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今对阳明心学的误读与偏见,这些才是它的真谛

 青白眼e1vedie6 2023-09-18 发布于江苏

#讲好中国文化#引言:毛同志19岁读阳明心学,蒋先生17岁读阳明心学,他们取得了盖世之伟业;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自己的腰牌七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也最崇拜王阳明。

郦波老师说,我们什么时候读王阳明都不晚,读它的意义在于解放自我,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是和这个世界和解,其实是最终要跟自己和解;而实现和解的最佳路径,就是读阳明心学。

阳明先生弥留之际,众弟子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先生最后留下这八字的遗训:“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中国最后一位圣人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阳明先生在尘世只待了57年的光阴,但他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却给后世留下了取之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阳明心学。但由于年代久远,当今对阳明心学产生很多误读与偏见,那么,什么才是它的真谛呢?

一、心学,是王阳明的发明?

很多人认为阳明心学是王阳明创立的,就想当然认为心学就等同于王阳明心学。其实,阳明心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他接受陆九渊(陆象山)心学来的,而且心即是理,也是由陆九渊提出的,陆提出心是万物本源,天地万物皆在心中。

那么,阳明提出的“心即是理”与陆九渊“心即是理”,又有何区别呢?按照阳明先生的话简单的来说,两者并没有区别,只是陆九渊提出这个论断后,没有成体系,比较粗糙,阳明先生把它丰富起来,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

二、良知,恶人不会有?

在阳明先生看来,每个人都有良知,但现在很多人认为这太过武断,因为无论是阳明先生同时代而且还差点要了他命的大太监刘瑾,还是当今很多罪大恶极却“慷然赴死”的人,他们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良知?

有,当然有!在阳明先生看来,这些人不过是泯灭良知,但是良知并没有丧失:有的人之将死,会其言也善;也有的人,死到临头却不敢面对自己的良心,装作大无畏的样子,但内心是虚弱的;还有的人,良知彻底被蒙蔽了,还偏执地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死得其所!

我们生活在凡尘俗世,我们的内心每天受到外境的诱惑与干扰,所以要下克己功夫。这就好比一把会生锈的铜镜,我们每天都要勤擦拭,只有这样它才会照出事物本真面目。人心也是这样,要不断反思,克服自己的私欲,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原有童心。正所谓:“心似明镜台, 身是菩提树,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三、知行合一,知和行到底谁在前?

当今还有很多人因为知与行的关系争论不休:当年朱熹认为知在前,格物才能致之;也有人却认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行比知重要。

现在有人进一步认为,知和行的关系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这样看起来好似全面,把这两者放在同等重要地位,比上面的观点更进了一步,但还是没有把握知行合一的真谛。

在王阳明看来,知和行就是一体,不过是同一件事在整个过程中呈现的两个不同层面。举个例子,一个人整天夸夸其谈孝道,但他什么孝道的事也不做。那么,这样的人能说是真正知道孝道吗?当然不能!我们判断一个是否懂得孝道,不但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所以,所谓的知行合一,没有先后,它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为了方便阐述过程,才人为地把它分成两个层面。其实,当我们说知的时候,就包含行的层面;说到行的层面,就已经包括已经知的层面。知行合一,是真知真行,说到底就是一,而不是二合一。

四、心外无物,阳明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

说到“心外无物”,现在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这肯定是主观唯心主义:我们心里想不到这件事物,难道这个事物就不存在吗?这里还有一公案:

根据《传习录》,有人问王阳明: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这句话是说,你王阳明说这个世上所有事物是没有不关心的,那么,你看这山中的花开放与凋谢,跟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王阳明回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是说,你没有看到这花时,这花跟你的心一样处于静寂状态;一旦你来看到这花时,你的心与这花都分明起来,你就知道这花并不在你心外。

从上面回答来看,阳明先生绝不是否定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是把事物存在分成寂与显的两个状态,这比一般人要高明得多,因为它把事物存在的客观性与人内心的能动性统一了起来。

阳明先生所谓的心外无物,其实说的是人生的崇高境界,我们一生修行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把天下所有事物都容纳到我们心里,都变成我们关心的事。这也是儒家一直倡导的:心系苍生,胸怀天下。

最后,我们怎么能学好、用好阳明心学呢?王阳明《传习录》曰: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这句话意思是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