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颍川 图片来自网络 1.寇员外之死 《西游记》中寇洪寇员外这人,也算是一个励志的典范。 他老爹叫寇铭,是个富农小地主,有几百亩土地。但当时地主和佃农的关系是,主大欺佃,佃大欺主,寇铭同志比较善良,经常被佃农欺负,租子收不上来,最后五十岁不到就撒手归西。 当时寇洪只有二十岁,继承了父亲的家产。在没有人帮衬的情况下,娶了一个老婆张氏,小名穿针儿,估计是个裁缝的女儿。夫妻俩齐心协力,一心壮大家业,于是一方面继续将田地租给佃农,一方面开始放高利贷,做生意。张氏比较厉害,寇洪有她的辅佐,于是租子也能收上来了,田地越买越多;攒下来的钱放出去,利滚利,越积越多;生意上也是一帆风顺,投资哪个赚哪个,越做越大。 通过二十年的奋斗,到四十岁时,寇洪就攒了十万家产,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千万富翁。 这在当时的铜台府地灵县,也算是一个奇迹了。当初跟他同窗读书的同学,现在还在磨豆腐,他却已经成为了一个稳稳的富家翁,人称“寇员外”。 但是到了四十岁这年,寇员外却开始成为佛系,不想奋斗了。他开始总结自己的前半生,觉得有些事是伤天害理的,比如放高利贷,虽然当时人人都这样做,但搞得别人家破人亡的也不在少数。 大天竺国是佛国,铜台府距离灵山又只有八百里路程,如果我们今天坐高铁,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于是不知是受了谁的影响,寇员外从四十岁这年开始“回心向善”,并且立下一个誓言:斋僧。 所谓斋僧,就是款待和尚。寇洪同志做事一贯目标远大,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大的。他立下的誓言全文是:斋万僧,做圆满。 为了表示不是开空头支票,他还在门口立了一块牌子“万僧不阻”,就像徙木立信。 经过二十四年的坚持,到六十四岁时,他已经款待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和尚。据他儿子寇梁、寇栋说,这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和尚都不是好人,最后要做圆满,就只有落在最后这四个和尚身上。 可可的说巧不巧,唐僧一行四人到了,为寇员外完成了偌大心愿。寇员外喜得不知如何是好,款待了又款待,留了又留,勉强留得唐僧一行住了半个多月。最后唐僧一定要走,又是敲锣打鼓不计成本“花扑扑”大张旗鼓相送。 没想到这一送就送出问题来了。当天晚上,地灵县一班落魄户单身狗浪荡子,吃喝嫖赌花光了钱,准备打劫,第一个就盯上了寇员外家。连夜持刀点火闯入大抢特抢,寇员外舍不得,颤巍巍走出来劝他们给自己留点棺材本。 结果被一名强盗“撩阴一脚”踢死。可怜,三魂七魄俱散,悠悠渺渺,飞向地府鬼门关! 2.唐僧坐牢那一夜 寇员外之死,是唐僧等人所未曾想到的。那时候他们已经在去往灵山的路上,一心想着就要见佛祖,哪里想到为了送自己,还有凡人送了命。 但他们也很快就知道了,因为他们遇到了抢劫的强盗,正在山坳里分钱财呢!见他们来,一不做二不休,准备再干一票,结果没想到赔了夫人又折兵,被悟空使个定身法,吃进去的又全部吐了出来。 发放了强盗后,唐僧说:“寇员外是个好人,我们把钱财给他送回去吧?” 他说这话,就是灾星上头了,悟空心知肚明,也不点破。 果然他们往回走,就是往枪口上撞。恰好遇到追拿的官兵,一股脑全抓回去,刺史大人也不多问,打了一顿,就命收监,关进牢房——还问什么呢?寇家的状子写得明明白白,“唐僧点着火,八戒叫杀人。沙和尚劫出金银去,孙行者打死我父亲”,况且人赃俱获,多说无益,连悟空也懒得费口舌了。 唐僧被刑拘了!这一新闻迅速冲上头条,点击量突破六千万。而这一夜,也是唐僧取经事业即将达到顶峰以来,前所未有的坐牢之夜。 与以往被妖怪抓去,不是吊起就是被剥了衣服洗澡,或者抬到蒸笼上去不同,这一夜,唐僧真正的面临了牢狱之灾,经受了皮肉之苦! 且看唐僧这一夜是怎么过的—— 刑房吏遂将唐僧四众,推进监门。八戒、沙僧将自己行李担进随身。三藏道:“徒弟,这是怎么起的?“行者笑道:“师父,进去进去!这里边没狗叫,倒好耍子!”可怜把四众捉将进去,一个个都推入辖床,扣拽了滚肚、敌脑、攀胸,禁子们又来乱打。三藏苦痛难禁,只叫:“悟空!怎的好!怎的好!”行者道:“他打是要钱哩。常言道好处安身,苦处用钱。如今与他些钱,便罢了。”三藏道:“我的钱自何来?”行者道:“若没钱,衣物也是,把那袈裟与了他罢。”三藏听说就如刀刺其心,一时间见他打不过,只得开言道:“悟空,随你罢。” 辖床这玩意儿,又叫匣床,是古代的一种酷刑。躺上去具体什么感受,我们可以看看《生死牌故事新编》里的胡金花—— 胡金花平躺在匣床上,大枷从颈后的槽里伸出,脖子被卡得十分难受,她想要发作,但还是忍住了。接着,禁婆用铁链在胡金花的胸前缠了起来,胡金花更加痛苦了,但她还是忍着,心想:以前光听说匣床可怕却不知道怎么样,今天既然到这里了,就尝尝看究竟如何,吃点苦长点见识也未尝不可。缠好了铁链,胡金花的身子已经被完全固定,动弹不得了。禁婆又打开枷上的锁链,将胡金花的双手从枷孔里抽出又锁在床上的手杻上。然后,就将她的头发梳拢,拽住用力紧拉,系在头顶的铁环上,胡金花终于忍不住叫喊起疼来。 唐僧是没有头发的,但他比胡金花的享受又多了一样——禁子们又来乱打,最后打得他痛不过,只好听了悟空的话,把袈裟也献出去。 这一夜,唐僧应该是在全身伤口火烧火燎痛中迷迷糊糊睡着的。在他浅浅的睡梦里,估计还在想,不知明天又会怎样?不会比今夜还要难捱吧? 唐僧坐牢这一夜,真正让他感受到了度日如年。 3.为什么要“做圆满”? 认真归咎起来,寇员外之死,唐僧坐牢,这一切都是因为寇员外要斋万僧,“做圆满”引起的。 如果他不做圆满,而是随随便便斋僧,就不会把唐僧师徒太当回事儿,款待他们一两顿就让他们滚蛋了。唐僧师徒本来也没打算住那么久,搞那么大动静,更不想那样“花扑扑”地相送,他们不过也就是想有顿饭吃,有个觉睡,然后走路。 但是要做圆满,又恰巧能做圆满,那就不一样了。那就要大搞特搞!二十四年容易吗?八千多个日日夜夜;斋万僧容易吗?我就是一个个数,也要数到口干舌燥! 所以必须做圆满。 但“做圆满”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做圆满就一定要纠结一万这个数字? 如果我们记性还不赖的话,就会记得,在灭法国一回,灭法王与寇员外截然相反,要杀和尚。但他的数字也是一万,目的也是“做圆满”——这是观音菩萨和灭法王都亲口说了的。 (有人会恐怖地联想——寇员外斋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和尚,灭法王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和尚,难道·····?这个没有根据,我们不能乱说。) 要彻底搞清楚,就只有看看佛教中“圆满”究竟是说的什么。 在佛教中,一般说佛陀是觉行圆满。也就是说他们所觉悟的程度已经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圆满”并非指度生人数,而是由心性上讲的。 讲得通俗点,就是说:搞圆满成为佛陀这种事,千万不要去追求数量,而要追求质量,追求觉悟上质的飞跃。如果你追求数量,就是救了或杀了一万个人,做了一万件好事或坏事,也是不能成佛;如果你追求质量,只从自己觉悟上下功夫,那就能圆满成为佛陀。 所以搞明白了吧?其实寇员外和灭法王都是想成佛,他们接受的佛教理论是世俗功利性质的,认为只要做好事(或做跟佛教有关的坏事),达到一万这样一个巨大的数量,就能实现圆满。 这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修正主义或恐怖主义观念! 唐僧师徒四人,所追求的是大乘佛法,是佛教中的“大道”,他们用“四”这个数字,两次击碎了民间的这种修正主义和恐怖主义。 在灭法国,灭法王没能杀死唐僧四人,最后数字停留在9996,没能圆满。 在铜台府,寇员外虽然最后表面上完成了一万,真正圆满了。但实际上,最后他是已经放弃了“做圆满”这样一种执念了,这是他死而复生后的收获。 原著中说他死而复生后—— 至次日,再挂斋僧牌,又款留三藏,三藏决不肯住。却又请亲友,办旌幢,如前送行而去。 数字并没有停留在10000,而是继续前行了! |
|
来自: 新用户9029WjYp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