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⑮李小汾博士/20世纪中国绘画史学中的“苏联模式”研究

 WQ_AI_LYS_999 2023-09-18

设置星标后,再也不会错过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图片

20世纪中国绘画史学中的“苏联模式”研究

李小汾

图片

2010年在博士论文答辩现场留影

目 录

图片

内容提要  

导言  

一、研究对象界定及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绪论 美术史学中的“苏联模式” 

一、概念解说

二、思想来源

三、特征阐释

(一)在艺术史研究中注重对艺术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研究和阐扬

(二)在研究方法上提倡在主义马克思唯物史观指导下的社会历史学方法

(三)受特殊的社会政治情境影响,强调艺术史学的功利性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苏联模式” 

一、发生与生成

(一)主义马克思文艺理论在中国传播的苏联路径

(二)俄苏文艺理论、文艺思潮、文艺政策的引介和影响

(三)中国史学固有的经世传统和传统绘画(美术)史学的现代转型

(四)带有苏联印记的鲁迅、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二、表现与类型

(一)以唯物史观为治史原则:以李朴园为例

(二)社会学研究倾向:以岑家梧为例

(三)直接的苏联影响:以胡蛮为例

三、小结

第二章 政治笼罩下的“苏联模式”:1949-1966

一、“一边倒”的文化体制的确立

(一)“苏联模式”理论资源的译介

(二)“苏联模式”史学研究体制和生产方式的形成

(三)“苏联模式”思维研究队伍的形成

二、社会主义初期绘画史学中的“苏联模式”

(一)《美术通史》《世界美术通史》译介中反映出的“苏联模式”特征

(二)中国绘画史论著作中的“苏联模式

(三)绘画史学论文中的苏联影响

三、小结

第三章 “苏联模式”的变异与反思:1966-2000  

一、“苏联模式”绘画史学的变异:1966-1976

二、新时期对“苏联模式”的反思:1976-2000

(一)“苏联模式”在新时期的遗留

(二)新时期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三)论争之后的选择

三、小结

第四章 “苏联模式”的学理分析及总结  

一、“苏联模式”的学理分析

(一)早期的学术思想型

(二)后期的社会政治型

(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学术思想型向社会政治型发展的临界点

二、“苏联模式”绘画史学的流变轨迹

(一)学理先进时期

(二)政治介入时期

(三)变异为政治工具时期

(四)批判与反省时期

(五)回到学理探讨时期

(六)走向学术多元时期

三、“苏联模式”绘画史学的启示

(一)要正确对待学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政治对学术确实起着十分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作用,但政治绝不能取代学术

(二)思想引领史料是“苏联模式”的成功之处,但反对将艺术史研究哲学化、概念化,以及忽视史料和考据工作的做法

(三)绘画史学研究应综合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方法,走多元化的发展之途

主要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论文类

三、杂志报刊类

附录  

后记  

论文提要

图片

胡蛮《中国美术史》,吉林书店1948年版

图片

20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无不深受苏联的影响。在绘画史学方面也是如此。本论文主要探讨中国绘画史学中的“苏联模式”,即指一种不为时间和空间所限,已经在史学观点、方法论、叙述模式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有机结构,在苏联时期占据主流和统治地位,深受主义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俄苏文艺学、美学影响的绘画(美术)史学研究范式。

本论文对20世纪中国绘画史学中的“苏联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形成背景、表现内容、特点以及对当代绘画(美术)史学研究的启示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论文分绪论和正文四章,绪论是对绘画史学中的“苏联模式”在具体特征上作一界定,这是文章展开论述的一个基点。正文前三章力求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充分利用实证和比较的方法,从历史角度出发,实事求是、较为全面地审视20世纪“苏联模式”绘画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揭示它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以及不同特征;第四章对“苏联模式”的绘画史学从学理层面展开研究,对“苏联模式”绘画史学发展轨迹作一整体的总结陈述,并指出其可能给今天的绘画(美术)史学研究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20世纪;绘画史学;“苏联模式”;启示

图片
图片

    【湖评】

在中国现代形态美术史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来自日本、德国(德语国家)、苏联等国的文艺理论和史学范式曾给予了直接而又深刻的影响,或可谓为中国美术史研究与写作中的“日本模式”“德国模式”与“苏联模式”。其中,姜丹书、陈师曾、潘天寿等为代表的“日本模式”和以滕固为主要代表的“德国模式”已引起学界较为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而“苏联模式”的中国美术史学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有彻底的学术清理,这与中国美术史学的发展史实及其相关的学术成果是极不相符,极不匹配的。李小汾博士敏锐地捕捉到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苏联模式”这一独特而又影响深远的史著类别,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史的总体框架下,对“苏式”中国美术史学的历时性发展、共时性表现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对其思想渊源、内涵特征、表现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学理阐释,探寻其流变轨迹,总结其得失成败,很大程度上填补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史相关研究领域的缺憾。

论文前三章在纵向的历史维度下,将20世纪“苏式”中国美术史学分为民国时期、“十七年”(1949—1966)时期和“文革”及之后三个历史时段,厘清了其发生发展的学术轨迹,并结合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在细读美术史著文本的基础上,对“苏式”中国美术史学在美术史观、方法论和撰述模式上的特征与内涵进行阐释与分析。民国时期,随着主义马克思思想的传播和苏俄文艺理论的引进,以唯物史观指导为主要特征的“苏式”中国美术史学得以发生与生成,李朴园、岑家梧、胡蛮等人的中国美术史著就是这一阶段成果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一边倒”文化体制的确立,“苏式”中国美术史学取得统治地位,这不仅在王逊、李浴、阎丽川等人的中国美术通史著述中有突出表现,而且在傅抱石、童书业等诸多美术史家的专题研究中也有鲜明的“苏式”印记,如对“五种社会形态论”的采用,对现实主义美术路线的强调,对美术作品中“阶级性”和“人民性”的发掘等;“文革”十年,美术史学异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变异为“影射史学”“政治史学”。“文革”结束后,美术史学界对原有的美术史研究和“苏联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反思与批判,理论研究更加深入,研究方法更趋多元,开启了中国美术史学多元发展的新时期。

论文后两章侧重于对“苏式”中国美术史学的学理分析和发展流变轨迹的梳理。作者从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马克思唯物史观及其艺术论、俄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美学、列宁和斯大林的文艺观等层面,由大到小、由表及里对“苏式”中国美术史学的思想渊源和学统进行剖析,归纳出“学术思想型”和“社会政治型”两种类型,并总结其各自的史学特征。又在全面梳理“苏式”中国美术史学发展流变轨迹的基础上,从学术与政治、思想与史料、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等不同视角,回顾和反思其学术上的得失成败,进而为当下的中国美术史学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尤为注重将美术史家和美术史著置于特定的历史文化情境之中,在“同情之理解”的基础上力图得出客观公允的评析,彰显出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全文研究视野宏阔,论述全面缜密,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具强烈的现实意义。“苏式”中国美术史学随时代变迁而变动不居,在对不同历史时段的美术史家和美术史著进行讨论时,作者其实时时都在进行着学术上的总结与反思。因而,论文后两章的回顾、总结与反思的内容,与前文多有重述之处,倘若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注意到这一点,则会更好。

(撰稿:乔志强博士)

    【论文作者自述】

图片

2017年美国访学期间在哈佛校园留影

感谢平台给予这样一个机会能再次回顾自己的博士论文,思绪一下就回到当年在艺术楼求学问道、同窗相互辩难的时期,当时的艰辛似已远去,留下的都是一些美好的回忆!

十几年前,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深感学术积累不够,而自律性又不甚强的我决定通过考博,倒逼自己在学术道路上有所进益,于是来到浙江大学艺术研究所读博,有缘投入陈振濂教授门下!记得入门之时,研究所同门共同探讨的其中一项课题是百年中国绘画史学中的研究模式,大家一起完成了百年中国绘画史著年表、提要和分阶段综述,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做准备。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我们发现了百年中国绘画史著中的外来影响,有来自英国的、日本的、德国的、苏联的,其中后三者都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导师之前的力作《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已然探讨了“日本模式”,而沈玉师姐的滕固美术史学研究所论述的正是“德国模式”,一同求学的敏惠师姐建议我研究“苏联模式”。因为在之前的资料搜集中,我也切实感受到主义马克思唯物史观影响的苏联美术史研究模式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主要体现在绘画史)研究,遂询问导师之意,没想到马上得到了首肯。

记得刚开始着手该课题的研究时,初时头痛于如何定义“苏联模式”,后则纠结于资料的搜集,其后在理论的展开方面也时常觉得自己有所欠缺,幸而有导师的诘问引领、同学的相互辩难,使自己逐渐领悟到学问之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不得一丝一毫的偷懒,要言之有物,要有理有据,要层层深入,要严谨规范。而经历过这一番学习历练,自己感觉在学术上有脱胎换骨、改头换面之奇效,今日想来亦深觉值得。论文在经历一番波折后最终得以顺利完成,由论文部分内容修改以及由论文而生发出的一些文章先后发表在多本一级及专业核心刊物上,其中一篇为人大报刊资料收录,获得学术界的一些好评,论文最终获得浙江省社科规划基金资助,并由中国社科出版社顺利出版。

有意思的是,我的这一篇博士论文完成的过程,也伴随着女儿的孕育、成熟以及呱呱坠地的过程,今天回顾整个攻读博士过程,虽然经历了重重艰辛波折还是充满了感恩。感恩导师的谆谆教导和提点,多次不厌其烦的论文修改,写满红色修改建议的论文草稿至今仍躺在家中书柜中,给我留下了温馨的记忆,值得永久珍藏!感恩当时研究所的各位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的砥砺启发,不断激发出我对论文全新的思考!当然也感谢自己当时的坚持和家人的支持,最终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和人生中的两件大事!

(撰稿:李小汾博士)

    【同窗述旧】

图片

2004年李小汾(右二)与郑敏惠(左一)参观展览,在林如作品前合影

现如今人才竞争花样翻新,越来越卷,不断卷出新高度新境界,高校进人挑剔严苛之至,仅凭最后学历已经不灵光了,要查出身、查三代,必须整个学历链每一环都是985,像我这样大专出身的在新时代想进福建师大纯粹是白日做梦。而小汾出身高贵,即使放在当下依然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本科浙大文博——硕士浙大世界史——博士浙大美术史,如此履历近乎完美,外人眼里艳羡的金光闪闪的学历链,于她却稀松平常,从来不觉有何别样之处,这不是故作姿态,只是久在芝兰之室而不觉其香。不管她自己在意不在意,她所接受的学术训练之扎实之完整之系统是毋庸置疑的。

一厢浙江理工授课,一厢浙大读博,两边拉锯,忙得小汾栖栖遑遑,席不暇暖,加上性格开朗直爽,心直则口快,听她说话常常只闻其声,不辨其意,“遮遮支支朱朱支昭占,波波悲悲波波悲波梵”,与禅门普庵咒有异曲同工之妙。异常忙碌的工作生活没有妨碍她挤出时间精力奉献爱心,徐清师姐结婚,同门凑份子买礼物,那条项链是小汾逛了一家又一家商店,不厌其烦精挑细选的,款式雅致清新,师姐见了爱不释手,每逢同门聚会常常特意戴起来。铂金恒久远,一链永流传,小汾的审美品位、颐斋同门情谊永久地凝结在那条小小的项链中。

壬寅年初在导师工作室又见到了久违的小汾,二十年前她的皮肤吹弹可破,二十年后她的皮肤依然吹弹可破,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可岁月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令人歆羡不已。遗憾的是席间忘了向她讨要冻龄秘诀。话说相由心生,面容的娇嫩说明毕业后十多年间她的心态之悠游自在。年近知命之年,本应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懂得取舍,酌情量力而行,可绝大多数人是惑上加惑,为人生的漩涡所裹挟,为身外之物奔忙焦虑,可见大道易晓,然知易行难。唯小汾知而能行,以行践知,身忙心闲,大概这就是她的过人智慧与驻颜秘笈吧。

(徐清师姐审稿后指正,礼物是项链手链各一,铂金黄金组合。回忆有所遗漏,特此补充。)

 (撰稿:郑敏惠博士)

往期精彩回顾

《湖上问学》微信公众号、《颐问》号面向社会启动之【公告】:《开篇的话》
【湖上问学·颐问】第二谭:溯源:20年前讨论博士生教学的唯一一份学理文献
【湖上问学·颐问】(续)第二谭:溯源:20年前讨论博士生教学的唯一一份学理文献
【博士学位论文 2009答辩】①寿勤泽博士/论蜀学与文人画意识的兴起
【博士学位论文 2007答辩】②胡志平博士/清末民国海上书画家润例与生存状态研究
【2014年博士学位论文】③谢圣明博士/传播学视野下《申报》与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1872-1937)

【2004年博士后出站报告】④顾平博士/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与中国画教育的现代转型

【2015年博士学位论文】⑤王友贵博士/清代北碑书学观研究

【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⑥韦渊博士/清代“唐楷”:帖学到碑学的桥梁
【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⑦乔志强博士/中国近代绘画社团研究
【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⑧贺文荣博士/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的结构与形态研究

【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⑨黄映恺博士/20世纪书法美学的建构与反思

【2004年博士后出站报告】⑩张黔博士/中国山水画审美理想的演变:从“神品”到“逸品”

【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⑪沈玉博士/1912-1949年民国绘画史学史视野下的滕固史学

【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⑫段汉武博士/民国时期中国绘画史叙述模式研究

【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⑬郑善珠博士/中韩高等书法教育教学观念与方法比较

【2008年博士后出站报告】⑭周斌博士/阮元书学思想研究


图片

湖上·美育篇

图片

图片

明代 仇英 仿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1543年

绢本设色 28.5cmx1007cm

辽宁省博物馆


图片

编辑团队 | 史长虹、张建军、寿勤泽、徐清、林如、冯文华

审读 | 金晓明

特约编辑 | 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编辑团队


弘雅书房

微店上新!

系列文创上新,正是购物时

癸卯

On Sale

阅读时有光

当我们将艺术与阅读结合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以美为媒,推进阅读和美育的深度融合发展,于2023年5月4日举办2023年度“艺术与阅读”美育展览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作为支持单位共推出三场线上与线下形式的艺术展览,吸引了上万人观展:

1、千年宋韵——宋词与宋画的绝美邂逅

2、书藏百“相”——明清古籍小说插图艺术展

3、惟砚作田——中国古代耕读文化艺术展

近日,弘雅书房与浙江摄影出版社合作,推出了与这三场展览相配套的文创本,有了它即刻便能化身国风美少年/美少女。让我们一同跟随文创本中的精美艺术作品与文字,感受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与中华绚烂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果你是爱书之人,

或是艺术爱好者,

那么这套文创本,

可以让你感受艺术与阅读的双重魅力,

,不容错过!

OVERFLOW PRODUCT

超/值/新/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