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整理汇总,特殊人群精神药物的使用

 板桥胡同37号 2023-09-15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特殊精神患者如何用药?


 

撰文 左琦


对于精神患者来说,用药一直是关注的重点。由于精神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医生在用药时会权衡获益性和安全性以最大程度在控制疾病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而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等)的由于特定年龄、特殊时期躯体各项功能都存在一些改变,在使用相应药物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相较于普通人明显增加。

因此,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病理特点选择相应的药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常见特殊人群精神药物的使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老年患者用药

目前,老年精神障碍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衰老及多种器质性疾病,老年人各器官在功能和形态上出现变化,从而影响老年人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使老年人服用精神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发生改变,导致其对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敏感[2]。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精神药物治疗精神障碍非常重要。

首先,对于老年人精神药物的选择、用药剂量等方面,需遵循以下原则:

老年人精神药物的使用原则:

治疗前对老年人的精神症状进行评估,明确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如果需要药物治疗,应考虑患者的躯体疾病、营养状况,了解病人既往的用药史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用药时,从低剂量开始缓慢加量,治疗剂量一般为青壮年患者的1/2~1/3;

避免联合用药;

避免随意减量、停药和加量;

用药安全第一,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而非疗效选用药物,即尽可能选用抗胆碱能和心血管不良反应小,锥体外系反应少,镇静作用弱和无肝肾毒性的药物。

老年人往往存在较多躯体合并症,各脏器功能较于青壮年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如果药物选择不当可能直接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对于存在躯体合并症的老年人,要根据不同药物的药理学机制选择药物。

老年人患躯体合并症的治疗建议:


合并心脏病:首选对心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和富马酸喹硫平,尽量避免使用抗胆碱能作用或对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强的药物;

合并肝脏疾病:选择对肝功毒性较低的药物,如利培酮,帕利哌酮,但主要剂量要低,并需要监测其肝功;

合并肾脏疾病:避免使用舒必利、氨磺必利、锂盐,推荐使用低剂量的阿立哌唑、奥氮平、喹硫平,可选择西酞普兰、舍曲林、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右佐匹克隆、劳拉西泮,注意减少抗精神病药的剂量,密切监测患者肾功;

合并糖尿病:不适用氯氮平和奥氮平等对糖脂代谢影响强的药物,需要加强患者的血糖监测,并请内分泌科会诊。

表1精神药物在老年人群中的限制使用情况

图片


儿童、青少年患者用药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组织器官和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善, 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代谢时间也随之延长,因此儿童、青少年使用药物治疗时,在药物品种、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等方面要作出更细致考虑 , 绝不能滥用。

在现有药物中,部分药物明确标注了应用于儿童、青少年患者中的限制条件(见表2),但是仍有很多药物无确切数据可证明其在未成年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详见表2:

表2 精神药物在儿童、青少年患者中的限制使用情况
图片
注:右下角数字为说明书中限制使用的最低年龄

目前,对于儿童、青少年的精神药物治疗,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包括以下药物,在儿童,青少年患者的药物选择时可优先选择以下药物:

表3 FDA批准用于儿童、青少年治疗的精神药物
图片
注:右下角数字为说明书中限制使用的最低年龄


妊娠期女性用药

妊娠期女性如何安全用药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中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精神科,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很多准妈妈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在孕期使用精神科药物,以减少复发,缓解症状,但是某些药物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导致畸形,精神科医生如何安全地使用精神药物呢?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根据药物对动物和妊娠妇女不同程度的致畸危险,将妊娠期用药分5级:A、B、C、D、X。根据2015年Larsen ER等人发表在Acta Psychiat Scand的专家共识和2017年英国精神药理协会(BAP)的共识指南,对于哺乳期女性的精神药物治疗,整理以下建议可供参考,详见表4:

表4 精神药物分级及治疗建议
图片
注:A级: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B级:有明确指征时慎用。C级: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D级: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观察下慎用。X级:禁用。


哺乳期女性用药

进行母乳喂养的女性在使用精神药物时,临床医生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由于许多药物可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尽管有的药物在乳汁中浓度很低,但是新生儿肝肾功能不够健全,血浆蛋白含量少,不能与药物充分结合,造成血液中游离型药物浓度较高,从而会影响到新生儿,比如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可引起小儿嗜睡和生长发育缓慢。另外,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乳汁分泌。因此,对于哺乳期女性的用药问题,更要慎重考虑。

美国著名临床药理学家Thomas W. Hale制订了哺乳安全性L分级系统作为评价工具,药物的哺乳安全性由高至低分为 L1(最安全)、L2(较安全)、L3(尚安全)、L4(可能有害)、L5(禁用)五个等级。

表5.常见精神药物L分级表
图片

对于不同类别精神药物在哺乳期女性患者中的使用,具体建议汇总如下:

表6.哺乳期女性精神药物治疗建议
图片

在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妊娠期、哺乳期这样特殊的阶段,精神药物的使用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精神科用药的指导性建议需要不断地通过更新的循证证据及临床实践来进行优化,减轻精神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

看更多精神疾病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