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如何理解“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杨进刚阜外 2023-09-17
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如何理解“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原文】

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②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意译】

①(“习常”的道理,)使我坚定地认识到,要一直行走在大道上,唯一要警惕畏惧的是:指向小径的旗帜的诱惑。

②本来,大道是极其平坦的,而人民却喜欢走(崎岖的)小径,(很大程度,是偏离大道的诱惑使然。)

(没想到,很多统治者也是“好径”的。)他们疏于政事,朝堂经常安静得只剩下台阶了,治下的田地都很荒芜了,仓库也很空虚了;而他们却穿着文饰的衣服,带着锋利的宝剑,饮食都吃到厌饫了,还拥有富余的钱财和货物。(当他们以这样的情形出现在人民面前的时候,)这叫做强盗的自我夸耀,就是没有走在大道上啊!

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如何理解“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细读导语】

1、本章的中心思想是,要一直行走在大道上,唯一要警惕畏惧的,就是指向小径的欲望诱惑。

2、本章是承接上一章谈修道的主题,提出了要注意的要点。这是理解本章语意和所有字词句的前提。

上一章说,“无遗身殃”,是说修道的目的要保全自己,“没身不殆”,是说“不自生”的精神是修道所依循的根本原则,意即看住自己内在的欲望,通过长期、艰巨的修习,领悟“习常”的道理,从而走在大道上。而本章紧接着说,还要特别注意的是,要防范外来的欲望诱惑,不致偏离大道。然后,举例说,人民就是受了诱惑放着平坦的大道不走而喜欢小径的。言下之意是,普通人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主导者和起示范作用的统治者也跟人民一样“好径”,就不应该了!接着,就历数了一般统治者种种的“好径”行径,以“是谓盗夸”进行讽刺和批判,最后的定性是,“非道也哉!”

在流行的解读里,放着本书、本章的要义和字的基本含义而不顾,“唯施是畏”里的“施”,是被嫁接为“迤”的;“朝甚除”里的“除”,是被引申为“腐败”的;至于“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当解释为什么是“民”而不是“人”时,有一些人是和稀泥的态度,说“民、人”通用,全都是跳出本章另找理由的做法。我是极不认同类似的学术手法的。

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如何理解“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我的翻译是:(“习常”的道理,)使我坚定地认识到,要一直行走在大道上,唯一要警惕畏惧的是:指向小径的旗帜的诱惑。

1、“使”字,是从语意上,把前一章连接了起来。“使”在《道德经》里,一共出现11次,都是“命令”的本义,取“让、令、叫”的意思。由此可见,在这里,“使”之前,即前一章所说的是因,其后说的是果。我看很多人把它理解为“假使”,说“假使我确定无疑地知道”,或者是“假使我稍稍有点知识”,是不对的。一则,老子用“若”表示“假使”,比如,“若使民常畏死。”二则,把“介然有知”这样坚定而且明确的“知”,变为一种假设性的东西,把来源于“习常”的确定性领悟给模糊掉了,因而是错误的。

2、“介然”。形容坚定执着的样子。“我介然有知”,是说自己有明确坚定的认知。把它看为“结果”,那“前因”是什么呢?大家看回前一章的“细读”,里面谈到:修道者让自己的光融合在万物的光里,不为了知欲而显耀自己,让自己复归于“明而洞见生命本质”的境界上,真正做到“不自生”而生,消除与外境的矛盾冲突和利益纷争,后续就不会给自己带来灾殃了。这样做,是通过长期、反复、艰巨的修习达到了“道之常”,就叫做“习常”。

简言之,“前因”就是对“习常”道理的领悟,而这里的“有知”,就是修道者从“习常”中获得了进一步坚定的领悟:除了对治内在的欲望外,还要预防外来欲望的诱惑。

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如何理解“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3、“行于大道,唯施是畏。”把前后两章联系起来,其根本意思是:只有“不自生”,才能行于大道,无遗身殃;对治了内在的欲望,就能行于大道,但是,修道者还要警惕和拒绝外来的欲望诱惑!否则,有偏到小径的危险。

“施”,本义是“旗帜”!加上人们舍大道而好小径,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招呼、引入小径的标识,意涵是“偏离大道的欲望诱惑”。我这样理解,书里是另有依据的。大家看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其中,“乐与饵,过客止。”说的是,好听的音乐和美味的食物,总能让过客停下脚步。该章的意思是,统治者在治理天下时执持“大道”,是能让人民长久归服和过上美好生活的。圣人提醒的是,在治国理政中,要把高阶的“道”端给人民,而不是用“乐与饵”的低阶欲望去诱惑人民。

而本章侧重的意思是,修道的人刚从“习常”中对治了“自生的欲望”而走上了大道,唯一要警惕害怕的,是再次受到外来欲望的诱惑而重蹈覆辙,毕竟大道是“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的,小径入口处的“施、乐、饵”,相当于对走在大道上的“过客”吆喝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是一些极大的欲望诱惑,确实需要警惕和防范,老子表达为“唯施是畏”。

很多人把“施”通假为“迤”,取逶迤曲折之意,再引申为与大道相对的“邪路”;更有甚者,直接就说“施通邪,指邪路。”相应的翻译是,“假使我确定无疑地知道,在大道上行走,就只怕走上邪路。”或者是,“假使我稍稍有点知识,在大道上行走,唯一害怕的是走入了邪路。”

大家不要以为说了“害怕走入邪路”就没错,其实,这在学术上是错得离谱的。什么是不能离的“谱”?一是字义,强行通假嫁接,就是离谱;二是原文原义,偏离原文逻辑,有违该章主题要义,就是离谱。大家仔细体会一下,一个人说他已经走在大道上了,又说害怕走入邪路,重点表达的是自己对“大道”的怀疑,或许有那么一点走偏的担心,但是这里原有的正邪分野(“施”所象征的欲望诱惑)给弄没了;而老子说的是,一个人已然领悟到自己走在平淡无味的大道上,而且要一直走下去,唯一要警惕的是自己不要中了偏离大道的诱惑(施)而走到邪路(径)上。

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如何理解“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我的翻译是:本来,大道是极其平坦的,而人民却喜欢走(崎岖的)小径,(很大程度,是偏离大道的诱惑使然。)

这是承接前面的意思所举的比拟例子,说的是,普通的人民就是受了“施”所代表的欲望诱惑,放着平坦的大道不走,而喜欢走崎岖的小径。

其实,结合后一段的意涵,这句话老子真正要表达的是,人民不懂得“习常”的道理而“好径”,是可以理解的,却没想到国家的统治者,也同样受了欲望诱惑而“好径”,就不应该了;还要看到,起主导和示范作用的统治者的“好径”,是因,作为“民之难治”表现的“民之好径”,是果。

有一些版本写的是“人好径”,有人说,“民”和“人”通用,这是和稀泥的说法。我之前也用了伪通行本的句子,现在,仔细体会老子之所以用“民”字,是有其深意的,就是借以批评统治者不该有的严重错误。

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如何理解“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我的翻译是:(没想到,很多统治者也是“好径”的。)他们疏于政事,朝堂经常安静得只剩下台阶了,治下的田地都很荒芜了,仓库也很空虚了。

1、意译里,为什么要加上“没想到,很多统治者也是'好径’的”呢?从作文上来说,这叫做承前启后。老子的重点不是“人民”,心心念念要给“统治者”宣讲治国的守则,这里是从反面讲,很多统治者也是“好径”的,批评其不作为的行径和“盗夸”的嘴脸,直言其“非道也哉”。

2、“好径”的表现是什么?老子从统治者的角度说,人文上的“好径”,这里表现为“治国理政的不作为”,具体而言,是“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统治者不决策,不行政,结果是没有收成。

说一下“除”字。它的本义是“宫殿的台阶”!我们知道,古时候,朝庭议事是在宫殿里进行的,君王在上,臣僚们在下,中间就隔着几级台阶。大家看,“除授”官职、称呼“陛下”,都与这些代表高下、尊卑的台阶有关。所以,我把“朝甚除”,翻译为“朝堂经常安静得只剩下宫殿的台阶了”,象征君臣的懒政和不作为,而且语意上与后面的“田甚芜、仓甚虚”是搭配的。不过,很多人把“除”解释为“扫除、整洁”,但又觉得与句意不搭,于是就引申为“腐败”。如此随意地引申字义,实在看不下去。其实,我们多奔着字的基本含义去,就容易和老子想到一块了。

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如何理解“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我的翻译是:而他们却穿着文饰的衣服,带着锋利的宝剑,饮食都吃到厌饫了,还拥有富余的钱财和货物。(当他们以这样的情形出现在人民面前的时候,)这叫做强盗的自我夸耀,就是没有走在大道上啊!

1、行文中说到,有文饰的衣服、锋利的宝剑、丰盛的饮食、富余的钱财和货物。注意,这些可供享受的东西并不是通过发展经济的正道而获得的,从后文“盗夸”的说法可知,这是统治者从人民那里盗取、走捷径来的。在不作为的前提下,还有这些奢侈的东西和生活,是奔着它们去的,所以,也可以把它们当成欲望的诱惑,即所“畏”的“施”。

2、“是谓盗夸”,说的是,统治者以奢侈的形象得意地出现在人民的面前,无异于“强盗的自夸”!这是老子对欲望奴隶叠加财富的掠夺者的精妙描述,更是极大的讽刺和严重的批判!既然欲望的获得和享受是“强盗”的性质,统治者势必与人民发生了矛盾冲突和利益纷争,后续是会给自己带来祸患的。这不就从反面印证了上一章强调的“复归其明,无遗身殃”吗?

3、“非道也哉!”是一语双关的总结和定性。追逐欲望的人,在器的层面乃至“道”的层面都没有走在“大道”上,预示着不能长久。

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如何理解“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细读后语】

说一下,“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毕竟老子也把一般的统治者归到“好径”的人群里,意味着“好径者”还是众多的,所以,仍然可以把它当成“人好径”来理解。这样一来,悖道的俗人,与得道的圣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其中,“大道甚夷”,内含了一个纲领性的比拟。大家都知道,“道”,是老子为“自然”起的一个名字,但是老子为什么要用“道”这个字呢?老子从“自然”中领悟到了“可供人们奉行的道理(道可道)”之后,为了宣讲的方便,把本义为“可供行走之路”的“道”作为其思想学说的最高概念范畴。因而,我们看到,具象与抽象两相比拟,非常形象贴切。

第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自然之道,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确实是存在的,而且作用无穷无尽。怎么向读者说明这个意思呢?在器的层面,大道区别于小径的重要特征在于:平坦、宽大、笔直、畅通。我们可以设想,大道的这些特征都无限扩大,以至于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由于它们极为广大而看不到参照物,发现不了大道的构成因素,就认为“大道”不存在,这种情形就叫做“视之不见”。因为“夷”字的含义是“平坦”,老子就指定它代称大道的所有特征,所以才说“名曰夷”。其实,由器上升到“道”的层面后,“夷”的本质,就是“大象无形”之“自然”。

2、整句话,内含了一个现实性的比拟。老子说的是,俗人们舍真理而取谬论,就好像他们舍大道而取小径一样;而且还点明了取舍的原因,即因为对大道视而不见而舍之,对小径因为受了欲望诱惑而取之。《道德经》里一些重要的论断,与这样的比拟是相应的。

第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我的翻译是,“(人们往往以自己认定的道理和概念,来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我这里所讲的道理,是真正可以奉行的,但不是那些人们认定为恒常不变的道理。”

老子开篇为什么要谈“道”和“名”呢?我们知道,人的行为举止都是以自己认知的道理(包括“名”即名称概念所体现的价值理念)作为依据和出发点的。而问题的关键是,所依据的“道理”,是否能给自己带来预想的正向结果?正像喜欢走小路、走捷径的人自有其理由一样,俗人们在行为造作中也有其自以为恒定不变的死理,即“常道”,据之而为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而老子提供的是超越世俗知见的“道”理,即“非常道”,据之而为的结果,是“无为而无不为”。以“非常道”颠覆“常道”,是整部《道德经》的主打内容。

还有,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我的翻译是,“(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道究竟在哪里?)与'俗人们认定为恒常不变的道理及相应的作为’相反的,就是道的运行。”

就老子的着眼点来说,现实里,统治者普遍地祸患不断,国家昏昧不已,这些乱象的直接原因就来自统治者“好径”的行径,而“好径”的动因又是什么呢?老子认为是其悖道的欲望和认知导致的。既然现实里悖道失德是普遍的现象,那么从现实的反面看,就可以发现“道”的运行了。整部《道德经》大部分篇幅都在直接谈“俗人的观念和作为的反面就是道”!这是极具现实指导意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