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历史的尘埃——元末“红巾军”起义诸部所用国号问题辨析

 炫叶楓雪 2023-09-19

元末农民大起义以“红巾军”影响最大,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按照正史及相关史料记载,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韩山童、刘福通等人领导,以白莲教为纽带,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在颍州发动了红巾军大起义。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又因其烧香聚众,亦称“香军”。1355年刘福通在亳州(今安徽亳县)拥立业已牺牲的领导人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朱元璋开始尊龙凤政权为正朔,1368年正月在南京称帝,建元洪武,国号大明。

元末以“红巾军”为号的起义有四大部:韩山童-刘福通部、郭子兴-朱元璋部、徐寿辉-陈友谅部、王权-孟海马部。王权-孟海马部主要活跃于南阳、襄阳及汉水流域一带,不久被元廷镇压;红巾军势力比较大的主要是南北两系:北系刘福通部(朱元璋也从属于北系),以及南系徐寿辉部(陈友谅,以及建立大夏政权的明玉珍等都属于南系)。

点击加载图片

按照传统说法,元末农民起义是由韩山童等人在至正十一年(1351)首先发动的,但依据新发现的史料,徐寿辉称帝、建国号均早于韩山童-刘福通部的起义。1982年3月重庆市博物馆清理重庆江北区境内明玉珍衣冠冢发现的《玄宫之碑》,该碑记载至正十年(1350)“岁庚寅,淮人立徐主称皇帝于薪阳,颁万寿历,建元治平,国号宋”。徐寿辉已经称帝,并用国号宋。但现存史书大都记录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为至正十一年,国号“天完”。

徐寿辉在至正十年(1350)称帝的可能性很大,一则据《正德瑞州府志》卷十《遗事志》:“至正八年万载妖人彭国玉(彭莹玉)诡白莲教以惑众,谋为不轨。失败,逃至麻城,纠邹普胜,合众数万,以红巾为号。”至正八年(1348)该处红巾军起义业已爆发,十年徐寿辉称帝是有可能的。二则《庚申外史》记载彭莹玉与周子旺在1338年“以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反,反者背心皆书佛字”,此次起义失败后12年的至正十年“岁庚寅”也是寅年,徐寿辉在此时称帝是有宗教含义的。再者《罪惟录·徐寿辉传》等史料也记载“至正十年”(1350)冬十月徐寿辉被推为盟主,亦可资印证。

朱元璋原本尊韩林儿之大宋为正朔,故后世史料多记载徐寿辉称帝于至正十一年(1351),是不欲徐寿辉称帝、使用大宋国号早于韩林儿之故。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以九五之尊,撰述云:“昔当辛卯……邪术者倡乱,遂致王纲解纽,天下纷纭。其年汝、颍、蕲、黄民皆为逆。”

朱元璋将元末农民起义的始年定为辛卯岁(至正十一年),其所构建的历史遂成定案,后世皆据此篡改元末农民起义历史,《罪惟录·徐寿辉传》记载徐寿辉“聚众为号,推为盟主,以蕲水为莲台省,自称为皇帝,时至正十年辛卯冬十月也。”至正十年应为庚寅岁,此处记为辛卯,也是不能与朱元璋的官方记录冲突。《玄宫之碑》明确记载徐寿辉以“宋”为国号,宋濂《宋学士文集·銮坡前集》卷三《故怀远大将军同知鹰扬卫亲军指挥司于君墓志铭》有相同记载:“会元政大乱,天下兵动,江东西化为盗区,分宁徐寿辉建伪号曰宋,都九江。”可知徐寿辉建国号为宋是可信的。

而现今存世的正史等相关资料几乎全部记载徐寿辉所立国号为“天完”。“天完”之称颇难解,杨讷依据明人赵士喆《皇纲录》“'天完’非国,寿辉取以为号者,以字形压'大元’也”,认为天完是压大元。而此前,史树青曾推测“颇疑'天完’二字来源于'大宋’,'天’字是大上加一,'完’字是去木增元,有宋覆元朝之意”。

点击加载图片

从后发现的《玄宫之碑》来看,徐寿辉本国号大宋,天完是用大宋压大元,这一看法无疑是正确的。红巾军南系的徐寿辉在至正十年(1350)即称帝,建国号为宋,而红巾军北系的韩林儿晚至至正十五年(1355)才称帝,建国号为宋。朱元璋所尊韩林儿之“宋”实是晚出,是韩林儿因袭徐寿辉的国号,韩林儿又称“小明王”,借此区别于徐寿辉这一“大宋”皇帝。

明代以来的史料,为了掩盖史实,将徐寿辉称帝时间推迟一年,篡改为至正十一年(1351),这样就晚于至正十年北系韩山童等人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时间,又只强调徐寿辉政权国号为“天完”而只字不提其本为压制大元的“大宋”,以此彰显朱元璋参与的北系红巾军方为正统。

戴玄之认为,朱元璋原本“奉小明王号令。龙凤四年(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当其攻占婺州,设浙东行省金华府时,于省门建立二大黄旗,两傍立二牌,旗上书曰:'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牌上书曰:'九天日月开皇道、宋国江山复宝图’。黄旗上的'大宋’与牌上的'宋国’等字样,颇具深意,不管是'大宋’的'宋’或'宋国’的'宋’,都是代表正统的'宋’,而朱元璋自命是'宋’的代表人物。这个'宋’字,有双重的意义,其一是'唐宋’的'宋’;其二是'明宋’的'宋’。所谓'明宋’的'明’不是'明朝’的'明’,而是'明王’的'明’。'明宋’即小明王韩林儿的'宋’,也就是说只有'明宋’的'宋’才能代表正统'唐宋’的'宋’,而徐寿辉于庚寅年(至正十年)起兵国号'宋’,就不是正统的'宋’了”。

戴玄之的看法是有道理的,韩林儿称宋晚于徐寿辉,朱元璋尊小明王韩林儿为正统,朱元璋所谓的“日月重开大宋天”“九天日月开皇道”,强调其所尊之宋,是日月之“明”宋,即小明王之宋,而非徐寿辉之宋。当时朱元璋尚未自立,故其强调的日月“明”即小明王韩林儿,日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其国号亦源于“明王”之“明”。

如果明朝国号出自元末农民起义中普遍存在的“明王”信仰成立的话,那么我们下一步就必须辨析“明王”信仰的出处。

点击加载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