兽钮?一次带你看个够!

 杨则川书画印石 2023-09-14


作为寿山石文化的核心,印钮雕刻始终保持着最为不凡的地位和生生不息的影响力。
在其章台之上的钮饰种类极多,丰富无边,但其中最有典范意味的恐怕还是非“古兽钮”莫属。
图片
  清 田黄石古兽钮朱文章

      福建东南2015春拍释出

中国的文化离不开古兽仙瑞,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奇情浪漫的世界。在楚辞、《山海经》中都能找到许多原初的神兽形象与传说,古兽雕刻也就生出了自我凭依的传统。
从古至今,古兽钮的形制变化多端,但无论雕工是繁是简,气质是华是朴,基本的面貌都始终有相似之处。
图片

  林元珠 高山石 兽钮章

      福建东南2018秋拍释出

标准的古兽印钮往往有一个饱满的钮头,主体突出,块面简洁。古兽钮章通常为大方章或有较长的章体结构,多在钮部做文章。
章体与钮头之间通常也讲究比例协调,充盈平衡。
雕刻古兽,皮、肉、骨缺一不可。骨骼线条的走向奠定了古兽的仪态,而肌肉的饱满块度则使之具备威严雅健的势态。

图片

  施东辉作《双面兽》章 寿山石(芙蓉)

      点击图片参与竞拍

在保证古兽骨架匀称,肌肉遒劲的前提下,装饰纹才能锦上添花。
装饰纹样需巧思构建,委于克制,既不宜太满也不宜太空洞。
好的装饰纹能够让古兽拥有生命感,但并不反客为主。
图片

  王一帆作《三羊开泰》方章 寿山石(旗降)

      点击图片参与竞拍

古兽的生命感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是否和人产生了交互性。静中生动的兽钮往往更容易引人注目。
大部分古兽钮中的动态感都是依靠参照物来实现。比如母子钮,双兽钮,往往都是以一动衬一静,在方寸之间生命的律动与活力跃于石上。
基本上,古兽钮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宗,一则宫廷气度,一则古茂朴实。
图片

  郭祥忍作《螭虎》章 寿山石(芙蓉)

      点击图片参与竞拍

以郭功森、郭祥雄、郭祥忍为代表的“郭家工”便堪称是宫廷气度的个中翘楚。曾有一个时期,雕刻风格越来越无度且繁缛,然而“郭家工”在保持华美富丽的同时,也展现出了简洁、明朗与和谐之美。
郭祥忍作为如今“郭家工”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其印钮风格在华丽之外还显示出王者之气,作品的水准已为藏界所公认。不仅有着对复古性的回归,也进行了现代性的探索。

图片

  林寿煁作《龙戏珠钮》方章 寿山石(旗降)

  点击图片参与竞拍

而与精巧华丽所对应的“拙朴”风格,也能展现出古兽的非凡气度。

这一形式的兽钮在形态还是体感上都偏向稚朴,甚至有意生硬,是对“宁拙毋巧”这一审美趣味的青睐。

然而细细品位,却依旧可见灵动之感。寓华茂于古厚之中,有姿致而不板滞,反而有着郁郁勃勃的生气,令人难忘。

图片

  《在望》章 寿山石(结晶芙蓉)
  

  

  

  

  

  

  

  

  

  

  

  

  

  

  

  

  

  1

  

  

  

  

  

在寿山石古兽创作中,不仅要注重块面之间的综合立体感,还需要在繁简之间作精心的权衡,更要注入创新的理解与感悟。
唯有如此,“古兽”雕刻才能始终保持活力,不断在时代发展中进化。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