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说||长泽(181):贵州的桥

 金晓哲 2023-09-17 发布于北京
贵州的山又美又多,出了城,放眼一望,无数山头密密匝匝堆积在眼前,到处层峦叠嶂,连绵不绝,像是凝固住的海面上的波浪。深蓝浅黛的山的浪,拍击着晨曦。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在雾气的笼罩下,卷起一波波变幻莫测的浪花。这不仅让人感叹,山如此之多,怎么能少得了桥呢?!群山峻岭之间,只有架设了高架桥,才能使交通更加便利。否则,生活在群山之间的人们,恐怕几代人都走不出这层层大山!
贵州的桥之多,可真不是说笑的!就拿贵州的省会贵阳来说,新城区跟老城区之间,就架设着一架十分壮阔的高架桥。如果你要从扶风山下的阳明祠驾车前往省博物馆和CBD区域,那就一定要穿越这座大桥,跨过深深的山谷,才能到达。实际上,贵阳老城区的周围,就是一大圈的山和山谷,想向外发展城市建设,就只能到山的外边开辟隧道,架设高桥。这还只是贵州桥梁的一个小小缩影。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这里的隧道和高架桥数量非常之多。事实上,我们在去贵州的路上,过了湖南怀化之后,后半程几乎一直穿梭在各种隧道和高架铁路桥之间。据当地人说,就连贵阳的飞机场,都是削山头、填鸿沟造出来的。在贵州这样“地无三尺平”的地方,就连修建飞机场的一片平地都难以找到!据说,贵州一共有12000多座大山!贵州人民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深山里,在交通不方便的过去,恐怕世世代代都没有走出来过,他们在山谷和山坡上开垦梯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日渐强盛的国力,在两座大山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为人们打开通往外界的道路,真可谓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通途给深山的人们带来通往外面世界的道路,也给他们的经济和生活带来全面地改变。
贵州的崇山峻岭,孕育了多彩的少数民族,他们几乎都是在大山之间生活。不便利的交通,很大的阻碍了他们之间的交流,甚至导致某些区域的发展受到停滞。但是,也因为这种天然的隔绝,各种少数民族的文化却很好的保留了下来,比如苗族、瑶族、侗族、水族、布依族,等等,形成了现在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多彩贵州。直到今天,他们的寨子有很多都还保留着民族传统的风味儿。但是,便利的现代化交通又给这些古老的民族带来发展,古老的习俗与现代的思想相融合,促进出来新的生活。
贵州的桥跨度大,海拔高,技术先进,是响当当的“大国工程”!无论是桥梁技术,还是桥梁形式,都是非常美的,充满技术美学的冲击力,真正展示了我们国家强大的国力和先进技术。贵州平塘的“天空之桥”,高300多米,长有2100多米,由三根蓝水晶般的大桥柱支撑白色拉索而成。桥身整体由白色和蓝色建成,无论是桥的建造过程,还是桥的样子,都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令人拍手惊叹。面对这样雄伟的天空之桥,每个人都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以及对桥梁工作者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过去十几年,贵州农村曾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年年五谷丰,就是路不通;有货卖不出,致富一场空。”这透露出贵州经济发展的无奈。但是,这几年,贵州的路修通了之后,基础设施迅速健全起来,旅游业蓬勃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也变得更好。在古代,贵州人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大山之中,几座山就可能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但现在有了路,有了隧道,两座山之间有了雄伟的大桥。过去一辈子的距离,现在几小时车程就能达到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是把交通变得更加便利,更重要的是,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将贵州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把美丽多彩的贵州真正带到我们的面前。这就是贵州的桥,她好像架设在山岭间的彩虹,带我们走进将多彩的贵州,将贵州的好山好水装点得更加美丽!

作者简介:李长泽,男,2011年3月生,初中一年级“求知少年”。『小小少年说』周六专栏小作者。自2019年10月19日起,每周一篇,纪录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