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读与领悟》:深度阅读,重塑自我

 在山清泉水 2023-09-16 发布于湖北

这本书,读起来让人兴致盎然。这不是一本理论书,而是一本具有实用性的书。

英文书名《You Are What You Read: A Practical Guide to Reading Well》,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这本书的主旨:

我们即我们所阅读的文本:我们阅读什么,就成为什么样的人。通过高质量的阅读,探索并重塑自我。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对人文学科持怀疑态度的时代,作者罗伯特.迪亚尼(美国大学教授)仍然主张高质量的阅读文学或其他严肃作品,并在文本细读中深度内化,从而收获乐趣、感动、知识和智慧。

阅读,不是一种必需品,不像呼吸,没有它,生活也能前行。

阅读,更像是一种奢侈品,丰富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拥有更美丽的心灵。

阅读,并不能直接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棘手关题,但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观点或模式,提升我们承受痛苦的能力。

沉浸式阅读,还可以让我们暂时忘掉生活中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

作者在谈及阅读与生活的关系,及好处后,还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如何高质量阅读文学的模式

打破,常规阅读文学的惯性思维——“文本-意义”采用,细读的方式:

追问文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展示了什么、暗示了什么?”,以探索文本的意义,增加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阅读乐趣。

作者认为,追寻文本的意义固然重要,但太单一化,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追问,才能更好地深挖出一部作品所呈现给读者的方方面面,而文本意义则会在深挖的过程中逐渐自动显现出来。

围绕这个主旨,书中也给读者提供了文学分析方法“体验、阐释、评价”,并强调这三个方面是递进式,也互为影响。

体验:是对作品主现的反应。即:情感理解

阐释:是对作品理解后的分析。即:理智领悟

评价:是考量作品的价值(社会、文化、政治、道德等价值)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者进一步阐述道,这是因为,阅读文学的经验与生活经验也相关,两者互为支撑和促进,并逐渐让我们形成了一种文学鉴赏力。

然而,想要提升文学鉴赏力,并没有捷径可走,而是需要像运动员一般,长期进行思维上的锻炼,日复一日的精进。

大量文学巨擘作品的分析也穿插其中,教会读者如何鉴赏诗歌、小说和散文;阐述三者的不同,并告诉我们,内心世界会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得到滋养。

这本书是一幅拐杖:深度阅读的方法、鉴赏文学的技巧,能帮助我们收获愉悦的瞬间、智识的成长、扩充我们对生活的想象力,以及优秀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