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术奇人马国兴论“太极”

 tjboyue 2023-09-15
图片

“太极”二字的出处

“太极”二字,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传上》,原文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前贤解释曰:“健顺和之至,太和一气者,道也!万物之通理,名之曰太极。”

太极是个哲学概念

前贤曰:“大德敦化,万物一太极;小德川流不息,物物各具一太极。”

“大德敦化,万物一太极”,是说一个整体的物事,就是一太极。宇宙、银河系、太阳系、一座楼、一辆车、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一个企业,等等,无论大小,只要能独立地存在,就是一太极。

“小德川流不息,物物各具一太极”,是说一个整体物事,无论大小,皆由无数细小的物事组合而成,而所有组合中的细小物事,亦各具一太极。例如,一个人是一太极,而人体又是由内外各部位器官有机地组合而成的,故内外各部位器官又各具一太极。以此类推,物物各具一太极。

这个说法,乃“人身一太极,浑身无处不太极”的理论之根据;也是传统拳术修炼至神明艺境时,“浑身无处不弹簧,挨着何处何处发的技法”的出处。此理法全在习拳者于修炼过程中体悟。能达到此艺境者,功夫必然上乘矣!

必须明白,在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十精等内容中,太极之义贯穿始终。各门派拳术之修炼、建体、致用及艺境升华之系列方法,亦由此而来。

太极是一理

有了太极的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的划分,而又将它们从整体上用文字总结描述出来,这就是“太极是一理”说法之根源。

《易经》讨论的是天人合一的道学内容的经典,而太极就是这道学的代名词。如果从老子《道德经》中所述的万物之始的“道”来看,即从“常有,欲以观其微”来看,则太极是那个“道体”的代名词;如果从“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来看,则无极亦是那个“道体”的代名词。也就是说,从无处看有,是名太极;从有处看无,是名无极。太极、无极,两者都是那个“道体”的代名词。道体,简之名曰“道”。

这个“道”产生了宇宙、天地、万物众生。人类,以及人类活动制造的种种物事,都符合“道”的演化法则、规矩和规律。这些法则、规矩和规律是人类行为的规范,也就是“道”之理,简曰:道理。而这个道理,也就是太极之理。“太极是一理”的说法,就是这样产生的。所谓太极之理,就是天道至理。故而,历代拳家皆以太极之理来谈拳论道,探讨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及致用,揭示其精旨妙谛,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太极是一气

拳诀曰:“坤为吾母乾为父,太极一气贯来衡。”自然界为一大天地,自身乃一小天地,皆本乾天、坤地以立论。故《周易·系辞传下·第六章》中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自身中的“天”,就是真元之气体;自身中的“地”,就是外形体。天行健,坤顺乾。健顺合德,和之至也,名曰“太和一气”,道也,万物之通理,名之曰“太极”。这就是“太极是一气”说法之根源。

在传统拳术中,内气修炼出纯粹之精,阳刚之性,健运不息,独立存在而不改,方才名之曰“健之体”;外形修炼出镇静厚载,阴柔之质,顺乾以动,虚灵宁静而不妄为,方才名之曰“顺之体”;健顺合德,和之至也,名之曰“太和一气”。

然而在具体的运用中,太和一气有体、用、功夫艺境、境界之分别。以体而言,乃无形的法身道之体也;以用而言,乃太和一气之流行者也;以功夫艺境而言,乃一点子沾走相生、化打合一也;以境界而言,乃一虚灵妙境也。此四者合一而论,就是“有形练到无形处,练到无形是真功”的以有入无之真功夫境界。

与人交手较技,顺随为法,无过不及,能给他人一种不樱人之力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毫不受力的感觉时,就是达到了太和一气流行之境界,此时能与对手动静变化的呼吸为一体。因为实施顺随之法者无过不及,自己不觉得形体如何,只是自动地一气流行而已。

所谓的太极推手,不是运用力气将人推出去,而是自己太和一气流行,运用柔化刚发、以柔用刚的技法,与对手沾连黏随,时时我顺人背,使得对手处于想动不敢动、自欲跌倒的尴尬状态。因为此功法只以双手与对手之双手相接沾连,相互环绕旋转,比较谁的知人能力更好,顺化黏发的功夫更佳,故而以“推手”名之;只因为双方推手的状态犹如太极图,双方是相互平等的,而在对峙中,却能分出双方功夫艺境水平之高低,故而这种功法又称“太极推手”。以这样的观点认识太极推手,自然可以知道,太极推手的运动方式并非太极拳门的专利,而是传统拳术各门派、拳种的修炼者共同享用的。如果认为太极推手只有学太极拳的人才修炼的话,那就把自己置于太极推手的练功活动之外了。这也是现代人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最大忌讳。

虽然太极推手运动中的打轮、环绕旋转的形式简单易行并不复杂,但是,其中蕴含的自身攻防机制、规矩、动变法则,以及制人而不被人所制的攻防技术、技巧、功夫等内容,却是非常丰富的。

初习拳者应在明师的引导下,不间断地实践修炼太极推手,不修炼个三五年的时间,是不可能成为一个行家里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