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花诗社》为何定在三月初二?

 蟾宫折桂凤来仪 2023-09-18 发布于安徽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海棠诗社”成立。春睡海棠喻美人,西府“女儿”姐妹情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暗合黛玉的孤傲不畏严寒的气节。而海棠和后面菊花相配代表高洁、长寿及悼念。

作者安排在秋季,明为了纪念九月初三离天日巳时没了的黛玉父亲林如海,暗为纪念佩玉的父亲陈名夏遇难日,更是纪念襄王妃董小宛的逝世。

第七十回重建《桃花行》选择在三月初二,何故?有人会说三月正是桃花芬芳的时节,我以为三月初二是寒食节,又叫“冷节”。这天不生灶火,吃冷食,以纪念春秋战国介子推大将的忠诚。而作者石兄在这天立社作诗“”桃花行”,应是为了纪念其好友明末清初抗清民族英雄陈子龙。陈子龙就是在寒食节夜离开情人柳如是,投身复明运动,从此天涯各一方,但心心相惜。演绎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林黛玉作一首《桃花行》后,建议每人作一百韵。宝釵说“使不得,从来桃花诗最多,纵作了必落套,比不得你这一首古风。须得再拟。”桃花拟人,是不是暗示黛玉要表达的人物情感很特别呢。这首诗以非常低沉的笔调,通过鲜艳明媚的桃花和孤独悲伤的人多方映衬、反复对比,塑造了一个孤独、忧愁、哀怨、伤感的少女形象。 诗中最伤感的词语就是,帘内人憔悴,栊外花艳媚,水映胭脂冷,泪干春尽,花谢花飞,最后是杜宇滴血 ,寂寞空对月泪痕。可谓生死两茫茫。这首诗非常符合“冷节”特色。陈子龙冷首冷面冷心被清兵所杀可让人寒心至极。可痛心的是这位明末最伟大的词人被无名小卒所杀。

陈子龙的一首《春日早》可谓是激起作者心中的对昔日好友的怀念之情。

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

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

想来“红楼梦”是那个时代文人雅士的共同梦想。这里更支持《红楼梦》一书背景就是明末清初,作者可能和陈子龙有关联。

宝玉认为黛玉的桃花行不像蘅芜之体。宝釵言“所以你不通。难道杜工部首首只作'丛菊两开他日泪’之句不成!一般的也有'红绽雨肥梅’'水 荇牵风翠带长’之媚语。”这是作者借宝钗之口让人们再次想到陈子龙。

因为“杜工部”是指杜甫,他的诗除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还有歌颂安史之乱的何将军的两首诗: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诗中以雨水胭脂及绿风等字出现和“桃花行”里此句很是一致。

反复强调杜甫的诗暗示读者“桃花行”应该是歌颂一位抗击倭寇的将军。而结合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到六十九回内容,这位将军应该就是明末清初抗清复明民族英雄陈子龙。

明末清初南明抗清民族英雄,方以智的好友陈子龙,人称“工词”,明末第一词人。一个是隐龙,一个是子龙,都是出生是他们的母亲梦到龙附身和或附壁缘故。作者借寒食节和杜工部悼念将军的诗,让读者联想起明末时期陈子龙将军。陈子龙被清兵围困,早已做好为国捐躯死不投降的打算,投水而亡,清兵仍然剑斩其首级,可谓冷面冷心,胭脂血泪入冷水之人。这就是为什么《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有言“冷二郎一冷入空门”,这回有二次提到冷心冷面,就冷字或表示流水眼泪之词七处以上。如“弟纵系水流花落之性,然亦断不舍此剑者。”“飕飕,明亮亮,如两痕秋水一般。将靶一掣,里面却是两把合体的,一把上面錾着一“鸳”字,一把上面錾着一“鸯”字,冷飕飕,明亮亮,如两痕秋水一般。”“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便随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

作者说柳湘莲是“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这就是明指柳湘莲是指陈子龙将军,而尤三姐好比柳如是。柳如是一直小生打扮其实就是男士的形象。作者特意来了个性别互换,角色互换。而他们的故事就好比现实中陈子龙和柳如是各自的经历。

二人在崇祯五年一次诗社聚会认识的,后彼此相爱,定情信物是鸳鸯诗(剑)。陈子龙赠予柳如是《湘娥赋》,柳如是作《男洛神赋》回应他。陈子龙抗敌前就托人归还了彼此信物和柳如是的一本诗集《戊寅草》。这和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描述情节相似:忽听环佩叮当,尤三姐从外而入,一手捧着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向柳湘莲泣道:“妾痴情待君 五年矣,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

第七十回,宝玉看到桃花行诗笑对宝琴说给宝钗听:“妹妹虽有此才,是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众人听宝玉这话都笑了。作者安排这一段并不只是黛玉悲自己的离散之情而是有所指。是指陈子龙和柳如是离别在三月初二寒食节这夜。有诗为证:《寒食雨夜》

年年风雨任平生,梦里春晖作意行。

惹起鸳河半江水,然人自此不胜情。

合欢叶落正伤时,不夜思君君亦知。

从此无心别思忆,碧间红处最相思。

陈子龙夫人非常介意柳如是青楼出身,结果是棒打鸳鸯。故演绎一段生离死别的感人爱情故事。真如《红楼梦》脂批:“”尤三姐失身时,浓妆艳抹,凌辱群凶。择夫后,念佛吃斋,敬奉老母。能辨宝玉,能识湘莲,活是红拂、文君一流人物。”

这里的尤三姐失身应该是指陈子龙就义时的情景。面对满清围困誓死不投降,面对冰冷的河水一跃而入,化作几朵莲花随风飘去。

壮烈殉国后,其门生王沄、轿夫吴酉等人找到他的遗体并妥善殓葬。这也符合尤家二姐妹死后那日送殡,只不过族中人与王信夫妇、尤氏婆媳而已,此王信夫妇就是王沄和轿夫的合称。

“鸳鸯剑能斩鸳鸯,鸳鸯人能破鸳鸯,岂有此理?鸳鸯剑梦里不会杀奸妇,鸳鸯人白日偏要助淫夫,焉有此情?真天地间不测的怪事。”

这里的鸳鸯剑可叫人想到清兵砍下陈子龙头的剑是无耻剑,而柳与陈的鸳鸯剑是真情剑。就是那一对鸳鸯诗爱情句,尽显他们之间是真情。

柳如是在陈子龙死后,一直着道士装束,倾家荡产支持反清复明运动。虽然她家门前除了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暗指其青楼出身。但是她比当时好多男子都有家国民族情怀。用自己陪嫁的钱财从满清政府手中救出钱谦益,金陵沦陷,勇敢投水殉国,还好被救起,而钱谦益言言水太冷,没下水几步就撤回。可见柳比钱有气节。看来喜欢柳如是的两个男人都和冷水有关,可谓天意。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众人作“柳絮词”,是在纪念陈子龙的桃花行之后,人们对盛春后花落絮飘零的追忆,说对柳絮也是对柳如是的未来给予许多可能性和评价。还是宝钗的《临江仙》写的好: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柳如是最终是和钱谦益结婚,但不妨碍她支持抗清复明运动。可谓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国学大师陈寅恪对柳如是评价甚高,誉其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晚年就是在双眼失眠下,口述为后人留下了不朽著作,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三月初二是寒食节,请记住我们的民族英雄陈子龙和柳如是一对鸳鸯,还有那把鸳鸯诗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