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只有不断改进才能持续迸发出活力,才能有魅力。 省电台有档名牌栏目叫《为民热线》,礼拜一到礼拜五的上午九点,我几乎会准时收听,礼拜六的热线杂志也听了不少。 有人说我是广播人,有种职业惯性。 他只说对了一半。我喜欢这档节目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看到了广播人的责任与担当。 这档节目能坚持下来,真的难然可贵。 记得全国兴起办市长热线节目时,风行一时,上海、广东和湖南是办得比较早,也办得比较好的地方。 节目在办的过程中,适时调整和改进,越来越贴近实际,越来越受百姓欢迎,既办民办事,又为政府分忧。 这些日子听《为民热线》,节目质量又有了新的提升。不仅每天有前几日督办事务的反馈,更有记者的现场直击。尤其是主持人对问题的把控能力更强了。 有人认为,节目里的是都是小事,用不着这么认真。这是大错特错的。 无论从哪方面讲,群众的小事都是大事。我们只有从解决群众一件件小事入手,才能树立人民政府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现实生活中,群众要想办的小事往往是难事。而热线节目把这些小事面对面地反映,又面对面反馈,小事解决得又快又好。 怪不得参与节目的人这么踊跃,这么叫好。 广播节目有没有市场,不是看她办得如何花哨,而是看她有没有群众观念,有没有公仆意识。 广播的生命力在于群众,在于改进。 为民热线能有市场,别的节目一定也会有市场,就看如何去办群众喜爱的节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