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莱巡抚,为维护山东海防安宁贡献突出,但为何仍无法挽救明王朝|孔有德

 白衣钱子 2023-09-16

明末登莱巡抚的设立,是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登、莱地区的海防战略地位密不可分的。

如果您喜欢该作品,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赞加关注!

(一)设立的缘起

万历四十四年(1616),随着后金政权的兴起,明朝与后金之间在辽东地区展开了争夺全国最髙统治权的战争。

天启元年(1621)三月,努尔哈赤率后金大兵先后攻占了沈阳、辽阳,不久又夺取了镇江(今丹东市)、海州、盖州、复州、金州等70余城池

,占领了包括旅顺口外的一些岛屿,如广鹿岛、给店岛、石城岛等。辽沈战役后,努尔哈赤把南自金州,北达中固,东迄镇江,西至辽河的广大地区视为后金国土,在镇江、金州、海州以及西北与蒙古毗连的边境,派驻重兵城守。

战争局势的发展对明朝十分不利。后金占领辽东半岛后,从战略战术方面来说,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攻明朝,一是越过辽河,从陆路进攻辽西地区,进而夺取山海关,进军京师,一是从海上进军,进攻关内。无论采取哪种进攻方式,都必将对京师造成严重的危险局势。若辽西不守,后金铁骑就会长驱深入;若辽东南卫不收复,后金舟师就会从海上威胁京师,这要求明朝政府必须正确分析战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挽救自己行将垮台的统治。

在这种关键时刻,明熹宗决定重新起用熊廷弼。

熊廷弼的战略防御计划,是以广宁为主要战场,重点设防,沿三岔河西岸,部署马步大军,从正面迎击后金主力军;

以天津、登州、莱州为侧翼,部署舟师,乘虚进入辽南沿海地区,从海上牵制后金对辽西的进攻

,迫使后金回师内顾,从而收复辽阳;以山海关为适中之地,屯重兵,设经略,节制三方,指挥战事。

同时,联络朝,使其出师,连营于鸭绿江上,编练逃难之辽民,使之与朝军并肩作战,以助明兵声势。此外,明廷再派一使臣驻义州,负责联络,与登州、莱州互通声息。可见,熊廷弼的战略意图是海陆互为配合,趁机收复辽东,粉碎后金对辽西的进攻。

进一步分析这一战略部署可以看出,

在沿海战场上,熊廷弼欲建立起以山东登州和莱州为中心,以天津和朝为左右两翼的海上防御体系。

这一海上战略,进可攻,退可守,不仅可以从辽东南路对后金形成侧翼包抄的威胁,从而牵制后金对辽西的进攻,而且可以增强山东登、莱地区的海防,进而阻止后金从海上进攻明朝关内。

熊廷弼的战略计划,使登州和莱州在辽东战局中的重要地位更加門显出来。

熊廷弼为什么选择登、莱作为沿海战场的主翼呢?

是与登、莱地区的海防战略地理位置紧密关联的。

明代山东半岛主要包括有登州府和莱州府。山东半岛三面环海,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

。登、莱以北,海岛蜿蜒,星罗棋布,既是通往天津、辽东半岛和朝的交通要道,又是拱卫京师的海防门户。后金占领辽东半岛后,直接威胁着这一海防门户,可见,登、莱地区的海防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然在辽东战局中担当重要的角色。

熊廷弼的方案,当即得到朝廷诸臣的响应。随之,明廷就任命熊廷弼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驻山海关,经略辽东军务。同时,设立登莱巡抚,并根据熊廷弼的推荐,任命陶朗先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赞理登、莱等处军务,登、莱地区遂成为明末的一个军事重镇。

(二)任官、职责、驻所和辖区

登莱巡抚设立后,前后有十几位明朝官员担任此职。据笔者查阅相关的文献,关于明代登、莱巡抚的历任官员,近人吴廷燮的《明督抚年表》、光绪《增修登州府志》和乾隆《山东通志》中都有记载。

(三)贡献卓著,无力回天

总的看来,

明代登莱巡抚政绩良好,在自己的任内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它终未能挽救明王朝的危亡。

这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看出。

第一,筹划山东海防,牵制后金势力。

崇祯十年四月,清军采用偷袭战术,攻下了皮岛,辽东海防线土崩瓦解

,后金进攻辽西的后顾之忧从此解决。在这15年时间内,特别是从毛文龙开镇东江后到崇祯二年五月被袁崇焕诛杀这段时间内,登莱巡抚为筹划山东海防、牵制后金势力做出了贡献。

熊廷弼的“三方布置”之策出台后,首任登莱巡抚陶朗先积极响应

。陶朗先,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曾任登莱道副使,总理山东海运。他受命后,锐意筹划,在短短的3个月内,“得劲兵二万,良马万匹,朦舰数千,甲仗数百万,”组成了一支海防劲旅。

毋庸置疑,陶朗先的努力,既增强了山东的海防力量,又为“三方布置”之策的贯彻实施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但是,陶朗先在职期间,这些武力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与毛文龙的镇江之捷和经抚不和政局的出现密不可分。

同年七月二十日,王化贞的部下毛文龙,率领200余众袭取了被后金占领的镇江

。明廷得知后,为之狂喜不已。应毛文龙的要求,王化贞请求朝廷速发援兵和粮饷,乘势大举反攻。

天启四年二月,袁可立罢,武之望出任登莱巡抚。

武之望任职期间,未见有应援毛文龙的军事行动,反而与毛文龙关系不和

。原因在于

毛文龙认为登莱巡抚没有发给他们足够的粮饷,多次上疏诋毁武之望

。武之望不甘,便弹劾毛文龙跋扈横行,虚报战功等等。

天启五年十二月,明廷鉴于武之望与毛文龙关系不和,迁武之望为南京兵部侍郎,并任命李嵩为登莱巡抚。李嵩上任后,整兵请饷,全力应援毛文龙。毛文龙为此多次上疏称颂李嵩。天启六年五月八日,李嵩响应广宁抚臣的要求,派登州镇总兵杨国栋率领战船50只,士兵774名,启航出海,前往觉华岛驻扎防守。

八月,总兵杨国栋、海防都可粱汝霖等,侦知后金军运板片至盖套督造船只,秘密派遣将士驾战船,带火器,尽焚后金的板片。金兵追赶还战,明军奋力还击,擒获1名金兵,斩杀19名。李嵩将此捷上报朝廷,朝廷对此大加奖励。十二月,李嵩奏准整顿登州镇和毛文龙所辖将领,任命梁汝霖和袁进分别为登镇都司佥书和守备,令毛文龙甄别所辖将领的贤否。这对于提高军队的领导能力大石裨益。

天启七年一月,

皇太极为了解除后金的后顾之忧,派30000大军征讨朝

。情况危怎,毛文龙率军进驻铁山,并遣其了参将毛承禄等袭建州兵于义山、廷关口、铁山等处。李嵩更是毫不松懈,积极运输粮食接济毛文龙和朝,又组织训练了一支游骑军,布置在山东沿海诸口岸,阻止金兵南下。

天启七年五月,李嵩升任南户部右侍郎,孙国祯出任登莱巡抚。孙国祯十分关注毛文龙的行动。如是年八月,毛文龙取得了东江之捷和宣川之捷,孙国祯及时向朝廷汇报了毛文龙的战功。但是,进入崇祯朝后,毛文龙因为渐骄妄为,虚报战功,索饷过多,受到朝廷一些官员的攻击。

在这种呼声下,崇祯元年四月,孙国祯从山东饷银不付支出的实际情况出发,上奏要求核实东江镇的兵额,并得到崇祯帝的允许。七月,孙国祯核实东江兵额为28000A,远远少于毛文龙所报20万之数。崇祯帝遂下令每年运饷80000石给毛文龙。是年九月,孙国祯被免职。

孙国祯免职后,为了统一指挥权,袁崇焕请求崇祯帝取消登莱巡抚建制。崇祯帝照准,于崇祯二年将登莱巡抚裁撤,由山东巡抚处理登、莱军务。随后,袁崇焕于是年六月底,以十二罪将毛文龙诛杀,亲自节制东江镇。登莱巡抚对东江的节制和应援暂告结束。

崇祯二年六月,为了压制皮岛都司刘兴治叛乱,明廷又恢复了登莱巡抚建制

。但是不久,登州事变(孔有德叛乱)发生,登莱巡抚根本无暇顾及东江形势。叛乱平定后,登莱地区残破不堪,山东海防严重破坏,登莱巡抚在牵制后金势力方面再无作为。

第二,压制叛乱。

崇祯三年四月,皮岛督府都司刘兴治作乱。明廷闻变,不敢兴兵,特派副总兵周文郁等入岛安抚。同时,廷议复设登莱巡抚,以收控制辽海诸岛之效。六月,明廷釆纳兵部尚书梁廷栋的建议,擢用孙元化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东江,兼恢复海、盖等卫。

崇祯四年三月十六日,皮岛参将沈世魁杀刘兴治。叛乱乃定。刘兴治叛乱平定后,明廷又经受了一次更为严重的叛乱,即孔有德叛乱

崇祯四年十月,后金兵围攻大凌河。孙元化即令孔有德等率3000军由海路赴耀州盐场牵制后金军。孔有德部以风汛不利为由,逗留不前。孙元化遂令孔有德部改由陆路进驻宁远,听候调遣。闰十一月二十八日,孔有德部行至吴桥,遇大雨雪,士兵无以食宿,怨声载道,军心动摇。毛文龙旧部李九成借机煽动孔有德叛变反明。

孔有德随即率军杀回山东半岛,连破陵县、临邑、商河、齐东、青城诸城。

山东巡抚余大成和登莱巡抚孙元化获知消息后,力主招抚,不准压制

。孔有德将计就计,假意投降,率兵直趋登州城下。十二月十二日,叛兵围攻登州城。孙元化急令部将张煮率辽兵驻守登州城外,登州镇总兵官张可大也发南兵进剿叛兵。

崇祯五年正月初二日,张可大部、张春部与孔有德叛兵战于城外。战争将胜之时,张泰部大半士兵突然阵前倒戈,投降叛军,致使张可大部全部被歼。第二天,张泰叛军复诈降,孙元化不察敌情,不听众劝,同意这些叛卒进入登州城,作为内应。是夜,登州中军耿仲明、都司陈光福等与叛卒谋为内应,打开登州东门,孔有德叛军攻入城内。登州城陷,孙元化被捕,张可大自缢而死。

登州城陷后,孔有德叛军向莱州府进军。崇祯闻变,罢免了孙元化,任命谢琏为登莱巡抚,驻扎莱州府统一指挥。

孔有德叛军用大炮猛攻莱州城,谢琏与巡抚徐从治、莱州知府朱万年协力防守。双方相持半年,未见胜负。

明廷主抚呼声再次掀起。孔有德叛军相机行事,故伎重演,于是年七月向谢琏和朱万年求抚。谢琏和朱万年轻信其言,于初六日出城招抚,结果中计,朱万年不屈被杀,谢琏被执。

这次

招抚失败后,崇祯帝大怒,暂罢登莱巡抚的职位不设

,直到

崇祯六年七月才恢复

,专任朱大典为山东巡抚,谢三宾为山东巡按,率军前往征讨,并调集辽东兵前往压制。在明军的攻援下,莱州城围解,孔有德叛兵很快瓦解。

崇祯六年一月十二日,孔有德从海上逃离登州,投降后金军。孔有德叛乱遂告结束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由于登莱巡抚一味响应明廷的招抚政策,致使孔有德叛乱历时一年半之久,登、莱地区惨遭涂炭。登莱巡抚自身存在的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使其努力平叛的作为打了折扣。

孔有德叛乱被平定后,登、莱残破之状惨不忍睹,再无力应援东江。崇祯十年四月,明朝在辽东沿海的海防线崩溃后,

登莱巡抚专主登、莱、青三府的军务

,或抵抗清军对山东半岛的侵扰,或平定山东半岛地区的起义,

为挽救明朝政权在山东半岛的统治做出了一定努力

如登莱巡抚杨文岳颇具军事才能。在清军南下侵扰山东时,他“气定神闲,遇事迎解,……守徳、守临以及援登,俱先期遍赴,便宜即行,具见远略”。因此,杨文岳在登莱巡抚任上,“甚得军民心”。匆又如登莱巡抚曾化龙,曾率领登莱官兵平定山东起义。

崇祯十七年二月十九日,李自成攻陷京师,建立大顺政权,而后用兵山东,山东半岛陷入一片军事混乱之中。五月间,灵山卫义军张大雅、张千出、韩继本,高密县义军单之赏、张宇等部围攻胶州。不久,清军占领京畿,曾化龙便弃官归里。

综上所述,明代登莱巡抚应急而设,其主要职责是赞理登、莱以及辽东沿海诸岛的军务。明代登莱巡抚较为认真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在明末辽东战局和维护山东海防安宁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

明末政治腐朽,党争激烈,以及登莱巡抚自身指导思想存在重大误区,终未能挽救明王朝的危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