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恒生科技才是中国版的纳斯达克

 牧财人 2023-09-18
我笑创业太硬,科创尚幼,中版纳斯达克还数“恒生科技”。
从编制规则来看,纳斯达克100与恒生科技等几只指数都是市值加权,也都不涵盖传统金融行业;
从行业分布来看,恒生科技更接近纳斯达克100,以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为主,而创业板的工业成分含量过高;
从成分股来看,恒生科技的成分股基本都处于行业头部,科创50在半导体方面虽不遑多让,但软件方面还相去甚远,而纳斯达克100的前10大成分股中有4家属于软件服务行业;
从净资产收益率(ROE)来看,纳斯达克100遥遥领先,恒生科技垫底。如果时光倒回2020年,我们会发现恒生科技的ROE高达32.46%,如今平台企业的限制正在逐渐放松,ROE即使不能恢复曾经的巅峰,也没理由继续在个位数徘徊;
从近一年的波动率来看,恒生科技断档式领先,这也是持有者体验不佳的主要原因。
尽管恒生科技近两年体验不佳,却成了我的重仓基金,一半是因为长期看好,另一半是因为不断补仓,目前还处于略有浮盈的状态。
长期看好的原因如下:
(1)优秀的成分股。恒生科技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上市公司,而互联网仍然是当前最好的商业模式,几乎没有之一。
(2)无论是已经偃旗息鼓的元宇宙,还是如火如荼的ChatGpt,恒生科技中的那些成分股都还是这些新兴科技的领先者。
(3)港股市场是全球资金参与的市场,估值定价的合理性更强。
(4)南向资金通道打开是大势所趋,有助于提升企业估值,尽管这一趋势现在由于某些原因放缓。
如果真如我所描述的那么美好,恒生科技过去两年的体验也不至于那么糟糕,其潜在风险始终是萦绕在投资者心中的阴影:
(1)恒生科技成分股盈利能力较弱,2021年30只成分股中有14只归母净利润为负,其中不乏京东、商汤等明星企业,随着外部环境的转好及企业对商业化途径的不断探索,2022年整体盈利能力应该会有所转好。
(2)港股乃至境外市场不再是大陆新兴科创企业上市的首选,恒生科技未来成分股的市场竞争力可能会趋于弱势。
(3)港股受国际形势影响大,资金波动大
(4)港股流动性下降,甚至有趋于枯竭的可能性,这是去年港股市场下跌过程中声音最大的论调,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2)-(4)毕竟还只是不可预测的未来,如果只看当下的成分股,恒生科技依然是最接近纳斯达克的指数,针对其巨幅波动的特点,投资思路可以总结为以下十六字真言:
轻做波段,大跌大买,关注宏观,大涨大卖。
(以上仅为整理投资思路所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