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的父母一直在做的三件事和从来不做的三件事

 三山木 2023-09-15

苍松卧于山峦,翠柳映于水畔。不同的环境和土壤生发造就不同。之于树木,有松柳之别;之于人,更有君臣之异。此处君臣倒不是说真的君与臣,而是形容人与人的精神层次、学识与体魄的差异。那么这种人与人差异形成的土壤和环境到底区别在哪里?那些培养出优秀孩子的聪明父母是怎样做的?


聪明的父母一直在做这三件事:

1夸奖和鼓励孩子

每个人都渴望赞美,尤其是在自己取得成就和进步的时候。成长期的孩子更不例外,他们成长中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次成就都值得父母由衷的夸奖和赞美。

然而,夸奖和鼓励也是有门道的。值得思考的是,那些聪明的父母夸孩子从来不夸他们“你真牛“、”你就是这方面的天才”;与此不同,他们夸孩子“你真的好努力啊!“、”你这次表现得很有韧劲,难怪你能赢!”、“你这次赢在了正确选择XX上,真是太明智了!”、“你的XX创意真是超赞!”。可见,他们没有笼统的夸孩子取得的结果和天赋。聪明的父母选择夸奖和鼓励孩子付出的努力、顽强的意志或合作的精神、明智的选择和创意。

2、带着孩子分析和思考问题

聪明的家长不会一股脑的把自己的思考和分析灌输给孩子,而是启发孩子从不同角度出发观察事物,诱导孩子提出问题,鼓励孩子做出分析和判断,最终培养出孩子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有些家长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平时辅导孩子总是不由自主的给孩子讲做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其实不如换一种方法,试着让孩子给我们讲述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如果孩子做对了,我们可以鼓励和赞赏;如果有错误和问题,可以不第一时间指出来具体哪里错了,先让孩子自己思考是不是有问题;就算想不出哪里有问题,这个思考的过程也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时我们再舒时指出问题的具体位置并让孩子有针对的改正和解决,这个改正的过程他们还会进一步思考,如果最终正确,我们依然要鼓励和赞赏。这样,孩子就有了双倍成就感。

3、做出榜样,陪伴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和态度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自主的模仿父母而来。因此,聪明的父母想要一个自律的孩子就会自己做到自律;想要孩子不挑食就会自己不挑食;想要孩子爱运动就要自己爱运动。当然光这样还不够,聪明的父母还会带着孩子一起进行有益的活动和生活训练,让孩子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养成好习惯,从而逐渐做到自律、专注和独立。

说过了聪明父母一直在做的三件事,那是给孩子成才过程中的滋养。但滋养的同时,更要避免家庭中负面环境因素对孩子的毒害,有些事情聪明父母从来不做。


聪明父母从来不做的三件事:

1、当孩子的面吵架

聪明的父母从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一方面源于这些父母优秀的情绪控制能力,能够关起门来平心静气的私下沟通解决纷争。即使情绪失控时也会及时告知孩子争吵的原因并当着孩子的面双方握手言和。这样做能够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争吵不是因为自己,不会让孩子在恐惧、不安的紧张情绪中煎熬,让孩子及时找到安全感。否则长此以往,孩子性格上会变得敏感、自卑、胆小怯懦、叛逆易怒、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些孩子会产生扭曲的婚姻观,失去爱的动力和婚姻的勇气。

2、讽刺、挖苦和嘲笑孩子

讽刺、挖苦和嘲笑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情绪表达形式,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剂毒药,更何况是把自己父母当成神一样崇拜、当成港湾一样依靠的孩子了。聪明的父母如果面对孩子做错事或者偶尔实在看孩子的行为不顺眼的情况,即使当时产生了激愤情绪也不会第一时间发作。他们一般会说:”你的XX行为让我感到不舒服,我们能不能过一会儿谈一谈?”。事后再坦诚的与孩子沟通。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一时的情绪失控讽刺、挖苦甚至责骂孩子,哪怕是不经意间对孩子的轻蔑和嘲笑也会导致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要让孩子有自信、信任父母、不习惯性放弃,就不能做出这些不良表达。

3、给孩子物质奖励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给孩子物质奖励。即使有奖励,也大多是以陪伴或者表扬为主的精神激励。因为物质奖励刺激短暂不持久,会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失去持续激励效果,并且误以为自己的成就与物质挂钩,从而忽视了成就本身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和延迟满足感。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自驱力成长。同时,也会让孩子不断追求物欲的满足。

当然,大家也要注意到礼物和奖励是有区别的;礼物的出发点是爱和关怀,是没有具体触发机制和事先约定的,不涉及具体的因果关联。而奖励就不一样了,这里说的物质奖励是指对孩子取得某一成绩和进步之前,事先承诺的如达成此成绩目标便可获得某种形式的物质激励;奖励有事先约定和与目标的关联性,可见并不是通常给孩子的礼物,但可以简单理解为“有约定前提的礼物”。这种“礼物”聪明的家长会非常慎重的考虑是否给孩子的,即使可以给,他们可能也会以普通礼物的形式给孩子。

朋友们,孩子的成长植根于家庭,父母更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同时,孩子需要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是不是要更多的注意这些细节,也把养育培养孩子的过程当成一个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精神素养的过程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