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少交税,老祖宗为啥选择剁手剁脚?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2023-09-18 发布于北京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谢承汇

策划:谢承汇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在古代,税收总的来说分土地税、人头税、商品税。先说土地税,这跟今天我们买房交的土地税不一样,古代的“土地税”是种地之后要从收成里上交一部分给朝廷。这个税种的历史太悠久了,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 遂公盨

2002年,专家考古时发现一个西周遂公盨。上面刻着一段文字,说的是“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迺差地设征。”这里的“差地设征”,其实就是收土地收成税。

虽然大禹本身传说成分比较大,但西周时期这个记录说明,当时已经有征土地税的了。而且这个贡税比例已经有了明确说法,按今天话说就是十一税,土地收成的10%需要上缴朝廷。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大夫李悝改革,正式把土地税的比例定在十分之一,其他国家也有样学样。

 商鞅画像

除了土地税,人头税也是古代王朝的主要税收来源,战国时期,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为了给秦国聚敛财富,商鞅创立了两个税:一是田地税,另一个就是人头税。田地税抽的比较狠“泰半,三分取其二”,就是说要秦国百姓每人每年要把三分之二的收入上交国家,高达66%的税率。


由于抽税抽的太狠,而田地税又不好钻空子,秦国百姓就在人头税上想办法。由于秦国的人头税是按家庭为单位收取,那怎么逃税呢?比如家里两个孩子都结婚了,但就喜欢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死活是不分家,全家人挤在一起住,全家八九口人,算来算去还是按一个家庭来收税。
这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大善人商鞅提出解决顽民偷税漏税的办法:“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在大秦,你家有两个男孩,成年以后如果不分家,就要成倍罚。没过多久,商鞅再次颁布法令:“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严禁父子、兄弟同宅居住。

当然,商鞅搞这些法令的目的除了表面上杜绝秦民偷税漏税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耕战”。编户齐民中的秦民越多,秦国汲取民间财力和人力的强度就越深。

 在某些影视剧中,商鞅自带主角光环,一心为秦民谋福利,深受大秦黔首爱戴,而这种戏剧形象和历史形象完全是两个人

刚才说的土地税和丁税,还有就是财产税,商业税,房产税和契税。这些税种征得也比早,因为没有一个朝廷会跟钱过不去。先说说财产税,这个税收项目,至少从汉代开始就有明确记载了。

那时候的财产税也叫缗钱。缗,其实就是把以前枚铜板穿成一串儿,所谓缗钱,就是从这一串铜钱里,抽走一部分。汉代有专门的税官,到各家各户统计财产。甭管您是做生意挣得,还是土里挖的,都折合成铜板交税。

至于抽走比例,官方规定是6%,一千抽走60个,但实际操作中,那就看下面官员的心情了。相传东汉有个税官,在管辖范围有个规定,凡是交缗钱,除了朝廷规定之外,还要额外给自己10个铜子儿。税官也有话说:我们跑前跑后,跑坏双鞋都是自己出钱买。为了完成工作,收点儿好处买鞋了。

 汉武帝刘彘不仅是战争狂人,也是敛财专家

而汉朝打击偷税漏税的办法同样非常给力,汉武帝时期,为打击可能存在的偷税漏税行为,刘彘先后颁布了算缗告缗令:即对财产隐瞒不报,少缴财产税的富商豪强重拳出击。“匿不自占,占不悉,戍边一岁,没入缗钱。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如果有隐匿财产不申报,有所隐瞒的人,惩罚他戍边一年,并没收财产。如果有人举报他人隐匿财产,一经查实,就以罪犯隐匿财产的一半奖给举报人。

据相关记载,在这次武帝时期的打击偷税漏税的专项行动中,汉帝国中产以上的家庭大都被告发并破产。

到了唐宋时期,随着中西方贸易往来频繁,经济得到发展,像交易税,商品税,房产税,契税也随之出现并成为常规税种。比如唐德宗时期规定,各地官员按房屋好坏,征收500到2000钱不等的房产税。如果不交,或者少交一个房子的税,就杖刑伺候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到了宋代,朝廷格外重视征缴商品税。宋太祖刚登基,公元960年,大宋朝廷就颁布了商品税交易税的法规,叫《商税则例》。全国设立1800多个专门收税机构商税务,要求每个商税务都要制定商品税收,公布各项商品税收比例,以及各种买卖需要缴税比例。

到了明朝时期主要税种不变。不过对于偷税行为,碰上朱元璋这种六亲不认的皇帝就惨了,据《明史》记载,驸马欧阳伦,搞了几十车没纳税的茶叶,从中牟取暴利。后来此事败露,朱元璋听后直接把自己女婿赐死。

说起来,即便古代某个时期税收比例不算太高,但也架不住下面的人层层加码。老百姓交不起,自然就得琢磨怎么逃税。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隐瞒田产。云梦睡虎地秦简里就有相关记载:“部佐匿诸民田,诸民弗知,当论不当?”部佐隐匿百姓田地而百姓不知道,是否论罪?关于这个问题,秦简里也有回复,已向百姓收取田赋而不上报的就是匿田罪;未收田赋的,不以匿田罪论处。

 两权相害取其轻,给豪强地主做佃户还是比直接给朝廷纳税服徭役好过一点

古人之所以藏匿土地逃税,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古代有个特殊制度。比如说皇帝喜欢某个大臣,会赐给他田地,并且规定他在封地内可以自行收税,收税后不用上缴朝廷。既然如此,那大臣就会想办法兼并土地。而被兼并的农民中也有自愿的。这其中有些人嫌朝廷税收太高,不如把土地交给大臣,自己当佃户,租田的费用远远低于要缴的税。

于是,历朝历代就常常出现这种土地藏匿行为。比如明朝嘉靖时期的内阁首辅徐阶。此公当年颇得万历喜爱,赐了他不少土地。周围不少农民主动把土地兼并给首辅大人家,就是为了方便逃税。后来徐阶退休回家,海瑞弹劾他私占土地偷税,最后一查,这个退休老干部家拥有的不纳税土地在六万亩以上。

既然土地可以瞒着不报税,那编户齐民下,人头税怎么办逃?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虚报年龄。秦朝规定,7岁以上开始交人头税,那就尽量把自家孩子的岁数往低了报。再稍微贿赂一下官府,虚报年龄也就没人追究了。再比如朝廷规定60以上不用纳人头税,按前面的思路,往高了报,明明刚40,长了一张65岁的老脸,那就说自己70。

 在苛捐杂税的重压下,往往等不到自己犯罪被剁手剁脚,老百姓自己就把这事儿办了

如果这俩不好使,也有别的办法。古代有种东西叫“福手福足”,就是老百姓故意砍断自己的一只手脚,把自己搞成残疾人。古代王朝对残疾人有减税政策,还不用服徭役。虽然断手断脚,成了残疾人,但可以不交税不用服徭役,这笔买卖值。所以,这种自断手脚的被称为“福手福足”。可见古代税收比残疾还让人害怕。

另外因为出家人不交税,相当多人就假出家,做个假和尚老道。不光装和尚可以逃避征税,契税也能逃。稍微贿赂一下官府,明明一头牲口5吊钱,就在契票上写3吊,也能少交不少税。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