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量泵很常用,但你很可能不会用!

 竹林听雨一梁濛 2023-09-15

微量泵是一种体积小, 操作简单, 能将药物精确、均匀、微量、持续泵入人体的新型仪器, 它可根据病情需要随时调整药物浓度、速度, 使药物在体内能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

运用微量泵注射进行治疗, 能减轻护士工作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准确安全地配合医生抢救。

图片
图源:作者提供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关于微量泵的应用及护理相关知识, 更好地服务患者。

1. 什么是微量泵?

微量注射泵(简称微量泵)是一种新型泵力仪器,能根据医嘱要求将少量药液精确、微量、均匀、持续的泵入患者体内,增加了患者用药的安全系数和有效浓度。

2. 心理护理

微量泵是一种新型仪器, 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注射前须向家属及病人解释微量泵的原理、目的、方法、速度、报警原因、药物作用、使用时间, 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及焦虑, 接受微量泵的治疗。

3. 选择注射部位

根据药物性质, 选择血管粗、直, 易于固定, 便于观察, 不影响活动的部位。

4. 操作方法

(1) 将微量固定于适宜的输液架上。

(2)  插上电源, 打开电源开关, 听到嘟一声表示内部电路自检完毕, 微泵处于待机充电状态。

(3)  将插好药液连上微泵连接管及排气的注射器 (20 ml 或 50 ml 注射器) 放入注射器座中, 注射器圈边必须卡入注射器座中, 移动 推头至注射器推杆尾部, 将注射器推卡入推头槽中。

(4) 根据医嘱及病人病情设置各参数后, 按启动键 (START ) , 再按快进键 (FAST ) , 待头皮针内空气排尽后按暂停键 (stop ) , 将针 头接上输液装置上的肝素帽或三叉管或行病人静脉 (动脉) 穿刺 后, 再启动微泵及开始输注。

5. 加强巡视、观察不良反应

(1) 药物外渗: 使用微量泵时应加强巡视, 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药液外渗、肿胀、疼痛。出现以上情况, 应立即停止更换部位重新穿刺。

(2) 观察微量泵管及针有无脱落, 如被污染需重新穿刺。

(3) 微量泵报警处理: 药液中剩余残余液体时, 提示灯闪亮, 护士准备换药, 应现配现用; 针头阻塞, 延长管压力增加到一定限度时, 微量泵报警, 应用无菌盐水冲管或更换部位重新穿刺;

电池耗尽应立即接通电源, 使其继续工作; 如出现空气阻塞症状, 立即让病人去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配合医生抢救。

6. 常见微量泵的报警处理

(1)  残留提示:当药液在 2 mL 时,微量泵会自动报警, 红灯亮闪,可按消警键,红灯停止亮闪后,可使注射器内剩余药液全部匀速泵入。

(2) 管路堵塞:如泵管折叠、受压时可使针头阻塞, 完全针头阻塞时需重新穿刺。所以,需要临床护士定时正确评估通路的使用有效性。

(3)  低电压:蓄电池能源耗尽, 应立即接通外电源, 使其继续工作。电源插头松脱, 应立即接好电源。

(4)  无意碰撞使注射器松动,应检查注射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5)  药液外渗:在推注过程中如有外渗时微泵的报警系统不会反映,只有外渗达到一定程度产生一定阻力,才会发生报警。

7. 注意事项   

(1)  用微量泵时,宜单独建立静脉通路。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易犯药物间配伍禁忌,导致药物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2)  切勿在同一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处插入 2~3 个通道,避免受输液速度、压力或推药等其他操作影响药液持续泵入,使药物浓度忽高忽低,血药浓度受到影响,而引起病情变化,延误治疗,引起不良反应。

(3)  注射开始后严格无菌操作,使用 24 h 需更换注射器和泵管,若有污染及时更换。

(4)  无明显原因而出现血压、心率较大变化时,应观察注射泵连接管、血管是否通畅,将微量泵延长管部分与正压接头处脱开,观察连接管、血管是否通畅,切勿在延长管部分折叠向血管内挤压,尤其应用硝普钠时,以免造成患者血压突然下降。

8. 微量泵的保养

微量泵应轻拿轻放, 用后需用 75% 的酒精纱布擦拭。远离火源、热源, 注意防潮。

9. 小结

微量泵使危重患者取得了优质的治疗, 用药准确安全, 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