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读者关于《西游记》的精辟见解!

 新用户9029WjYp 2023-09-15
文/颍川、职业铲台
颍川读西游这个号,只是一个小号,类似于自家后院的一块自留地,种些花草蔬果,自娱自乐自开怀。但难得也得到了一些读者的喜欢。
有一位“职业铲台”老兄,就经常在后台给颍川留言,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今日稍有余暇,整理了录在下面:
1.孙悟空学艺和造反的故事原型来自于禅宗六世祖慧能南逃的经历。
慧能从弘忍处得到“衣钵传授”之后,随即南逃避难。弘忍曾一再告诫他说,不许说我是你的师父,须隐忍十六年,不能轻示代表禅宗传人的信物:木棉袈裟、钵盂,否则有杀身之祸。
慧能南逃过程中,在大庾岭遇上追杀的僧人慧明,后慧明反而受到慧能的点化皈依,其余人追慧能至山上,因山高林密,人手不够,无法搜捕,于是放火烧山。慧能躲入山间一狭窄通风处,避过山火浓烟,保得性命。
(以上两段分别就是须菩提祖师告诫悟空和太上老君八卦炉炼猴子的剧情原型)。
追杀之人以为慧能己死,回寺复命。慧能得以“隐身”十六年,以“风动、幡动”事件出山,正式成为禅宗六祖,开创“顿悟”为核心的南传禅宗,掀起了一场禅宗“南北之争”,斗了很久。(这就是大闹天宫的历史原型)
2.《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颇具周星驰“无厘头”风格,是一个改设定的“惯犯”。
吴承恩颇有周星驰“无厘头”的风格,经常在《西游记》里各种反串,让人捧腹。最常见的就是“佛道易位”——比如“八十一难”,缘自“九九归真”。这是道教理念,道士才“归真”,和尚的本职工作是“悟”,小说里偏偏让佛祖和观音一本正经地说这道家理念,还让观音安排。
佛祖收伏孙悟空的法术叫“五行山”,五行也是道家理念,也就是堂堂佛祖,降妖伏魔,不用本门武功,而是道法。 太上老君也一样,他的法宝叫“金刚圈”,金刚即是佛教思想。堂堂道祖,降妖伏魔,居然用佛门兵器。
吴承恩在小说里,“遇佛必道”“逢道必佛”,比如红孩儿是“善财童子”,佛门弟子,法术偏偏是道门的“三昧真火”(三昧是道家哲学的精、气、神);“真假美猴王”打去西天佛祖那儿,佛祖正在讲经,那段经文恰好是道家的《消灾经》——这种搞笑画面,是不是特别周星驰?
又比如十万天兵,弄不过一只猴子,反是二郎神一千二百草头神就抓了孙悟空——这是神剧情!而且是折射了现实的,嘉靖年间,四十万明军弄不过倭寇,戚继光四千“义乌兵”扫平倭患,为啥?因为明军早己腐朽不堪,能战的只有体制外的私兵,私兵因为体制不同,战斗力自然不同,戚继光以私兵抗倭就是这个逻辑。二郎神和他的一千二百草头神也是私兵。
吴承恩还是改设定的惯犯,比如宗教里善财童子是普贤的弟子,生生改成观音的徒弟;小龙女在宗教中是“药师龙女菩萨”,跟观音一个级别,算是她师妹,但《西游记》也改成其徒弟。须菩提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书中改成了道士,还无中生有造出个“金蝉子”,说是佛祖二弟子。佛祖的弟子都是有记录的,没这么个人,而且金蝉子是道号,道士才叫“某某子”,佛门弟子不会这么称呼。
3.孙悟空从一个叛逆少年,到一个受社会毒打的青年,到逐渐立志立业成才。
孙悟空的一生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一生,他经历了从叛逆的少年(大闹天宫),到社会毒打的青年(困囚五行山),到逐渐立志、立业(西行取经)的成长过程。
这过程须舍弃部分天性(六贼),要有理想(西天取经后修成正果),要受到社会约束,哪怕这约束未必是对的(紧箍咒)。 漫漫取经路,就是人生从有了理想,为之立志,受其约束的人生立业之路。
从“德才兼备”的角度来说,须菩提看到孙悟空卖弄,就不教他了,是因为“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点可以用《天龙八部》扫地僧点化萧远山、慕容博的语言解释,少林七十二绝技,是应用之法,但必须用佛法化解,否则武功越高,自身受害越大。
有才无德,是要受社会毒打,害人害己的。须菩提只教了孙悟空能力,没教品行、文化,出去后注定闯大祸。怎么办?必须先让他接受教训——即闹天宫后困囚五行山;再找个师父指导德行,即唐僧。这也是吴承恩的“德才兼备”人才观:以德驭才。
4.《西游记》的主题:小富即安,贪图享乐,从而忘掉理想,于志向而言,就是个坑!
《西游记》是个大IP,有很多人写,其中大部分,色猴都是主角的标签。(比如吴承恩之前有西游杂剧,性趣浓厚;吴承恩之后有影视改编,孙悟空只知道谈恋爱)
吴承恩要打出自己的招牌,反其道行之,摘掉原标签,是不错的办法。于是把孙悟空对性这方面的需求,转移至猪八戒身上,不但让猪八戒形象更丰满,对取经团队而言,也是只须一人有性欲即可,也利于人物个性化更突出。 类似于《三国演义》把“怒鞭督邮”这刘备干的事,安到张飞身上,如此,刘备的仁义,张飞的鲁莽可爱,都更形象了。
猪八戒其实并不好色,他只是想要传统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对取经干事业,是犹豫甚至不情愿的。 这也是有理想的人一定会有的纠结:小富即安还是坚持到底。这里吴承恩是在告诉读者,小富即安,贪图享乐,从而忘掉理想,于志向而言,就是个坑!
这也是有志青年想干事,尤其是大事,必须要释的“厄”,符合书名《西游释厄传》主题。
干事业是一定要牺牲掉一部分个人享受的。比如大学,有的人要考研,跑到图书馆打地铺,贼苦!有的人受不了这苦,不考了,该吃吃,该睡睡,该泡妞泡妞,该打游戏打游戏。何其享受生活?这就是现实版的“四圣试禅心”。
从表面上看起来,你是爽了,但从更大尺度上看,比如人生,这是个坑!你会比坚持吃苦考研的人,学历上低一档,于就业、创业、人脉等,是会吃亏的!
为什么团队就猪八戒会入坑? 唐僧是有取经大理想,同时又有圣旨皇命在身,因而不可能贪图这么点安逸生活;孙悟空让社会毒打过,有期徒刑500年,这些个事早就懂了,想明白了;沙僧有“飞剑穿心”之苦,取经是唯一摆脱之法,类似于《八角笼中》那些孩子,不格斗就什么都没了!因而没资格享受,就得吃苦!
猪八戒不同,虽然也贬下界了,但一直在舒适区。早先在卵二姐家,有滋有味,后来在高老庄,小日子也不错。取经不成,有退路,这就好比,穷人家孩子往往更努力,富二代更多纨绔子弟。

以上四个方面,就是“职业铲台”老兄对西游精辟见解的主要概括。颍川只是略微整理,并未多加改动,以保留其原创精华,以飨更多对《西游》感兴趣的读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