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T检查技术(颈、胸、腰椎)

 懂你473 2023-09-19
“ 脊柱有着我们重要的神经通路,是我们身体形态维继的重要结构。摔倒、撞击等引起的外伤都容易导致脊柱的损伤,在诊断过程中,X片有时不一定能很好地显示损伤部位的病变,而脊柱CT以它良好的密度分辨率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诊断脊柱病变。高分辨的CT能清楚显示脊椎的形态、结构、椎间盘病变、韧带钙化及黄韧带肥厚,也能清楚显示颈神经根及脊髓的形态、结构。

图片

01

颈椎CT扫描技术

一、适应症
颈椎外伤,各种原因的椎管狭窄,颈椎退行性改变和椎间盘突出,原发性、继发性骨肿瘤和椎旁肿瘤,椎管内占位病变,感染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及发育异常等。
二、扫描前准备
告知患者配合扫描,勿动。
三、对比剂准备(增强)
1、碘对比剂浓度300mg/100ml;
2、对比剂总量3~4mg/kg;
3、注射时间统一为30秒;
4、注射流率:按照注射时间30秒的原则,计算相应注射流率。
四、扫描参数

图片

五、图像重建

三维重建:增强所有时相重建成层厚0.625mm图像传工作站,包括矢状位及椎间盘层面重建。
图片

02

胸椎CT扫描技术

一、适应症

胸椎外伤,各种原因的椎管狭窄,胸椎退行性改变和椎间盘突出,原发性、继发性骨肿瘤和椎旁肿瘤,椎管内占位病变,感染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及发育异常等。

二、扫描前准备

告知患者配合扫描,勿动。

三、扫描参数

图片

四、图像重建

三维重建:增强所有时相重建成层厚0.625mm图像传工作站。重建包括矢状位重建。

图片


03

腰椎CT扫描技术

一、适应症

腰椎外伤,各种原因的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改变和椎间盘突出,原发性、继发性骨肿瘤和椎旁肿瘤,椎管内占位病变,感染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及发育异常等。

二、扫描前准备

告知患者配合扫描,勿动。

三、扫描参数

图片

四、图像重建

三维重建:增强所有时相重建成层厚0.625mm图像,传至工作站,重建包括矢状位重建及椎间盘层面重建。
图片

04

脊柱CT扫描专家共识(摘录)

一、 适应证

1.各种原因引起的椎管狭窄及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2.椎间盘变性或病变。

3.椎骨外伤(如骨折、 脱位等), 特别是观察碎骨片的情况、 金属异物的位置以及脊髓的损伤情况。

4.椎骨骨病 (如结核、 良恶性肿瘤等) 以及椎旁肿瘤对椎骨的侵犯情况。

5.椎骨及脊髓的先天性变异。

6.协助进行介入放射检查。

二、 检查技术

1.常规平扫:
(1)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检查床中间。
①颈椎扫描:头部略垫高,使椎体尽可能与床面平行,双臂置于身体两侧, 双肩尽量向下;
②胸椎扫描:患者双手抱头;
③腰椎扫描:用专用的腿垫将受检者的双腿抬高, 使腰椎的生理弧度尽可能与床面平行。
(2) 定位像:颈椎和腰椎常规扫描侧位定位像, 胸椎扫描正位或侧位定位像。胸椎和腰椎要显示出骶骨, 便于计数椎体。
(3)扫描基线:若以观察椎体和椎旁组织为主, 则扫描基线应平行椎体;若以观察椎间盘为主, 则扫描基线应平行相应的椎间盘。
(4) 扫描范围:颈椎椎体扫描时应包括全部颈椎, 颈椎椎间盘扫描则需包括所有颈椎间盘,胸椎扫描时应包括全部椎体及椎间盘, 腰椎和骶尾椎应包含所有椎体, 腰椎间盘常规包括 L2~3、L3~4、 L4~5、 L5~S1共 4个椎间盘。
(5) 扫描参数:管电压 120 kV, 重建层厚和层间距以扫描椎体的大小而定。
2.容积扫描方案:通过容积数据采集, 进行三维后处理。
3.增强扫描:脊柱常规不进行增强扫描。
三、 图像处理
1.图像显示:脊柱的显示和摄影需同时采用椎体窗和骨窗。
2.三维后处理:
(1) 椎间盘图像重组:对于容积数据采集的检查, 需要重组椎间盘图像, 使用 MPR重组, 层面平行椎间隙;
(2) VR 图像三维重组:颈椎、 胸椎、 腰椎可以重组三维立体骨结构图像;
(3) MPR 重组:矢状面 MPR 重组, 重建层厚和层间距均为2~3 m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