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远端取穴治疗严重妊娠呕吐有良效

 循天园 2023-09-19

妊娠呕吐是妇女怀孕期间的常见病,多见于年轻初产妇。严重、剧烈呕吐者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生活苦恼,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笔者近期通过针灸远端取穴治疗1例严重妊娠呕吐孕妇,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指正。

王某,34岁,二胎,孕8周,2023年8月27日初诊。主诉:妊娠呕吐8周。患者就诊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酸水频繁,严重时有胆汁吐出,吃饭、喝水即吐,头晕,厌食,不食亦吐,胃痛、痉挛,腰酸,心情焦虑,嗳气叹息,便秘,舌红苔黄腻,边有齿痕,脉弦滑。患者因头胎时即呕吐严重,内心有恐惧感,每日被呕吐折磨,甚有中止怀孕之念。因其担心服用药物对孩子不利,不愿吃药,遂来求治。

中医诊断:恶阻(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取穴:太冲、合谷、足三里、内关。

操作:患者仰卧位,选用0.22mm×25mm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取上述诸穴双侧直刺,进针后以得气为度,平补平泻手法,每次30分钟。

治疗情况:患者后续又分别于8月29日、8月30日、9月2日、9月3日和9月5日就诊,共针灸治疗6次后,胃痛、痉挛消失,呕吐程度和频次均减轻,便秘缓解,心情焦虑改善,精神状态改观,嘱其保持愉悦情绪,解除心理顾虑,少食多餐,居家自行按揉上述穴位,不适随时来诊。

按 妊娠呕吐又称“孕吐”,以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甚至闻食即吐、食入即吐,不能进食和饮水为特征。本病首载于《诸病源候论》,称为“恶阻”,历代文献中尚有“子病”“病儿”“病食”“阻病”等名称。妊娠呕吐病位在胃,主要病机是胃失和降,与肝、脾、冲、任之脉气升降失调有关。临床上病轻者呕吐物较多,尤其进食后明显,伴有厌食、乏力,尿酮体阴性;中度呕吐者呕吐频发,闻食亦吐,尿酮体阳性;重度呕吐者表现为持续性呕吐,不能进食和饮水,呕吐物多为黏液、胆汁或咖啡色血渣,尿酮体阳性,尿素氮增高,血胆红素增高,临床上较少见。该患者即是一例严重妊娠呕吐。

妇女受孕之后,体内经血藏而不泄,阴血下聚冲任、子宫以养胎儿,冲、任二脉气血偏盛,脾胃气血相应不足。冲脉起于胞宫隶属于阳明,孕妇体弱者多脾胃虚弱,中阳不振,浊阴之气不降,随冲气上逆犯胃,发为恶阻;体盛之人多脾不运湿,痰饮内停,痰饮之气随冲气上逆犯胃而呕恶;素体抑郁或肝旺之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热,肝气横逆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而呕吐。呕伤气,吐伤阴,呕吐日久,饮食不入,气阴两虚,胃阴伤不能下润大肠,出现便秘,大便不下日甚,腑气不通,加重呕吐。该患者体形较瘦,头胎呕吐即严重,未予治疗,留下阴影,此次怀孕,又遇呕吐,思虑过多,急于改善,渐渐呕吐愈甚。

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亦为冲脉之支别处,肝主藏血,冲为血海,肝与冲脉,气脉相应合而盛大。针刺太冲,既可疏肝理气、调畅情志,又可调节冲脉气血,起到平降冲气逆犯脾胃的作用。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阳明经多气多血,气能升降,血能宣通。针刺合谷,有益气理中、升阳降浊的功效,起到通调肠胃腑气,导浊降逆而安脾胃的作用,又合谷和太冲为“开四关”,二穴合用,可镇静安神、健脾养肝、调理冲任,有效解决妊娠呕吐。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下合穴,“合治内腑”,针刺足三里既能健脾强胃、生化气血,又能平肝和胃、理气降逆。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联络心包、三焦二经,可沟通三焦、宣上导下、和内调外;又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胃痛、恶心、呕吐、反酸、气上冲心等心、胸、胃疾患。

远端取穴在针灸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在《黄帝内经》中称为“远道刺”,即是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地方选穴,与相应经脉循行紧密结合,体现“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本案患者较为特殊,选择远端取穴,既能收到针灸止呕的效果,又能保证孕妇及胎儿安全,同时诸穴浅刺、轻刺,平补平泻,避免补法助浊气上逆、泻法损伤胎气,以防发生意外。(曹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