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画家丁德武 孙宏彝 2003年11月1日和2日,为纪念大学毕业二十周年,班级组织同学进行一次聚会活动。班长陆海光在《人民警察》编辑部的同事——版画家丁德武也应邀一起来参加。 丁德武 此次聚会活动的地点是安排在奉贤市政公司会议中心。大家在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处集中,然后坐上大客车前往。坐在我旁边的丁德武在车上就抓紧时间,给我画起了肖像。速写肖像,贵在传神,前后总共不到十分钟,他就一气呵成地给画好了。虽是侧面半脸像,但把我脸部的特征基本上抓住了。我心里暗暗感到惊诧,此人的观察能力和画技确实很强,寥寥数笔,一幅作品就完成了。 2003年时给作者画的像 到了住宿的地方,他又抽空抓紧时间,见缝插针,在两天不到的时间内,陆陆续续为参加聚会活动的其他六十多位同学画好了速写肖像。这些画以后按我们当年读书时的学号顺序编排成了一本书,书名为《同窗》,印刷后班级同学每人一册,留着作为纪念。 原以为他就只是杂志社的一个普通美术编辑,直到第二次和他接触后,才对他有了进一步更深了解。 2009年4月18日,大学班级又在苏州西山宾馆举行“同窗忆风华”纪念入学30周年聚会活动。途中,我和丁德武一起坐在大客车的最后一排。在相互闲聊的过程中,他提出要我帮他看看一些文章,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文章,就随口答应了。到宾馆后,我俩就住在一个房间。晚饭后,他从包里取出要我看的东西。原来是他创作的一些木刻版画作品和二十几篇欣赏评论文章的复印件。 套色木刻 :激情火把 晚饭后,同学们或在宾馆娱乐,或三五相聚回忆交谈往事,唯独我一个人窝在房间内在灯下看这些复印件。那些版画,内容上都是反映湘西民俗和乡民日常劳作的,很是形象生动 ,充满生活气息。边城、边村处风景也美,真有点像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给人以极强的视觉效果;欣赏、品味着这一幅幅或粗犷、或细腻的木刻作品,很自然地就会使人联想起著名作家沈从文在《湘西散记》、《边城》等书中所描写的湘西,那是天空纯净、山水清明的神奇美丽湘西;是鸡鸣狗吠、男耕女织的勤劳淳朴湘西。当然丁德武的《湘西风情版画集》,已不仅只是把这些使人陶醉、神往的自然景、物简单地在刀下留存,而是在一幅幅画中,赋予了时代新的含义和精神,隐含着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 一画配一文,那些文章文字也很美,看得出作者是一位擅写散文的高手。丁德武告诉我,这是他的一位朋友。丁德武希望我看了文章后,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实,我也提不出什么,因为通过这些文章,我感到这位朋友不仅文章好,且自己对绘画也很有研究,他对丁德武版画作品的理解和解读都很到位,揣想他大概也是画界中的行家里手。我逐页欣赏审读,在另一张纸上一一写下对个别地方文字处理的看法和建议。晚上十点多,才结束这项工作。而丁德武一晚上也没有空下来,他去同学们住的房间一个个给画速写画像。他回房间睡觉时得知我整晚在看稿,神情上颇有几分歉意。 丁德武在现场画像 第二天早饭后,我和一些同学在宾馆顶楼的阳台上眺望四处风景,丁德武让我坐在椅子上给画像。他说这次要多花些时间仔细画,最后整整用了半个多小时才画完。 二00九年时给作者画的像 和上次一样,这些肖像速写以后也合起来印成书,仍取名《同窗》。至于我给他看的画稿和相配的文章,后来印成《刀韵土风——丁德武湘西风情版画集》一书出版发行。 ![]() ![]() ![]() 丁德武年纪比我小,但似乎今年也年近古稀了,他是原《人民警察》杂志一级警督、副编审。1978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作品曾多次获全国公安系统奖励和表彰,并三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收藏。海内外媒体都对他作过专题介绍。从我跟他两次短暂接触观察,他性格恬静、不喜张扬,为人敦厚、踏实,在艺术上有着自己独立创新和追求,相信在黑白世界中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中,以他的执着和努力,一定会在木刻版画艺术的道路上取得更为斐然瞩目的成就! 我虽然与他接触和交往不多,但从与他交谈中的片言只语中感到他对艺术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还是挺强的。原先我以为他是美院版画系毕业的,应该就主要只在木刻版画上比较行,但后来我知道,他的速写基本功也是很扎实的,水平也很高。他曾告诉我,他的弟弟围棋水平蛮高的,在做围棋教练。因此丁德武的儿子也经常在襄阳公园里的“围棋角”下围棋,他在旁等儿子时就给人画速写像,公园里的常客们都知道他这位“警察画家”。2010年他曾几十次进入上海世博会各个国家馆的场馆内现场写生展品、场景和观看的人群,将一个个精彩的画面在写生本上“定格”。后来他从这近百幅速写里精选出三十余幅,汇编印刷成册,为读者留下永久的回忆和纪念。 他外貌看上去文质彬彬,是一个表面有点内向而内心实则充满激情的人,他名字中有“德”又有“武”,生活中也确实像正人君子。我瞎想,也许他弟弟叫丁德文吧。 |
|
来自: 常熟老李jlr5mr > 《★上海老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