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为什么很难读?因为开篇第一句话就能说服无数人

 郭老二休闲馆 2023-09-15

这是一本中国历史上如此伟大的书,所以被称为《资治通鉴》。它是北宋司马光所著的一部年代通史,共294卷。

我们都知道司马光,他是破釜沉舟的人。也许大家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司马光也是北宋旧党的大佬,他花了十九年时间编撰了这本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为什么很难读?因为开篇第一句话就能说服无数人

虽然《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内容有限,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开始,到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结束,总共有1362年的历史。

但即使没有涵盖全部中国古代历史,仅1300多年的历史就足够累人读懂了。所以,除了极其热心的历史爱好者之外,估计很少有人能彻底读懂《资治通鉴》这本书

所以我看不懂《资治通鉴》,难道只是因为太长了?不,还有一个令人头疼的原因,那就是字迹不清,是文言文,生僻字很多。最离谱的是,《资治通鉴》的第一句话是“扮演勇舍提的角色”。格深如穷,年已三十五岁。”

《资治通鉴》为什么很难读?因为开篇第一句话就能说服无数人

一句话共有16个汉字。别说把它们放在一起,我感觉我都无法单独阅读。尤其是前11个字,除了齐、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别说前11个字了。还有几个字我不认识

当你翻开一本书的第一页,读到第一行的时候,你就会遇到这样一段地狱般的文字。我想有人很难硬着头皮读它,对吗?那么问题来了,“奏勇摄提格,使玄举擒盾”是什么意思呢?

据历史专家介绍,这是一种古老的计数方式——木星历中的年份名称。

这句话的原意是,该书始于“朱用舍提阁”之年,结束于“玄奇困于敦”之年。

《资治通鉴》为什么很难读?因为开篇第一句话就能说服无数人

那么什么是“诸用射体歌”,什么是“玄真坤盾”呢?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古代木星的年表做一些科普。

早在商代,中国人就发现木星的轨道与黄道带非常接近。木星每天绕一圈大约需要12年。因此,古人将木星所穿过的天空面积分为12等分,每一部分对应于一年,只要观察木星在天空的哪一部分,就可以知道年份和年份。那时的时间。

由于分为12份,古人将12视为天上最大的数字,并由此衍生出十二生肖

于是古人将天空分为四部分,称为“四象”,即东方的青龙、西方的白虎、南方的赤鸟、北方的黑色玄武。古人进一步将每个图像分为7个区域,从而诞生了二十八个夜晚

木星完成12年的一个周期,它每年走过的区域称为“时”,于是诞生了12个星时,分别是星吉、玄珠(xiāo)、巧子(jūzī)、江(xiáng)楼、射线、固洗(chén)、鹌鹑头、鹌鹑火、鹌鹑尾、长寿星、大火、劈木

你可以把这12颗星理解为中国版的十二生肖,和西方的十二生肖类似,但显然我们的名字比他们的好得多。

古人将这12个星时分为四组,对应四像,这样每像中包含三个星时,而三个星时又与七个星座区相连。

也就是说,这三个星序中,中间的一个对应三个星座,两边的两个对应两个星座。这就构成了十二星序与二十八星座的对应关系。

《资治通鉴》为什么很难读?因为开篇第一句话就能说服无数人

中国古代占星学就是根据这些关系推算出吉凶、凶吉和运气。不得不说,我们的祖先是非常聪明的。

但问题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文观测越来越精确,到了汉代,古人发现木星的公转周期并不正好是12年,而是11.86年。这意味着每12年就会多出50天。当天的错误

这个小错误就会导致刚刚设计好的系统彻底崩溃。古人肯定不满足,于是他们苦苦思索,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想象天上有一颗星星,类似于木星,但一天正好是12年,这还不能回答吗?

这颗想象中的星星被称为“太岁”。既然是想象出来的,古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因此,古人推测它的运行时间正好是12年。此外,他们还定下了十二星辰可以与十二地支相连的顺序。

这样,太岁十二星就有了一套新的名字,分别是:射提格、山兰(chányān)、止虚、大荒罗、敦直(zāng)、和和、胡(tūn)坦、左乌克、恩卯。、大元贤、昆盾、池芬若

之后,他们将古代的阴阳概念融入其中,将太岁和太岁,一属阳,一属阴。由于木星行于天,天属阳,所以木星属阳,太岁属阴。因此,太岁十二星又称为水印。

既然太岁的十二星对应十二地支,称为岁阴,那么也应该有相应的一组天干,称为岁阳。

于是,隋阳十人也齐了,分别是:阏愄(yānpáng)、惃猛、肉照、强于(yǔ)、朱(chú)勇、土微、上章、冲(chóng)广、玄乙(yǔ)、昭伊。

《资治通鉴》为什么很难读?因为开篇第一句话就能说服无数人

将天干地支与岁阳、岁阴一一对应,可得以下公式:

天干地支严庞-A,詹猛-B,柔照-C,强宇-D,朱勇W,涂伟吉,尚章-G,崇光新,宣毅仁,赵阳贵

地支

昆墩子、赤分若丑、照相阴、山眼卯、止虚辰、大黄络寺、墩藏午、配位未、胃坛申、左酉、阉卯须、大元仙亥

好了,木星太岁年表系统就到此为止了。我们回过头来看《资治通鉴》的第一句话,“起来杀掉提格,俘获玄局在敦”。当你把它输入系统时,它是“站起来”。戊寅年,止于壬子年”,再换算为公历年份,从公元前403年开始,到公元前369年结束。

一个字,绝对!

两个字,严格!

三个字,我坚信!

四个字,老的厉害!

《资治通鉴》为什么很难读?因为开篇第一句话就能说服无数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司马光在第一句就用了这么复杂的历法,有年有星呢?是为了炫耀你的知识吗?

不,只是因为《资治通鉴》是一本历史书。编年史书籍必须准确地记录历史事件。这需要天文历法方面的专业知识,技术门槛非常高。

司马光当时不知道怎么办,就请专家刘希叟负责《资治通鉴》的年表。刘希叟恰好喜欢太岁年表,所以就用了。

司马光读后觉得非常专业、非常严格、非常客观,就同意用太岁来纪年。从那时起,就出现了这令人困惑的第一句话。不得不说,司马光还是很严格的。!

仅在头条号发布,其他平台均为搬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