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paget病 19篇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3-09-19
疾病介绍
乳腺paget病又称乳腺湿疹样癌(eczematoidcarcmorea of breast,ecb)是合并乳头乳晕部病变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临床少见,早期易误诊为皮肤湿疹,一般预后良好。但合并其他类型乳腺癌时,预后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同。1874年paget首先作了描述,因而命名为paget病。
症状
临床表现1.发病情况临床少见。国外报道本病的发病率占妇女乳腺癌的l%~4.1%,平均为2.5%.国内文献报道为0.6%~3%,平均为l.8%.患者以女性为主,也有男性、副乳及双侧原发paget病的报道,但较罕见。高发年龄为40~60岁,平均年龄50岁左右,40岁以内很少发病。王德元、吴样德等综合国内文献300余例,平均年龄为56岁。国外报道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0.4岁。
2.症状和体征本病以单侧乳房受累为主,主要表现为乳头、乳晕区的皮肤出现慢性的湿疹样改变,病变初起时,乳头痛痒、烧灼感,以后表皮变潮红,但因症状不明显,常被忽略。病情再发展,则皮肤粗糙变厚,有脱屑、糜烂、渗出、破溃,反复结痴。除痴后,露出新鲜肉芽。病程缓慢,经久不愈。病损由乳头蔓延至乳晕或附近皮肤,重者可使乳头轮廓消失。乳腺内肿块多位于乳晕附近,往往在乳头病变的后期始被发现。因此,该病的诊断常因没有发现肿块而被延误。乳腺内触及肿块者约半数患者腋淋巴结肿大。
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乳腺paget病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及病理检查,诊断并无困难。而确诊应以组织学检查找到paget细胞为依据。在做细胞学检查时,需要揭开痂皮,清除分泌物。再做细胞印片,但阳性率低;切除病变区的全厚皮肤做病理检查阳性率较高。近期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研究认为,ck7可作为乳腺paget病的组织学标志,敏感性100%,但仍需鉴别一些皮肤疾病。明确诊断乳腺paget病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深部病变。如果钼靶片检查发现乳晕下的微小钙化,乳腺实质内肿块和结构扭曲等表现,有助于发现不能触及肿块的临床隐匿性乳腺癌。
2.鉴别诊断本病容易与乳头湿疹或接触性皮炎相混淆。乳腺湿疹或接触性皮炎多见于年轻人,双侧发病,触之软。边缘不硬,极少有乳头轮廓消失,无乳腺肿块。对类固酵类的皮肤软膏敏感。
治疗
治疗与预后手术切除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有作者认为根据组织发生的不同理论。患者的治疗原则不同。即嗜表皮理论需行全乳切除术,而局部恶变理论认为保乳手术是安全的。作者认为,手术切除范围的大小应以临床和影像学检盎乳腺内是否合并肿块而定。病变局限在乳头,而乳腺内无肿块、腋淋巴结不大,可行全乳切除术。如果paget病合并深部肿块,其治疗原则同一般浸润性乳腺癌,即行改良根治术。关于保乳手术,作者认为,乳腺paget病经常会合并深部乳腺组织的浸润,而且在浸润的早期,临床查体和影像学检查都难以识别,因此,保乳手术无法保证其有效的切除范围。因此,许多学者认同作者的观点:保乳手术要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