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高人民法院:构建轻罪前科消灭制度。轻罪案底人员将迎来重生!

 汤康康律师 2023-09-16

8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人民法院新闻媒体总社出版的《人民法院报》,刊登了《轻罪时代的犯罪治理及其制度供给》的文章,并提到了关于构建轻罪前科消除制度的内容。

文章指出:目前面对大量的轻罪案件,我国实施着非常严苛的前科处罚(前科报告、职业限制、政审等),导致很多案件“轻罪不轻”,出现犯罪行为及其后果“倒挂”现象。容易把轻罪之人推向社会的对立面,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前科消灭制度,重点内容包括:

其一,轻罪前科消灭的适用对象。刑法应规定三年以下的轻罪犯,可以适用前科消灭制度。当然,对于某些可能被科处较低罪刑的犯罪(如性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应保持“零容忍”。

其二,前科消灭的后果。前科消灭后,权力机关则有义务宣告罪刑记录被注销,并恢复犯罪人受损的权利:

(1)免除前科报告义务;

(2)前科不再构成加重惩罚的量刑情节;

(3)任何企业、用人单位不得歧视前科消灭后的人或给予不公正对待。

其三,前科消灭的配套制度。现代信息网络社会,除了应消灭前科产生的“规范性评价”,还应消解前科的“非规范性评价”,故需优化我国的犯罪记录制度,即扩宽我国的前科封存,将轻罪成年人犯罪记录一并纳入,减少犯罪记录被二次传播、使用的风险;另一方面建立轻罪前科消灭主体的数据库。已被消灭前科的,数据库应有特殊“已消灭”标记,并明确未经法定许可,禁止被查询、共享、复用。

最高人民法院:构建轻罪前科消灭制度。轻罪案底人员将迎来重生!

其实早在2022年11月2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官方网站理论研究板块中,文章《轻罪治理与司法路径选择》里,也提到过轻罪前科消灭制度的探索。文章指出:我国没有前科消灭制度,已有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仅适用于未成年人。但是,现有的前科制度开始暴露轻罪附随后果“不轻”的问题。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呼吁推动刑法增设成年人轻罪前科消灭制度。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可以考虑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被告人,对其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但是,若实施的犯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组织犯罪等危害性较大的犯罪,或者是毒品犯罪、性犯罪等再犯可能性较高的犯罪以及多次犯罪或者构成累犯的除外。犯罪记录封存之后又犯罪的,原封存记录自动解封。

目前,随着公安部门打击犯罪力度的加大,以及相关侦查技术手段的加强,轻罪入刑的立法逐渐完善,轻罪立案判决数量每年都大量增加。近几年,醉驾罪、帮信罪,一直呈递增趋势。2020年,法院审结“醉驾”等危险驾驶犯罪案件总数升至28.9万件。另外,自2020年10月“断卡”行动以来,“帮信罪”已成为第三大罪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公司收入较高者涉罪人数持续增加,被起诉人员中,近90%没有犯罪前科,系初犯。

很多人的犯罪可能只是一时糊涂,或被不法分子带入歧途,如“帮信罪”,有些还是大学生甚至不满20岁,因为社会经验浅薄,可能只是轻信他人而出借银行卡或者帮助他人转账,触犯了“帮信罪”,这些人和抢劫、强奸、杀人、绑架等重罪分子,一起贴上“罪犯标签”,在社会的被逼明司法理念和现代社会法治理念未必相符。真心希望轻罪消除制度能早日立法,让这么多深受案底影响的个人和家庭,能早日得到重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