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最好的养生:少怨,寡思,善忘

 富书 2023-09-16 发布于北京

作者:麦芽糖(富书作者),来源:富书(ID:kolfrc)
最重要的养生,是从养心开始。
网上流行的一句话:“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

都说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诚然,关于各种健身操、养生茶、养生餐的推荐,只要对身体好的,大家都愿意尝试。

然而“相由心生”“心态决定一切”,身体是一副躯壳,它的一切行动都听从内心的指挥。

最重要的养生,是从养心开始。

养心最好的方式:少怨、寡思、善忘。


少怨
知乎上有个提问:“我是一个很喜欢抱怨的人,该怎么办?”

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

“可怕的不是你抱怨,而是你习惯了抱怨。抱怨不会让不开心的事变得开心,甚至会让它逐渐占据你一整天的情绪。你应该尝试一下转移注意力,或者想一想开心的事。”

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想抱怨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今天上班没挤上公交,迟到了一会,就被老板批评了几句。

这时你会抱怨:

为什么不早出门几分钟?

为什么这么倒霉,迟到一次就被老板撞见?

为什么没有好的条件,如果有车开是不是就不会迟到?

偶尔抱怨一下,是人之常情,将自己不满的情绪发泄出来,也是一种解脱。

但是随着抱怨升级,事情被放大,会让痛苦也跟着升级。

就像作家刘文献说的:“抱怨是往鞋子里倒水,越抱怨自己越难受。

一旦抱怨成为常态,就会成为一种病态,自己难受不说,倾听的一方也备受其害。

《金牌调解》上有这么一对夫妻,妻子不堪忍受丈夫的抱怨,对婚姻失去了信心。

妻子出差,把新房装修的事情都交给了丈夫。

在装修过程中,丈夫不断地给妻子打电话,抱怨自己很辛苦,一边上班,一边搞装修……

对此,妻子非常不满:“谁家不搞装修,也没听别的男人抱怨过。”  

随后又列举了一些生活的琐事,例如他第一次面试,抱怨自己没有准备好;家里灯泡坏了,抱怨没有提前买一个备用;妻子回家晚了,抱怨不早点下班等等。

妻子感觉窒息,感觉丈夫不成熟,感觉生活没了希望。

成年人的世界,都没有“容易”二字。当出现问题,可以一起商量讨论解决。

一味地抱怨,只会让自己苦恼,同时也把对方拉入负能量的深渊。

心理学上有个“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多数事情的走向还是由我们主观态度决定的,如果你乐观,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想,朝积极的方向去做,事情自然会有好的结果。反之,抱怨、消极带来的只能是痛苦。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生活不易,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会少很多烦恼。

抱怨命运不如改变命运,抱怨生活不如改善生活。

少怨,是放过自己,与自己和解。

寡思

一位网友实在不堪忍受自己的玻璃心,于是在网上发帖,试图寻求安慰:太在乎别人的感受有多累?

许多网友共情:“我也是这样,要疯了。明明拥有那么多,但是心理不健康,在乎别人,活得小心翼翼,好累!”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这样一种状态:早上没跟领导打招呼,领导把重要任务派给了同事。

于是一天的时间在心里嘀咕:

是不是没跟领导打招呼,领导生气了?

还是因为上次汇报工作不全面,领导不重视了?

还是因为上上次…… 

所有自己做过的事情,都会被详细地捋一遍,力图寻找与此事相关的蛛丝马迹。一天之内,精力不能集中,所有的心思都纠结在这一件事上。

生活中存在很多想太多的人,这是一类高敏感度的人,他们倾向于关注细枝末节,并且将它们放大,对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都会保持巨大的反应。

像有位网友说:“别人一笑而过,你却揣摩好久;别人未曾在意,你却一直惦记。”

过多的臆想,如同一把生锈的铁锯,一刀刀地研磨着我们的神经,如果不加制止,早晚一天,会被割断。

如何走出这种怪圈呢?

渡边淳一告诉我们:“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泰然处之,才能开朗大度地活下去。”

对于给自己造成困扰的人和事,选择置之不理或者与其和解,这样才会活得自在。

寡思,减少不必要的精神内耗,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事范姐一直是公司的金牌销售,谈起业务来,即使跟客户远隔重洋,也能运筹帷幄。

新来的业务员私下跟她取经,交谈中发现,哪来的胸有成竹、稳操胜券?范姐等单的过程也是惴惴不安。

客户迟迟不下单,范姐就会想:

是不是哪封邮件回复的语气不对,客户不高兴了?

还是上次报价高了,客户又找了下家?

还是客户对上次质量问题的处理不满意,不打算复购了?

等待的过程备受煎熬,直到客户下单,她才发现之前一切的忧患都是自找的。

后来她慢慢地学会了调解:只要自己尽力后的事情,就静待结果,不要再在这件事情上内耗了。

如果实在做不到,就想办法转移注意力,把重心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开发新的客户,为自己充电等。

人之所以内心焦虑,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卡特琳在《高度敏感的力量》中写道:“通往幸福的路并非绕过了痛苦,而是穿透了它。”

有些事情,注定要发生,唯有直视它的存在,不为它的产生找理由,才能跨过这个坎。

没发生的事情,不要妄意揣测,为自己平添烦恼。

寡思,少忧虑,内心才能保持平静。


善忘

善忘就是放下,不纠结过去。

看到过这样一个哲理故事:

有个年轻人,他的一只手残废之后,千里迢迢来见智慧大师。

他说:“大师,我非常痛苦、孤独和寂寞。我历尽千辛万苦,尝尽人间的酸甜苦辣,还是无法找到心中的光啊!”

智慧大师问:“你心里每天都装着什么?”

他回答:“每次跌倒时的痛苦,每次受伤之后的哭泣,每次孤独时的烦恼。”

于是,大师带他乘船渡河,等渡过了河,大师让他背着船继续走。

他说:“大师,这个船这么沉,我扛不动啊!”

大师说:“是啊,你扛不动它,船在过河的时候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把它放下赶路,否则,它会成为我们包袱。”

听后,年轻人恍然大悟:他之所以找到心中的光,就是背负了痛苦、哭泣和烦恼的包袱,成为他前行的负担。

一颗心不过巴掌大,若是装满了过去,就再也装不下新的东西。

巴尔扎克曾言:“如果不忘记许多,人生无法再继续。

往事就如同过期的文件,如果不舍得遗忘和删减,留下的就是无穷尽的烦恼和羁绊。 

有位网友曾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她跟朋友合伙开了一家贸易出口公司,然而刚满一年,朋友就提出不想干了,想换行。

财务清算以后,俩人好聚好散。

就在这个节骨眼,发生了一件让她非常气愤的事:

她们跟银行工作人员有个群,一天朋友问银行最后一笔外汇有没有到账。工作人员发过来一张截图,下一秒朋友就把她踢出了群。

她莫名其妙,虽然不在群,但还是能看见聊天记录的。打开截图一看,顿时气炸了:朋友在同一个办公地点又注册了一个新公司,而且,还用自己的私户给新公司转账了几十万。

一边跟她说今年没赚钱,另外一边哪来的几十万?

从此之后,她跟朋友彻底断绝了来往,但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

接下来的两年,她几乎每天都能想到朋友,甚至晚上做梦也能梦见。当然,想到和梦到的都是恨。

她说,现在终于放下了,甚至可以说忘了。与其纠结过去,不如过好当下,放眼未来。

目前她一个人经营着公司,赚的虽然不多,但是强过打工,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家人,去学习新的技能,她说现在过得很充实。

沉迷过往的痛苦,是给自己的伤疤撒盐,除了更痛,无他。选择忘记,不过多久,伤口就会愈合,长出新的皮肤。

泰戈尔曾在《飞鸟集》中写道:“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聪明的人,从来不在过去逗留,他们会选择性失忆,忘掉痛苦的、消极的往事

忘是一种智慧,是千锤百炼的领悟。

在痛苦中讨生活,天天回顾以往的苦难,这是在折磨自己。唯有忘记,才能开始新的选择。

人生之路,需要负重前行,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所以,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不要让它们影响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心情。

善忘是一种境界,让自己不被困在悔恨里,满怀希望继续向前。

林语堂说:“人生的盛宴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的胃口怎么样。”

如果你执迷于抱怨,永远不知道理解是多么的美好;

如果你执着于胡思乱想,永远不知道斋心涤虑的心安;

如果你执念于过往,永远不知道放下有多轻松。

愿您的后半生,遇事少些抱怨,凡事别想太多,往事选择性忘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