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百练:文学史编撰的理念与方法

 一中大语文 2023-09-18

材料一:

编写文学史必须文学价值与文学史价值兼顾同时又对两种价值进行区分。一部文学作品的可能价值有两种:一为文学价值,二为文学史价值。这其实是一种常识。当然,这是从可能性的角度而言。

文学名作其实有两种,一种可称为“文学名作”,其成为名作的原因,是自身高度的文学性,是具有突出的文学价值;一种,则可称为“文学史名作”,其成为名作的原因,是具有明显的文学史价值。具有突出的文学价值的作品,必然具有起码的文学史价值,而具有明显甚至很高的文学史价值的作品,却未必具有起码的文学价值。所以,“文学名作”一般说来也同时是“文学史名作”,而“文学史名作”却未必有被称作“文学名作”的资格。

所谓“文学价值”,就是通常所谓的纯文学价值,这是一种可独立于时代、独立于同时代的文学潮流、不依赖于与其他作品的关系而具有的价值。世世代代的人,都是可以在不知道作品产生的时代、甚至不知道作品的创作者是谁的情况下,感受其价值。所有的文学杰作,所有的优秀作品,都具有这种价值。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他们诗歌的价值,不依赖于任何外在因素而存在。“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这些诗句,是何时何人所作,它们与时代有怎样的关系,与他人创作有哪些牵连,对我们的审美欣赏来说,并非关键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在抛开一切外在因素的情况下孤立地欣赏它们,并感受它们巨大的文学价值。

当然,说自身具有高度文学价值的作品可以脱离时代、脱离与其他作品的各种牵扯而欣赏它们,并不意味着它们与时代、与其他作品没有关系,更不意味着了解它们与时代、与其他作品的关系,对于欣赏它们没有必要。如果懂得它们与时代、与其他作品的关系,能更深切更准确更细致地欣赏它们,能更精当地理解它们的文学价值。

在这里,文学史著作可以显出自己的一种价值。文学史著作在评说那些自身具有高度文学性的作品时,不能满足于对作品本身的阐释,不能脱离时代、脱离与其他作品的关系而孤立地品鉴它们,而应该尽可能全面深刻地揭示它们与时代、与其他作品的关系。人们阅读了文学史著作对优秀作品与时代、与其他作品之关系的揭示,就能更好地欣赏这些作品,就能从这些作品中得到更大的审美享受,同时也就认识到文学史研究、文学史著作的编写的确是有必要的。

至于仅仅具有“文学史价值”的“文学史名作”,是指一部作品或者由于手法的新颖,或者由于观念的大胆,当然还可以因为别的某种文学的或非文学的原因,在它问世的时候产生了重大反响,激发了人们的思考、争论,引起了他人的仿效,甚至开辟了一个文学时代。

但这样的作品,尽管在当时手法新颖、题材特别、观念大胆,但本身在艺术上却未必很成功,未必是成熟的精品,因而也就未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所以,这样的作品,尽管当时令人耳目一新,交口称颂,但后人却难以从中得到充分的审美享受。对于后人来说,它曾经新颖的手法也已不再新颖,曾经特别的题材也已不再特别,曾经大胆的观念也已不再大胆了。这些只具有文学史价值的名作,对后代的一般读者没有吸引力,是理所当然的。它们只对后代的文学史家或其他以“文化”为职业的人有意义,对一般读者其实并无多大意义。

但是,它们在观念、手法、题材等方面开辟了道路、启发了他人。同时代的他人或后代的人,把它们开创性的观念、手法、题材,挖掘、运用、展现得更深刻、成熟、透彻,因此也就创作出了更成熟、更精美、更具有美学魅力的作品。如果说,具有高度文学性的作品可以脱离具体的时代、撇开其与其他作品的关系而感受其价值,那么,仅仅具有文学史价值的作品,则必须在与时代的联系中、必须在与同时或后来其他作品的牵扯中,才能见出其价值。

所以,在文学史著作的编写过程中,要“文学名作”与“文学史名作”兼顾,要“文学价值”与“文学史价值”并重。如果只评说那种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作品,而置虽无很高文学价值但有很高文学史价值的作品于不顾,非但没有说明文学发展的真相,也没有说清那些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作品是如何产生的。当然,在评说那种虽在某些方面具有开创性但本身并不成熟的作品时,既要充分说明它们在文学发展中的意义,也要强调它们本身的不成熟、不完美。

(摘编自王彬彬《文学史编撰的理念与方法》)

材料二:

《女神》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颇高,一般的文学史著作都开辟了专门的章节对其进行介绍评述。在流传广泛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学者们认为《女神》在新诗发展上的主要贡献是:“它一方面把'五四’新诗运动的'诗体解放’推向极致;一方面使诗的抒情本质与个性化得到充分发挥与重视,奇特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翔起来。”但笔者以为,《女神》虽然突破了古典诗歌的束缚,是新诗的奠基之作,在文学语言和形式上是诗歌发展史上的巨大革命,开一代诗风,其地位不容忽视,也不容置疑;但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中,《女神》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并未超越古典诗歌。《女神》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转折期(即诗歌由古典走向现代的重要发展时期)的一个代表性作品,但要称其为穿越时空、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文学经典文本却值得商榷。

(摘编自吴正华《〈女神〉的文学价值再认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部文学作品具有两种价值,一为文学价值,二为文学史价值。

B.“文学名作”不仅文学价值突出,还具备着起码的文学史价值。

C.我们完全可以抛开一切外在因素,孤立地欣赏感受“文学名作”。

D.只具有文学史价值的名作,对后代的一般读者没有太大吸引力。

2.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史著作对优秀作品与时代、与其他作品之关系进行揭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理解“文学名作”。

B.如果一部“文学史名作”手法十分独特,但若其在艺术上不够成功,也不能判断其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因为本身文学价值不高,那些仅仅具有很高文学史价值的作品,往往容易被文学史著作的编写者忽略。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论证了编写文学史要文学价值与文学史价值兼顾又对两种价值进行区分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一观点,下列选项不符合文学史编撰理念与方法的一项是(   )

A.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被赐金放还后,编撰文学史时应对背景加以说明,更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李白梦游仙山的情感所指。

B.虽然《女神》艺术成就并未超越经典,但开一代新诗风,促成了一批优秀现代诗歌的产生,所以它是编撰文学史不可忽略的作品。

C.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学史著作的编写需要特别注重去粗取精,挑选最优秀的一批作品选讲。

D.仅有文学史价值的“文学史名作”,在文学史著作编写时,应该对其做客观评述,不能因其文学史价值而忽视文学价值上的缺陷。

4.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同时还特别说明,安史之乱时,杜甫被叛军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目睹长安的破败景象而写下《春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以上评述的理解。

【参考答案】

1.A2.C    3.C    

4.①文学名作可独立于时代。该句是文学名作中的名句,它具有超脱其时代的审美特性,有感时伤别的同类经历者读它皆能感同身受。②特别说明该诗作的写作背景,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品味杜甫诗作背后的深厚家国之情。③编写文学史时应注意说明优秀作品与时代的关系。特别说明其写作背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欣赏名作,体现了文学史著作的价值。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部文学作品具有两种价值”错,依据材料一“一部文学作品的可能价值有两种”,选项表述把原文的或然改为必然。同时,根据材料一第3自然段中“具有明显甚至很高的文学史价值的作品,却未必具有起码的文学价值”可知,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那些仅仅具有很高文学史价值的作品,往往容易被文学史著作的编写者忽略”错误。材料一尾段明确说:“在文学史著作的编写过程中,要'文学名作’与'文学史名作’兼顾,要'文学价值’与'文学史价值’并重”,作为文学史著作的编写者,是不应该忽略具有很高文学史价值的作品。同时,结合整个材料一内容,研究具有很高文学史价值的作品,也是文学史著作编写的必须关注的内容。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内容,关于文学史编撰理念与方法,集中在尾段,重点是:在文学史著作的编写过程中,要“文学名作”与“文学史名作”兼顾,要“文学价值”与“文学史价值”并重。因此 A B D内容均符合文中文学史编撰理念与方法。

C.“文学史著作的编写需要特别注重去粗取精,挑选最优秀的一批作品选讲”错误,尤其是“挑选最优秀的一批作品选讲”理解有误,不符合文中文学史编撰理念与方法。尾段“如果只评说那种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作品,而置虽无很高文学价值但有很高文学史价值的作品于不顾,非但没有说明文学发展的真相,也没有说清那些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作品是如何产生的”对此有清晰而明确的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