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发富 | 老龙头的陈年旧事

 大河文学 2023-09-19 发布于河南

早上七点半,我们从北京海淀出发。汽车沿着京秦高速,一路翻山越岭、穿越条条隧道,向着被古人称之为辽西的秦皇岛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飞驰。尽管车外的河流山川美不胜收,但这终究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服务区短暂休息后,我们不敢懈怠,又连忙上车继续赶路。此时我的心早己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向了波澜壮阔的渤海了。 

我们全家这次自驾游是儿子两口子献爱心的又一次行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让久居内陆的我们去倾听一下从没谋过面的大海的涛声,也让七岁孙女趁着暑假去感爱一下天然浴场带来的欢乐。 
上午十二点半,我们到了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一家提前预定好的酒店,店主己帮我们找好了车位。停车后,我们连忙把所带行李放到客房,又到隔壁饭店定了午餐。本以为抓紧吃完饭就能去浴场,毕竟渴望见海的心情早已迫不及待。谁知,适逢周末,游客甚多,饭菜久久不见上来。几次催促后,饭店女领班一脸歉意送了一壶柠檬水,说是免费的,她们会尽快上饭。伸手不打笑脸人,能怎么办,等呗。唉,这顿饭吃的,待吃完饭,己是二点半了。如果按这种进度,待我们到浴场恐怕要过三点了,显然已不适合玩水了。儿子说,去老龙头景区吧,只有四公里。 
一听“老龙头景区”这个名字,我不由得笑了,现在的景区真会取名,专挑吸人眼球的名字起,我们市还有五龙口风景区呢,比你们还多四个龙头呢。不过,儿子下面的一系话,顷刻间让我眼睛发亮了。他说,老龙头是明长城最东部的一段,在燕山与渤海的交接处,长城像巨龙从燕山逶迤而来,为防敌人海上侵入,城墙一直修筑进了海里,便形成了万里长城唯一一处集山、海、关、城为一体的海陆防御体系,之所以称此地为山海关也正因如此。 
一进景区,我们顾不上去欣赏那些明代军营呀、点将台呀、八卦阵什么的,急匆匆随着杂沓的人群向澄海楼爬去。雄壮宏伟的澄海楼是海上长城的最高峰,就建在入海城墙之上,也就是老龙头的背上。这里显然是个登高望远的最佳所在。立于澄海楼前,俯看钢铁般的老龙头城墙,再极目辽阔的大海,真的,心胸顿时开阔得像撕开了云层的蓝天。难怪古人都用“雄襟万里”来表示此时的心情。特别是当你移步于老龙头右侧金色的沙滩上再看老龙头时,这段牛饮姿势般的入海长城真的像极了俯首汲水的龙头。   
此时,绵长的海岸线,柔软的金沙滩,大海篦着一道道弧形波浪柔柔地一遍遍地抚摸着海滩。浅水中,花花绿绿春花般的人们在追逐、嬉戏、欢笑。好一幅渗透着和平、祥和、美丽的图画呀!我情不自禁地抓了一把海水放到嘴里,哦,海水真的是又苦又咸。孙女也在家人们的簇拥下,提着裙子下了水,很快就融进了这幅令人陶醉的画卷中了。   
待一切敲定,我重新回到了老龙头飘逸的澄海楼前。脚踩着厚重的沉淀着历史风云的钢铁长城,目光扫描着碑林中每一块斑驳的石碑,瞭望灰雾迷蒙、天海相连的海面,我的思绪仿佛穿越般回到了几百年前。恍惚中,战旗猎猎、刀剑交合如在眼前;战马嘶鸣,号角震天犹存耳畔。山海关,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塞,承载了太多的骄傲与威风,也承载太多的苦难和耻辱。 
而今,当我重新打开这册厚重的历史典籍时,一个个鲜活的面孔犹如重生般出现在我脑海的荧屏上。大明柱石徐达、戚继光,抗清名将袁崇焕,明末皇帝朱由检,农民领袖李自成,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摄政王多尔衮,更有甚者还有那张着血盆大口意欲生呑中国的八国联军老毛子。就在这万里长城最东边的城墙上,就在这花岗岩铸成的老龙头的脊背上,不知演绎了多少场忠心保国、可歌可泣的场景;也不知演绎了多少场血雨腥风、刀戈相击的场面;也上演过欺师灭祖、忠义尽失的丑剧;还上演过外强凌辱我中华的悲惨。   
追溯千年之前, 仿佛是上天对东北游牧民族的眷顾,实则是游牧人毁草耕种造成的地理变迁,辽阔的渤海枕着燕山的脚面形成的生生死死永不分离的千古奇缘,曾赢得了世世代代人们的仰慕和赞叹。然就在辽金之前,人们惊奇发现,渤海与燕山之间鼓出了一道鱼脊般的滩涂来,而且鱼脊愈演愈宽,愈演愈长,随着海岸线的延伸和抬高,这里竟演变成一带沼泽。当然这不是一年两年的积累,而是百八十年的囤集。到了辽金,人们花大力气、大资金去改造它,一条滨海大道才渐见雏形,这就是“辽西走廊”。辽西走廊的形成,对祖祖辈辈都在觊觎中原的东北游牧民族来说,简直成了天上下起了馅饼雨。他们终于可以扬鞭策马,耀武扬威、长驱直入中原了。 
时间的钟摆颤抖着走进入了洪武朱元璋时代。一代明君深知辽西走廊在战略上的重要性,速派徐达建关设卡、修筑长城。高大宽厚的城墙终于挡住了野性十足的马背民族的肆无忌惮。然,月黑风高时,总有一撮撮胆大妄为之徒从浅海处闯过关来,骚扰掠杀关内百姓。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到来,一眼便发现了长城防御漏洞之所在。下令续修长城至海中,于是,一座由花岗岩巨石筑起的海上长城,脚踏波涛、昂首挺胸地屹立在世人眼前。这就是老龙头。   
大明崇祯年间,抗清名将袁崇焕,一度用红衣大炮击退了关外努尔哈赤的几万清兵,消灭了一万多人,努尔哈赤在此战中也负了重伤,回去不久便一命归了西。他的儿子皇太极极不服气,二次带兵卷土重来,在袁崇焕的红衣大炮面前,重蹈了他爹的覆辙。皇太极是个有心机之人,看硬拼不敌,便计上心来。他派手下散布谣言,说袁崇焕与清军来往密切,内外勾结,明着抗清,暗中谋反,传得有鼻有眼。消息传至身居深宫、是非不分的崇祯帝耳内,一怒之下便凌迟处死了袁崇焕。一代英烈没倒在敌人的刀枪之下,却碎尸万段于自己主子之手,实乃悲哀之极!崇祯的愚昧同时也埋下了大明即将走向灭亡的伏笔。 
崇祯皇帝滥杀忠臣、刚愎自用,面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兵临城下他急需护驾时,才发现身边可用之才了了无几。东北山海关大将吴三桂抽不得,他正与清兵对峙,于是,崇祯帝想到了左良玉的八十万大军。此时的左良玉虽兵多将广却拥兵自重,推三阻四不肯进京。崇祯帝在叫天天不应求地地无门的情况下,也真能放下尊贵,许诺左良玉高官厚禄,但左良玉还是不为所动。究起原因还是怕崇祯日后御磨杀驴,毕竟袁崇焕的死就是前车之鉴。因此,直到崇祯被逼煤山自缢,左良玉都未进京护驾。  
如果说吴三桂是个品德高尚,有民族气节之人,中国的历史绝对是另一种写法。起初,吴三桂的良知尚在,也许是最后一次。接到京城求救,他二话没说,急行军向北京开去。行至半道,闻听主子崇祯帝已在煤山殉国,顿觉天塌地陷,日月无光。丢魂落魄的吴三桂只好回到山海关。这时,李自成的使者携带重金来到山海关劝降,大清摄政王多尔衮也派使者劝他合作,(此时皇太极已死)此时的吴三桂心里清楚,大明已亡,改朝换代已成必然,面对李自成的大军压境和关外清军的虎视眈眈,他心中的天平还是倾斜于李自成,至少李自成是汉人。于是他决定率部进京面见李自成。恰巧,居住在京城的父亲来了密信,控诉了李自成部下的惨无人道,见财即夺,见女即抢,就连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也遭到了玷污。闻听此事,吴三桂怒火中烧不能自已。于是乎,便上演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领清军入了关这场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闹剧。 
吴三桂的所作所为自然被世人所不耻,“汉奸”这顶帽子看来非他莫属了。不过,现在想想,这种说法仅仅是针对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一种狭义的解释,如果站在整个中华民族这个广义的高度来看,“汉奸”的帽子似乎还不适合吴三桂,当然,他依然摆脱不了忠义尽失之臭名。 
如果说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是汉人的耻辱,那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炮轰山海关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山海关,炮声一响,驻守清军便闻风丧胆、弃守而逃。八国联军不费吹灰之力便登上了老龙头。他们在老龙头上面十平方公里内驱逐当地百姓建起了自己的营盘。如今,昔日西欧式营房尚在,但留在我心头的永远是渤海狂涛般的汹涌。 
我再次把目光聚焦在写满沧桑依然雄伟无比的老龙头,它虽然遍体的伤痕,一脸的屈辱和满目的愤怒却依然像雁群中的哨兵,警惕着大海的深处。既而,一股辛酸、凄苦、悲悯的混合液连同那又咸又苦的海水一起灌入了我的胸膛,令我不由地发出了一声声沉闷的感喟。是啊,被我们自认为坚不可摧的长城,它终究只是个物件,只是个由砖石夯土垒起的物件。真正能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的只有我们那些有民族气节、视死如归的勇士,而不是贪生怕死的逃兵,也不是为一己私利就当叛徒的败类,更不是高高在上、自毁长城的君主。 
夕阳像红色的气球漂浮在海面之上,殷红的余光把海水涂染得通红透亮,潮水一波一波地撵来,反反复复,仿佛也在没完没了的讲述着老龙头的前世今生。对我来说,今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了。

作者简介

邵发富,河南济源人,退休教师,现赋闲在家,弄孙为乐。曾长期从事文体教育工作,文学、艺术多有涉猎,故每有所感,便诉诸文字,杂文、散文尤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