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致兽钮是如何诞生的?

 稍逊风骚小老头 2019-05-04

说到印章的钮头,十有八九会想到“古兽”。随着“古兽”之题材的风靡,其造型的复古和创新也在增多,我们看过太多“百变造型”的古兽钮,优秀之作纵然不乏,但从材质、工艺、审美趣味各方面都做到“极致”的兽钮却极为鲜见。

古兽钮滥觞于秦汉时期的铜玉玺印,明清时期趋于炽盛,其时以寿山石兽钮蔚为主流,其斑斓五色、柔而易攻的质色,也不断要求着更富表现能力、更具精致凝炼之美的新型雕刻语言,从而推动着“古兽钮雕”走向文人化和精致化。

明清、民国及至现代,在时代流变、门派风格和个人风格的影响下,兽钮这一形制,大体形成了“拙朴与精巧”两种截然不同的主流审美趣味。在美妙绝伦的材质和精湛高超的工艺加持下,寿山领域精于兽钮的雕刻家,或延续传统韵味,或大胆突破创新,各以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兽钮这一传统的雕刻门类达到巅峰状态。

今天咱们就以他们的作品为例,聊聊“极致兽钮”的诞生。

一、“华贵”之极

弥藏于方寸间的“宫廷气度”

寿山石因其稀有性、人文性而被奉为清宫宝玺的首选之材,形制亦多被制作为古兽钮。尤其田黄,其“石帝”、“石中之王”的身份与宫廷的华贵气派相得益彰,而与极具威严和动势美的古兽钮相结合,也往往更能在方寸之间的印台上彰显皇权至高无上的尊贵气度。在这些宫廷流传的古兽钮雕中,以代表帝王尊崇地位的螭、龙造型最为常见,故宫所藏的寿山石螭纽“乾隆敕命之宝”、寿山石夔龙纽“嘉庆御笔之宝”等都是此类题材的经典之作。它们无不具有工艺繁复、材质奢华、纹饰华丽的特征,集中体现出清代帝王在工艺文化上的艺术品味和审美取向。

田黃石 九螭献宝方章

6×4.6×4.6cm,281g

受宫廷风气的影响,寿山石印纽中大量出现螭纹装饰,不仅是题材上的借鉴,宫廷印玺中追求极度精致、华丽的风格也对螭龙钮造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看似小巧玲珑的一方石头成为展现华贵恢弘的气魄、威严磅礴的帝王之气的特殊载体。螭龙造型在古兽钮中大行其道,而能与“九五之尊的帝王气度”相匹配,无论材质或工艺均达到“登峰造极”的螭龙钮却犹如凤毛麟角,这正是因为它处在十分苛刻的衡量体系和评价标准之下——必须达到“材质、工艺、风格的三重登顶”,才有可能完美复现出华丽而具宏阔气度的宫廷风范。

宫廷的巨大财力使其在制作上不计成本,也有足够的权力召集到大量能工巧匠,打造出绝世的印纽珍品,由于其工艺和审美趣味的一贯性,在石雕工艺美术中也由此形成了一种成熟的“宫廷风格”体系,而后这种宫廷风格逐渐与民间石雕艺术相互借鉴、交流、融汇,民间印纽雕刻对上层权贵精英文化的容纳吸收,也丰富和提升了自身的风格、品味。而在寿山石雕领域,这种宫廷、民俗交融的潮流,一直对古兽钮的创作产生着持续而深刻的影响,这枚“田黄石九螭献宝方章”就是宫廷风格与民俗气韵相互融合而打造的典型之作。

这枚方章以团螭钮中的“九螭”为造型,九条螭龙盘曲穿插,印钮顶端保留一处乌鸦皮,利用皮色雕刻铜钱,自然的肌理呈现斑驳朴茂的韵味,九条螭龙围绕于四周,珍若拱璧,形成“九螭献宝”之势,既寄托富贵吉祥的民俗色彩,又极富雍容华美的宫廷气韵。在用料上,这枚印章以具浓厚帝王色彩田黄为材,石色如橘皮,质地半透明,肌理中的萝卜丝纹若隐若现,极为美观。传世的田黄石印章并不多见,似这枚九螭献宝印章这般奢侈用料,更是十分罕见 。

二、“精巧”之极

“郭家工”的新古典主义兽钮风貌

在后世,通过宫廷传统古兽钮图式资料的流传,依然有不少兽钮雕刻家以“宫廷气度”为典范,自觉追求堂皇、华贵的工艺风格,其中以郭功森、郭祥雄、郭祥忍为代表的“郭家工”堪称个中翘楚。他们不仅对“宫廷图式”的古兽钮进行了超越时代的工艺借鉴,也以当代审美思想开拓出新的形式美学格局。

郭祥雄 善伯洞石 龙戏珠长方章

2.6×5.8×2.6cm

从美学的角度看,宫廷工艺技艺在发展的成熟期,越来越趋向于无度的繁缛、华丽,而“郭家工”摒弃了这种过于繁复的风格,而在古兽钮中注入了崇尚古朴浑雅、简约涵柔的文人趣味,在“华美富丽”的雕刻风格中,展现出了形式的简洁、线条的明朗、构造上的和谐等另一向度的审美意趣,为我们呈现出既向传统美学回归又探寻创造可能的“新古典主义”兽钮风貌。

郭氏父子三人虽然同出一脉,但在风格上仍有显著的差别。郭功森出身东门派,早期作品大多遵守旧时的雕刻套路,而晚期与台湾藏界互动密切,作品走精工路线,各类的装饰性线条、纹理也不断增加,然而即便风格转向后其作品始终保持着“皮下见骨”的刚健气度,分外难得。

郭祥雄 高山石 古兽钮对章

5.4×4.3×4.3cm(兩件相同)

郭祥雄的作品总是雕工基础扎实,风格富丽堂皇,并且工艺如何复杂,也雕饰得严谨之极,在其作品中既有与乃父一脉相承的东门派行刀的凌厉,也有丰富的装饰性元素所营造的华贵气息,古兽的“威势美”和“范式美”在其作品中得到了绝妙的结合。

郭祥忍 将军洞芙蓉石 龙钮日字章

8.1×4.2×2.7cm

郭祥忍作为如今“郭家工”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作品的水准已为藏界所公认。郭祥忍的印钮风格在华丽之外显得稳重大气、强悍霸气,故此他的印钮不少都造型圆健厚实,神态凌厉威猛。

郭祥忍 将军洞芙蓉石 飞龙钮章

5.1×5.2×5.3cm

由于“郭家工”崛起于九十年代,因此他得以为不少极品的将军洞芙蓉石制钮。因其技艺之圆熟高超,也让他所经手的材质,都能够保留最佳的状态。近年来东南历年所拍的将军洞芙蓉石中,成交价格优异者,多是郭祥忍所作。

三、“拙朴”之极

确立“东门派”力量型雕刻的林元珠

在古兽雕刻上,雕刻家们擅长以精微细致的雕刻手法来展现古兽的非凡气度,而与精巧相对的“拙朴”风格,也为兽钮雕刻的大宗。这其中,东门派的“林元珠”无疑是杰出的代表之一,这位全才型的雕刻家,不论在圆雕、博古、还是在印纽上都展现出不凡的才能,“东门派”力量型的雕刻风格亦是为他所最终确立。

林元珠 坑头石 太平有象钮对章

7.3×2.1×2.1cm(兩件相同)

林元珠所作兽钮筋力遒健、精致活泼,拙朴中藏精巧,古茂中寓灵动,尤为精妙。潘惊石先生在《印钮雕刻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一文中曾状其行刀的特征:“林元珠在多次琢磨中参以单刀成型,局部打磨,阴面几乎全用刀法表现细节,甚至基本不打磨,修刀痕迹错落有致,形态挺拔清健,增加了雕刻的语言对比,形态更加硬朗,气质神武挺拔。”

如今我们来看林元珠的作品,也的确符合这种“古拙朴茂,气势天成”的工艺风味。以这件太平有象钮为例,作品以概括性的线条精炼地表现出象的外貌特征,造型不似人们固有印象里的“粗拙笨重”,而兼具强壮和灵巧,别具特色的是周身以漩涡为中心点,由圆转精炼的弧线组成涡纹装饰,以还原大象皮肤褶皱之肌理,象背上的僧人作趴伏状,亦是寥寥几刀,而形神兼备,极富古拙朴茂的传统韵味。

四、“创新”之极

借古开今的潘惊石及“潘家军”

传统与现代形成的张力和互动,在传统古兽钮中的表现尤为突出。而潘惊石是寿山石界公认的开风气之人,“复古性回归”和“现代性探索”在他的作品中共相融铸,在继承“明清印纽”的范式、法则之外,他更注重的是其精髓和内蕴,在他看来在仿古中追求表面上的“像”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生搬硬套,而只有深入内部的逻辑结构,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借古开今”、“与古为新”。

潘惊石 芙蓉晶石 凤钮扁章

7×2.8×1.6cm

他的创新是基于传统素材之上的“独立思考”,“是在传统典范上的一种再出发”,这令他的古兽雕刻语言充满了个性创造和自我面目。

因而在寿山领域,我们看到他以古兽钮雕崭露头角,以写实俏色惊艳世人,又深耕拉丝古工……不断地给业界带来创造和惊喜,而他所领衔的“潘家军”队伍中,如姚仲炬、姚仲达、陈为新等人,也成为古兽钮雕刻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姚仲达 山秀园石 太狮少狮钮章

6.2×3.3×3cm/6.4×3.3×3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