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泉镇:巧用流动“小板凳” 发挥治理“大效能”

 杉乡文书阁 2023-09-19

柳泉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小板凳”群众议事服务模式,引导群众在家门口参与乡村治理,由“观望者”变为“参与者”,实现党群同频共振,让民声民意更多通过“民为”得到有效解决,走出一条以民为主、共建共治、全民参与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集民意,见“真容”,瞄靶心。为切实提升“小板凳”议事成效,推行“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四动”工作模式,镇党政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领域的工作职责,带头深入群众之中,收集问题线索,查找工作疏漏。同时依托和美乡村党员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群众诉求反映窗口等平台,通过推广关注“小兰帮办”“陇情e通”APP、设置民意留言板或群众信箱等多种方式,以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全面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广泛收集群众各类意见诉求,适时提交“小板凳”议事讨论解决。截止目前,收集用水用电、引渠排水问题线索100余条,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为乡村治理赋能增效。

柳泉镇:巧用流动“小板凳” 发挥治理“大效能”

聚民智,听“真言”,出实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将“小板凳”议事会开在院落、田间地头、活动广场。“村域环境卫生怎么改善?”“家里有人突发大病,想要办理低保需要哪些手续?”“怎样预防养老诈骗?”……像这样“开门”找问题,成为“小板凳”议事服务的重要内容,以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引导群众讲述真实想法,让群众坐上决策共议的“C位”,共同发现“急难愁盼”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当前重点工作征求意见建议,建立问题、任务、措施、责任“四清单”,及时跟踪、分类办理、逐项落实,构建“收集汇总—研判交办—办理反馈”的工作闭环。今年以来,通过“小板凳”议事服务解决农灌水费代缴、春耕菜苗发放等问题80余件,化解群众纠纷10余件。对于协商已办结的事项,及时通过现场公示、电话沟通、登门反馈等方式传达给群众,搭起了党群连心桥。

柳泉镇:巧用流动“小板凳” 发挥治理“大效能”

暖民心,练“真枪”,强服务。让“小板凳”代替“会议室”通过“小板凳+宣讲”的形式,将特色课堂搬到群众身边,通过发放资料、集中宣讲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法律法规知识以及民政低保、医疗救助等各项惠民政策,用小话题反映大主题,让宣讲课堂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营养餐”。让“小板凳”成为移动“办公桌”,将服务模式变为“找服务”“送服务”,提供口腔义诊、养老认证上门、特殊群体关爱等便民服务40余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巧借“小板凳”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公益电影放映、书法绘画、梨花诗会、文艺汇演等特色文化活动30余场,群众自带小板凳,积极参与,逐渐让“小文化”成为村内文化生活常态,切实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柳泉镇:巧用流动“小板凳” 发挥治理“大效能”

(供稿人:张月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