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足布与三孔布从何而来?

 小馒头0 2023-09-19

也许你曾听说过圆足布,圆润的外形,明显有别于以前讲过的空首布桥足布尖足布,也许你听说过三孔布,“五十名珍”的身份让它们已经等一经登场就身价百万,那么,圆足布和三孔布究竟从何而来?它们又是谁铸造的呢?

三孔布牟背十二朱

从形制和考古研究来看,圆足布和三孔布的出土范围都是战国时赵国的属地。众所周知,但相比这两种古钱币而言,赵国铸造使用赵直刀以及尖足布的时间更加更为悠久,并没有铸造新货币的实际需求,除非是国力衰退,不得不铸造减重的钱币,但圆足布和三孔布的重量却并不轻,那么为何还要铸造这两种不同的古钱币呢?

尺寸形制

从形制和尺寸上看,圆足布与三孔布都保持了赵国布币原有的铸造风格。主要特征是布币的首、肩、裆、足等各个部位,都呈现出更加圆润的圆弧形,布币的正面铸造有地名,背面铸造面值,顺便能看到两条标志性的竖线,圆足布的四周有边廓。三孔布与圆足布的形状类似,正面地名,背面记重,唯一的差异就是钱币的三个角上有三个圆孔,这也是得名三孔布的缘由。

圆足布的尺寸与尖足布相仿,分成大小两种型号。大型的长度在70-78毫米,宽度在30-39毫米,猛地看上去比尖足布小一点点,但由于形状的原因,重量上反而比尖足布更重一点。小型的圆足布,长度不到55毫米,宽度27毫米上下,重量在5-9克之间,比小号的尖足布略重一点点。

三孔布与圆足布的尺寸和重量几乎相等,大小规格均和圆足布雷同。

圆足布的源头

从目前的出土的圆足布来看,它的钱文只有蔺和离石这两种,这两个地名都在今天的山西境内。在战国时期,离石这里是非常重要的边疆重镇,西边不远处就是黄河渡口,与秦国隔江相望,南边则是魏国的领地,因此对于赵国而言,离石是非常重要的军事重镇,但也是边疆地区难得的贸易重镇。

既然是贸易重镇,在当时那种严重缺乏集市的环境下,这里就集中了大量的赵、魏、秦人来此贸易,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各种货币在这里互相兑换。可以想象,当时离石的市场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布币、刀币、圜钱还有各种金饼。

相较之下,赵国的尖足布过于尖锐,不便于携带,于是在某种机缘之下,当地的官方就结合圜钱的特征,铸造了外形圆润而重量不变的圆足布,铸造范围仅仅局限于离石的周边。后来的文物出土也证实了这一点,有蔺字的圆足布和尖足布同坑出土的记录,说明它们的铸造时间与国属是相同的,而且一起流通使用。

三孔布的起源

三孔布的源头众说纷纭,下面只说可能性最大的一种:它与赵国废太子赵章与太子夺权的事件有关。

从年代来考究,三孔布的铸造时间为公元前296年前后,这个时期赵国境内有两件大事:一是,废太子赵章带领军队消灭了中山国,功劳巨大;二是功劳巨大的废太子赵章引发了沙丘之乱,不但自己被诛杀,还饿死了名垂青史的赵武灵王。

从钱文上看,三孔布的钱文涉及到的地名很多,而且都是太子章的势力覆盖范围,但却没有赵国其他布币中常见的蔺和离石,因此三孔布很有可能是太子章面对赵武灵王废长立幼的行为,为了凸显个人实力而铸造的全新钱币,是一种能力和愤怒的宣泄。但是太子章势力强大的时间并不长,因此三孔布的铸造时间也就非常短。

在文瀚乐拍看来,为了经济贸易而充满地方特色的圆足布,为了宣泄愤怒而铸造出的三孔布,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战国七雄中,赵国的另外一个侧面,复杂的钱币背后,对应的是复杂的历史沿袭,原来在如此圆润的古钱币背后,还有如此充满严肃与危机的另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